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隔膜是一种高分子膜。作为锂离子电池不可或缺的部件,隔膜能防止电气短路,并为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提供通道,因此对锂离子电池产品的性能有重大影响。
隔膜可分为乾法隔膜及湿法隔膜。
乾法隔膜通常採用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製成。由于其较高的高温自闭点及较低的热收缩率,乾法隔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从而确保更好的安全性能。
湿法隔膜则採用聚乙烯(PE)製成。由于厚度较薄、孔径分佈更佳且孔隙率可调范围更广,湿法隔膜有助于锂离子在电极之间的传输,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涂覆工艺可应用于乾法及湿法隔膜,能大幅提升隔膜的热稳定性、耐穿刺强度及安全性能。
价值链分析
电池隔膜行业的主要上游供应商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及设备製造商。原材料供应商提供聚乙烯(PE)、聚丙烯(PP)、添加剂、包装材料及生产辅料等,而设备供应商则提供机械及工具。领先的电池隔膜製造商具备自主设计能力,其设备能够生产高度适配其自主生产技术的乾法及湿法隔膜,使其能够以高精度及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製备高品质的隔膜。
隔膜对电池至关重要,不仅能防止短路,亦能在电池过热甚至爆炸时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切断锂离子的移动。中游的领先电池隔膜製造商提供乾法及湿法隔膜,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涂覆处理,以提升热关断能力、安全性能及与电池化学体系的相容性。该等电池隔膜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涵盖新能源汽车、电力储能设施、消费电子等多种应用场景。
全球及中国电池隔膜行业的市场规模
按出货量计算,全球电池隔膜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64亿平方米增至2024年的277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44.5%。于2024年,中国的电池隔膜出货量为全球第一,佔主要国家市场约84.0%。展望未来,在政府额外规定与技术进步的带动下,预计全球电池隔膜市场出货量规模将从2024年的277亿平方米增加至2029年的841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24.8%。
同时,受到欧洲、美国当地产能提升及中国隔膜製造商为配合全球化锂离子电池供应链而进行海外扩张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以外地区的电池隔膜出货量佔比预计将从2024年的16.0%飙升至2029年的34.1%,複合年增长率为45.3%。
于2020年至2024年,全球乾法电池隔膜的出货量由约12亿平方米增加至约64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51.0%。2024年,中国佔全球出货量的94.7%,保持市场主导地位。
展望未来,全球出货量预计将由2024年的64亿平方米增长至2029年的138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16.4%。随著中国企业加快海外扩张,其他国家的製造商提高产能及客户基础,中国以外地区的乾法隔膜出货量份额预计将从2024的5.3%上升至2029年的14.2%,複合年增长率为41.8%。
全球湿法电池隔膜市场的出货量从2020年的约51亿平方米增长至2024年的约213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42.7%。2024年,中国以80.8%的份额佔据市场主导地位。展望未来,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213亿平方米扩大至2029年的704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27.0%。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市场需求加速增长以及中国企业战略性海外扩张的推动下,中国以外地区的市场佔有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19.2%上升至2029年的38.0%,複合年增长率为45.5%。凭藉先进的製造技术、强大的研发能力及一体化的供应链,中国企业正在迅速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以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电池需求,增强供应链弹性,保持成本竞争力,从而巩固其在全球湿法电池隔膜市场的领先地位。
于2020年至2024年,中国乾法电池隔膜的出货量由约10亿平方米增加至约61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57.2%。在下游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带动下,中国乾法电池隔膜的出货量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约118亿平方米,自2024年起複合年增长率为14.1%。2024年,电动车电池是中国乾法电池隔膜市场最大的下游应用场景,市场佔有率约为60.0%,其次是储能电池(35.0%),接著是消费电子电池(4.5%)。
中国湿法电池隔膜的出货量由2020年的26亿平方米增加至2024年的172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60.4%。展望未来,中国湿法电池隔膜的出货量预计将由2024年的172亿平方米激增至2029年的436亿平方米,複合年增长率为20.4%。2024年,能源汽车电池在中国湿法电池隔膜市场佔有率为72.9%,其次是储能电池(22.0%),接著是消费电子电池(3.4%)。
全球及中国电池隔膜行业的市场增长动力及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採用率及性能要求提高
2024年,中国、欧洲及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为42.9%、16.7%及9.0%。于2029年,该等数字预期将分别升至66.5%、25.5%及13.8%。相较于中国,欧洲及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显示出可观的增长潜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在碳中和目标、支持性政策以及汽车製造商电动化策略的推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採用率大幅提升,持续推动电动车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随著电动车电池追求更高能量密度、更快充电速度及更高安全性,市场对高性能隔膜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湿法与乾法隔膜技术同步扩展。
湿法隔膜因具备更优异的均匀性与机械强度,逐渐成为高镍及半固态等高端电池的主流选择。同时,乾法隔膜则因其热稳定性及成本效益,在主流应用场景中维持竞争优势。随著电动车电池市场预计于未来数年将维持高增长,隔膜行业正扩大产能并升级製造工艺,以迎合此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储能应用场景带动需求
储能领域(包括电网级系统、电信基站、家庭储能以及便携式电源)正成为隔膜需求的关键增长动力。每一种应用场景皆具有其独特的技术规格,例如电网储能需要长循环性能,或住宅及便携式系统要求高能量密度与耐热性。
隔膜製造商正通过开发量身定制、针对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应对需求,包括功能性涂覆、孔隙率优化以及加强高温自闭特性。其中,欧洲及美国的储能产业,尤其是用户端储能产业增长显著,按新增装机容量计算,预计到2029年,欧洲及美国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超过140吉瓦时及200吉瓦时,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9.4%及40.0%。此快速增长驱使欧洲及美国的锂离子电池需求增加,进而加速海外隔膜的产能扩充,以满足当地不断增加的需求。随著全球对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稳定性的投资增加,储能电池行业正迅速崛起,为储能领域的隔膜创造出持续增长的需求基础。
中国供应商竞争力上升
中国隔膜製造商在生产规模、技术成熟度及成本效益方面已迅速追赶国际竞争对手,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已超越国际同业。凭藉持续的研发投入及产能扩充,中国企业现已成为全球隔膜供应的领军者。其具竞争力的价格以及能够大规模供应高品质湿法及乾法隔膜的能力,使中国企业成为主导的隔膜出口商,特别是在欧洲及东南亚的电动车电池生产商之间。这种与日俱增的竞争力已重塑全球市场格局,亦巩固了中国供应商的领先地位。
创新惠及多元佈局的牵头企业
技术创新持续塑造电池隔膜行业,从材料突破乃至生产工艺进步均可见一斑,如高速湿法生产线及乾法低温拉伸技术。市场对于超薄、耐热及能抑制枝晶生成的新一代隔膜的需求不断上升,催生了新一轮的产品开发浪潮。领先隔膜供应商已融入该等顶尖供应链,参与产品前期规划,确保长期价值创造。同时,智能製造、AI质控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研发正在带来成本结构及环境足迹的双重革新。
在产品方面,湿法及乾法工艺预期并存发展,隔膜将朝向更薄、更具功能性的趋势发展。涂覆隔膜需求上升,具差异化的涂覆配方成为多元技术路线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展望未来,行业集中度或会提升,进一步惠及具有规模、创新能力及强大客户网络的牵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