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主要依托公司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领域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在现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的基础上,在公司现有土地新建 7 套纺丝生产线,单套纺丝生产线生产能力为 320 吨/年,新增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能力 2,240 吨/年。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选址公司现有厂区内,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经济开发区。项目将建成新增年产 2,240 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需要新增工艺生产设备 23 台(套)、新增公用设施 11 台(套);建设车间等公用辅助设施,新增建筑物面积 26,605 平方米。项目建设期为 24 个月。
本次投资项目所建生产线为柔性化生产线,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需要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定制化生产,不局限于某一具体规格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的建成将使公司在技术等级、盈利能力、应用水平和装备水平等方面,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项目可行性及必要性
(1)适应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
十三五以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于 2016 年 11 月发布的《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提升与突破高性能纤维重点品种关键生产和应用技术,下一步重点将是扩大单线产能,优化控制过程,提高产品稳定性,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展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和电力等领域的应用。
国家发改委于 2017 年 1 月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年版)》明确指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同年 11 月发布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提出实现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着重提升先进复合材料生产及应用水平,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化硅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应用。
国家发改委于 2019 年 10 月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明确指出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应用为鼓励类,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纺丝生产装置单线能力≥300 吨/年,断裂强度≥40cN/dtex,初始模量≥1,800cN/dtex)。工信部于 2019 年 11 月发布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 年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列为关键战略材料,并对超高强型、耐热型以及抗蠕变型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性能进行了规定。
本项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属于新材料产业中的高性能纤维,是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委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该项目产品既是国家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同时也是民用领域广泛应用的高性能纤维材料,将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国家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的发展规划看,扩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国防工业及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刻不容缓。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
品已建产品线已经稳定运行,且批量交付用户,技术储备比较成熟,提出新增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符合国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
(2)扩充产品产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在军事装备、海洋产业、安全防护、建筑、纺织、体育器械和其他领域等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军事装备应用领域,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耐冲击性能好,比能量吸收大,被广泛应用于防弹衣、防弹头盔等防弹材料,以及坦克车装甲板、轻体装甲车车身、武装直升机装甲板等军用产品,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在我国高性能纤维进口替代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国内主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参与者纷纷布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应用市场。
公司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方面已储备充分的生产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建设千吨级高品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其中纺丝生产装置单线能力为 320 吨/年,为国家鼓励类产业。本项目投资完成后,将大幅提高自身产能以及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市场份额和核心竞争力,扩大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应用领域的布局。
3、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 18,724.6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5,675.62 万元,流动资金3,049.00 万元。
4、项目时间周期与时间进度
本项目的建设期为 24 个月。
5、项目环境保护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废水包括生产废水、清洗废水、生活污水等;废气主要是非甲烷总烃;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固废;噪声为生产机械声音。
公司拟建项目配套建设气体回收装备、污水管网、隔油池等设施,并对各类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具体保护措施如下:
(1)废水及其处理
公司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是丝束冷却用水,主要污染物是白油,白油通过隔油池实现油水分离,白油回收,处理后的废水与生活污水一起达标排放。
(2)废气及其处理
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干燥单元和萃取工艺环节产生废气,废气主要为非甲烷总烃。两部分废气统一送入气体回收单元进行处理,并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废气中的碳氢清洗剂,净化达标后的空气通过排气筒达标排放。
(3)固废及其处理
公司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废活性炭、废活性炭纤维、白土废渣、废包装等,由公司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对噪声的防治措施是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适当的避振等措施;二是主要产生噪声的车间采取整体隔声措施,门窗采用双层隔声门窗,采用隔声能力强的建筑材料;三是厂区合理布局,强声源设备尽量远离厂界;四是厂区周围植树绿化。
采取以上措施后,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 4 类标准。
(5)年产 4,060 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项目(二期)采取的环保投入1,260.00万元。
6、主要设备情况
本项目建设时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及安全生产等因素,在设计上将以提升公司高端产品生产线,满足市场需求为重要目标。根据当前设备市场价格情况和项目方案,为满足项目设计规模及质量要求,本项目预计设备总投入为 8,226.82万元,包含生产设备、公用工程、设备安装费等。本项目建设后将新增 7 条纺丝生产线,年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2,240 吨。
7、环境保护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经环境保护治理设施处理后,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已获得新泰市环境环保局颁发的“新环审[2018]4 号”审批意见。
8、项目选址
选址于新泰市经济开发区内,为公司自有土地,宗地总面积为 109,167 平方米,土地使用权证为“鲁(2019)新泰市不动产权第 00662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