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研究报告 >>  金融保险

2023-2028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行业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行业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服务方式:文本加电子版:
寄送方式:Email发送或特快专递快递(2-3天送达)
定购电话:0755-28709360、28709260 400-808-7939
24小时服务热线:134 8065 7985
 
 
中文版全价:RMB 11800    英文版全价:USD 5500
立即订购 加入购物车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内容概述

随着我国政府引导基金步入规范发展阶段,存量优化与精耕细作成为主题。2022 年我国政府引导基金“量”与“质”兼顾,设立步伐放缓。根据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 2022 年我国累计设立 2,107 支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约12.84 万亿元人民币,已认缴规模约 6.51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022 年新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共 120 支,同比下降 7.0%;目标规模约 4,052.24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51.3%;已认缴规模约 2,812.38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34.7%。

处在政府引导基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存量基金整合优化,审慎规划新设基金。根据公开信息和清科研究中心调研数据统计,自 2018 年起,全国已有超 20个区域陆续进行政府引导基金整合的尝试与探索,近四成发生在 2022 年,存量基金整合提速,如重庆地区整合设立重庆市产业投资基金,采用永久存续形式运作。

同时,2022 年部分地区还通过引导基金管理平台整合、管理机构联动、跨区域层级合作、打造基金矩阵等方式实现基金统筹管理与协调配合。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对区域经济的支持效能,2022 年多地围绕基金的出资比例、返投要求、尽职容错与激励机制等展开优化。

出资比例方面,适度提高出资上限以加强对创投类基金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如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对于投资标的为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子基金,出资比例上限由通常的 30%提升至 40%;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对于为引进重大项目或头部机构而设的专项基金,出资比例上限由通常的 30%提升至 50%。

返投要求方面,放宽子基金返投比例及认定口径,提升引导基金活力与子基金招商引资积极性。如郑州市产业发展基金将子基金返投要求由 1.5 倍降低到 1 倍;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对子基金的返投规定是投资于西安市辖区内(包括西咸新区)企业的金额原则上不低于引导基金出资额,即返投要求设置为 1 倍。

认定标准方面,多支政府引导基金将认定标准放宽至子基金投资的外地企业在当地新设企业或投资当地已有企业、管理机构在管的其他基金新增投资当地企业、子基金协助被投企业引进后续股权融资、引荐关联方及投资人为当地招商引资等,此外,泉州市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还鼓励引进高端科研人才项目,并以高额计入子基金返投额度。尽职容错与激励机制方面,加大让利力度、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

一方面,建立或明确让利对象、让利依据及方式等原则,以完成返投、政策目标等为前提,实施分档让渡超额收益、让利退出等。另一方面,深化探索尽职容错机制,如厦门市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直投项目投资损失率以累计投资规模的 40%为界,采取不同处理机制;浙江、济南出台相关尽职免责工作指引或实施细则,明确政策界限、适用对象及免责范围、情形和程序等。

2022 年我国未设立新的国家级政府引导基金,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数量占比分别为 15.0%(同比-5.9pct)、38.3%(-0.4pct)和 46.7%(+7.1pct),已认缴规模占比分别为 33.5%(-3.8pct)、46.1%(+18.0pct)和 20.4%(+2.9pct)。具体来看,省级政府引导基金聚焦全省重点产业培育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特征一是统筹管理存量基金,优化提升投资效能;

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以投代补”;三是集聚资源及实操经验,设立接续基金或跨区域合作基金。地市级政府引导基金单支规模扩张,2022 年新设立的 46 支基金平均已认缴规模达 28.1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16.5%,募集及对外投资积极寻求上级引导基金配套出资。

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延续受到各地政府关注,2022 年新设立 56 支,同比增加 9.8%;已认缴规模 574.52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23.9%,新设立的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小而专”,多以直接投资模式瞄准区域优势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另外,2022 年约 51.8%的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由中西部地区新增设立,较 2021 年增加 14.5 个百分点。

2022 年我国新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以产业类引导基金居多,共设立 91 支,占比75.8%,已认缴规模 2,112.27 亿元人民币,占比 75.1%,主要聚焦于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推进地方产业升级。

此外,2022 年新设立的创投类政府引导基金数量达 24 支,同比上升 84.6%,已认缴规模 275.01 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 6.2%,主要原因是在“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战略驱动下,2022 年成都、青岛、天津等地均设立了天使引导基金,西安、厦门、日照等地也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共同助力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成长壮大,并大力支持创新型、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与科技成果转化。

整体来看,2022 年我国政府引导基金设立呈矩阵化、集群化,整体分布持续延伸中西部、下沉区县;诉求呈多元化,由最初的支持创新创业拓展至引导社会资本扶持产业,并逐步演变为侧重招商引资;管理呈规范化、市场化并举,除了统筹管理基金、优化相关机制以外,苏州天使母基金陆续进行失效子基金终止合作工作,河南、海南和浙江临海等地引入专业母基金管理平台、券商平台作为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人;此外,苏州、南京等地设立二手份额交易基金,探索政府引导基金退出路径。

未来,随着我国政府引导基金规范发展,监管重点移向基金绩效管理,各地将进一步加强基金统筹管理与优化,并提高对于完善基金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视度。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政府引导基金相关界定

1.1 政府引导基金概况

1.1.1 政府引导基金的定义

1.1.2 政府引导基金的分类

1.1.3 政府引导基金的特点

1.1.4 政府引导基金角色定位

1.1.5 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

1.2 新发展环境下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意义

1.2.1 发挥领导作用

1.2.2 产业联盟推广

1.3 政府引导基金的相关概念介绍

1.3.1 政府投资基金

1.3.2 市场化FOFs

1.3.3 其他相关概念

第二章 产业投资基金中政府定位与行为分析

2.1 政府与产业投资基金相关综述

2.1.1 政府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必要性

2.1.2 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与局限

2.1.3 政府介入产业投资基金经济理论基础

2.2 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

2.2.1 政府参与方式分析

2.2.2 政府主导发起设立

2.2.3 政府参与方法策略

2.3 不同类型产业投资基金中的政府职权剖析

2.3.1 具有地域性质的产业投资基金

2.3.2 具有行业性质的产业投资基金

2.3.3 没有任何限制的产业投资基金

2.4 政府在产业投资基金中的职能定位

2.4.1 参与角色分配

2.4.2 运作模式控制

2.4.3 社会职能承担

2.4.4 我国政府定位

2.5 政府在产业投资基金具体环节中的作用

2.5.1 组织模式环节作用

2.5.2 筹资投资环节作用

2.5.3 退出机制环节作用

2.6 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产生的影响分析

2.6.1 对投资方向影响

2.6.2 对投资地域影响

2.6.3 对募资结构影响

2.6.4 对基金治理影响

第三章 国际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模式及发展经验借鉴

3.1 国外政府引导基金主要投资模式

3.1.1 融资担保模式

3.1.2 参股投资模式

3.1.3 混合投资模式

3.2 国外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主要特征

3.2.1 组织模式

3.2.2 投资规模

3.2.3 经营运作

3.2.4 投资策略

3.2.5 杠杆效应

3.2.6 退出方式

3.3 以色列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经验借鉴

3.3.1 引导基金发展背景

3.3.2 引导基金演进历程

3.3.3 引导基金发展典型

3.3.4 引导基金发展模式

3.3.5 引导基金经验借鉴

3.4 美国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经验借鉴

3.4.1 引导基金基本情况

3.4.2 引导基金发展历程

3.4.3 引导基金模式对比

3.4.4 引导基金经验借鉴

第四章 2021-2023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环境分析

4.1 经济环境

4.1.1 宏观经济概况

4.1.2 固定资产投资

4.1.3 宏观经济展望

4.2 政策环境

4.2.1 相关政策汇总

4.2.2 管理政策解读

4.2.3 地区管理政策

4.3 金融环境

4.3.1 财政收支预算分析

4.3.2 社会融资规模状况

4.3.3 股权投资市场规模

4.4 社会环境

4.4.1 社会消费规模

4.4.2 居民收入水平

4.4.3 居民消费水平

第五章 2021-2023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分析

5.1 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综况

5.1.1 整体发展阶段

5.1.2 行业发展现状

5.1.3 行业发展特点

5.1.4 市场化探索加快

5.2 2022年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状况分析

5.2.1 投资情况总览

5.2.2 投资结构分析

5.2.3 基金投资特点

5.2.4 投资偏好分析

5.3 2023年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5.3.1 总体情况分析

5.3.2 运营管理状况

5.3.3 投资活跃度状况

5.3.4 级别及类型分析

5.3.5 区域分布情况

5.3.6 新设立基金盘点

5.4 政府引导基金发展问题与建议

5.4.1 政府引导基金发展问题

5.4.2 引导基金实际运作困境

5.4.3 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对策

5.4.4 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出路

5.4.5 引导基金后续运作建议

5.5 政府引导基金促进产业升级的机制

5.5.1 具体机制分析

5.5.2 机制存在的问题

5.5.3 机制运行的路径

第六章 中国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模式分析

6.1 设立模式分析

6.1.1 组织形式

6.1.2 出资模式

6.1.3 资金来源

6.1.4 基金结构

6.1.5 投资运作

6.1.6 投资条件

6.2 管理模式分析

6.2.1 管理模式

6.2.2 管理部门

6.2.3 法人结构

6.2.4 管理费用

6.3 退出方式分析

6.3.1 主要退出方式

6.3.2 退出方式比较

6.3.3 退出方式创新

6.3.4 退出机制完善

6.4 投资模式分析

6.4.1 联合投资模式

6.4.2 融资担保模式

6.4.3 参股FOFs模式

6.4.4 风险补助模式

第七章 2021-2023年中国创业投资和PPP引导基金分析

7.1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综合分析

7.1.1 基金基本内涵

7.1.2 基金特点分析

7.1.3 发展效益分析

7.1.4 基金设立规模

7.1.5 基金运作方式

7.1.6 基金引导模式

7.1.7 投资让利对象

7.1.8 基金主要缺陷

7.1.9 基金发展建议

7.2 PPP引导基金发展综合分析

7.2.1 基金发展背景

7.2.2 基金基本内涵

7.2.3 基金属性特征

7.2.4 基金设立规模

7.2.5 运作模式分析

7.2.6 基金发展典型

7.2.7 基金发展策略

第八章 2021-2023年中国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分析

8.1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综合分析

8.1.1 基金发展相关概念

8.1.2 产业引导基金的功能

8.1.3 产业引导基金发展意义

8.1.4 产业引导基金监管体系

8.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发展情况

8.2.1 基金发展环境

8.2.2 基金设立规模

8.2.3 基金发展问题

8.2.4 基金发展对策

8.3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细分产业分析

8.3.1 养老产业引导基金

8.3.2 北斗产业引导基金

8.3.3 文旅产业引导基金

8.4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投后监管分析

8.4.1 投后监管意义

8.4.2 投后监管状况

8.4.3 投后监管建议

8.4.4 投后绩效评价

8.5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退出机制分析

8.5.1 基金退出模式

8.5.2 退出路径分析

8.5.3 退出环节要点

第九章 2021-2023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重点投资行业分析

9.1 中国IT行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分析

9.1.1 IT行业发展现状

9.1.2 IT行业发展机遇

9.1.3 IT行业引导基金规模

9.1.4 IT引导基金发展机遇

9.2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分析

9.2.1 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现状

9.2.2 医疗健康行业投资机会

9.2.3 医疗健康行业引导基金规模

9.2.4 医疗健康引导基金投资动态

9.3 中国半导体行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分析

9.3.1 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

9.3.2 半导体行业投资前景

9.3.3 半导体行业引导基金规模

9.3.4 半导体行业引导基金案例

9.4 中国金融行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分析

9.4.1 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9.4.2 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9.4.3 金融行业引导基金规模

9.5 中国教育行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分析

9.5.1 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9.5.2 教育行业发展转型

9.5.3 教育行业引导基金规模

9.5.4 引导基金退出教育产业

第十章 2021-2023年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综合分析

10.1 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发展概况

10.1.1 基金作用解析

10.1.2 基金发展特点

10.1.3 打造区域竞争力

10.1.4 投资需因地制宜

10.1.5 加快建立绩效评价

10.2 北京市政府引导基金综合分析

10.2.1 引导基金规模状况

10.2.2 引导基金聚焦产业

10.2.3 主要引导基金机构

10.3 广东省政府引导基金综合分析

10.3.1 引导基金规模状况

10.3.2 引导基金合作探索

10.3.3 基金投资案例分析

10.4 江苏省政府引导基金综合分析

10.4.1 引导基金规模状况

10.4.2 基金支持创新驱动

10.4.3 主要引导基金机构

10.5 浙江省政府引导基金综合分析

10.5.1 引导基金规模状况

10.5.2 基金相关政策动态

10.5.3 主要引导基金名录

10.6 山东省政府引导基金综合分析

10.6.1 引导基金规模状况

10.6.2 基金助力地区发展

10.6.3 引导基金发展对策

10.7 典型城市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布局分析

10.7.1 烟台市

10.7.2 合肥市

10.7.3 杭州市

10.7.4 深圳市

10.7.5 广州市

第十一章 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典型案例分析

11.1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11.1.1 基本介绍

11.1.2 组织架构

11.1.3 管理机构

11.1.4 管理办法

11.2 河南农开产业基金

11.2.1 基本介绍

11.2.2 发展特点

11.2.3 管理单位

11.2.4 合作动态

11.3 安徽省高新投母基金

11.3.1 基本介绍

11.3.2 管理单位

11.3.3 发展实力

11.3.4 发展环境

11.4 合肥市创投引导基金

11.4.1 基本介绍

11.4.2 投资状况

11.4.3 管理单位

11.4.4 参股基金

11.5 重庆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

11.5.1 基本情况

11.5.2 主要优势

11.5.3 产业聚焦

11.5.4 业务流程

11.6 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

11.6.1 基本介绍

11.6.2 管理公司

11.6.3 已投企业

11.6.4 设立要求

11.6.5 申报流程

第十二章 中国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前景趋势及风险预测

12.1 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前景展望

12.1.1 私募基金投资状况良好

12.1.2 引导基金整体投资前景

12.1.3 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加快

12.1.4 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前景

12.2 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趋势

12.2.1 母基金发展趋势

12.2.2 基金运作趋势

12.2.3 偏好新兴产业

12.2.4 模式创新趋势

12.2.5 优化整合趋势

12.3 中国政府引导基金投资风险分析

12.3.1 项目退出不畅风险

12.3.2 资金使用率低风险

12.3.3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12.3.4 市场化运行的风险

12.3.5 投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