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可研报告 >>  可研报告案例 >>  交通物流

上海市嘉定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高性能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2-07-02

(1)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投资 21,853.38万元,建设期 2年。本项目拟通过租赁新场地并进行改造和装修,购置 40台全自动化程度和测试精度更高的测试台架,并引进专业的测试人才,搭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高性能测试中心。建设完成后,本项目将可提供电总成对拖测试、大功率变速箱测试、超高速大功率单电机测试、超高速大功率减速机测试、高速单电机测试、电驱动总成测试等测试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测试及性能测试方面的检测实验能力,助力公司抢占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市场份额,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2)项目预计经济效益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税后)为 6.73年,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15.36%,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3)项目实施必要性及可行性

1)项目实施必要性

①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车高速测试服务能力,满足未来市场需求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步增长,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352.1万辆,占全球销量的比重为 53%。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消费国之一。

公司作为国内少数能提供动力总成全覆盖产品线的专业供应商之一,可以向整车厂客户提供各类动力总成产品的测试方案,满足客户对于产品品质保障、试验开发的测试需求,体系化、定制化和规范化地提供相应的智能测试设备和服务。

公司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及自身技术和客户的积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业务发展良好,现有测试中心从场地面积、测试设备数量、人员数量等方面形成的综合服务能力已趋近饱和,无法满足其他增量的测试需求。然而,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订单将不断增多,公司亟需扩建测试中心,通过合理规划测试场地布局、新增测试台架、引进测试技术人员来进一步提高公司测试服务能力。

本项目将新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高性能测试中心,不仅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受场地制约而导致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还通过引进高速测试台架以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升级对高精度测试服务日益增加的需求。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公司未来对市场的响应能力,有利于公司快速抢占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市场份额。

②促进检测技术升级,取得行业技术变革的主动权

当前轻量化、智能化、电动化等新趋势出现,汽车行业整体面临着旧有工艺设备更新换代、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等全方位的挑战。其中,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扭矩和转速不断提升,需要多轴、大功率高速电机进行高精度检测。对于测试服务的核心装备测试台架而言,高转速的工作条件对台架的装配工艺、控制系统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以至于各个旋转组件的连接即便有相对微小的误差也会导致测试台架的剧烈振动、部件损坏率高、功率测试低效等众多问题出现。

公司作为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技术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时刻关注下游汽车行业的技术迭代和需求变化,以确保能提供更具全面性和专业性的测试服务。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及下游客户差异化、多样化需求提升的趋势下,公司有必要对高速测试台架的装配工艺进行优化和升级,并确保控制系统在高安全机制下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通过不断的精益调优,强化测试服务业务的数据体系及数据处理能力,以提升测试精度。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在新厂房中搭建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实验室,提供高转速、大扭矩、大功率的新能源电机、减速机等测试服务。同时,本项目将使公司紧跟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保持自身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技术走在行业的前沿,把握行业技术变革的主动权,快速响应市场新需求。

③改良并提升作业环境,保障公司的测试服务效率和质量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针对动力总成关键核心部件如电动机、变速箱等进行试验或检验,目的在于验证产品的开发是否符合汽车厂商自身的标准和各项国家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性能及质量稳定性。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在新车研发测试环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游厂商对测试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非常关注。

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车测试中心场地较为拥挤,已无法通过增添设备来实现工艺升级,从而制约公司进一步提升测试服务效率;在测试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和震动,虽然公司采取了有效的防噪抗震措施来减少对厂区周边的影响,但测试中心内部办公区域与测试区域相隔较近,测试人员的办公作业环境遇到了一定挑战。随着公司测试服务订单不断增多,场地空间狭小、测试人员作业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质量把控,制约公司与客户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公司测试服务发展也受到限制。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公司拟在租赁厂房中建立一体化、现代化、高精度的动力检测台架,并且预留较为舒适的办公和生活区域,有利于公司改良作业环境,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益化管理,进而提高测试服务的质量水平,充分保证公司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2)项目实施可行性

①国家利好政策支持本项目的实施,具备政策可行性

国家能源安全和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性需求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增长具有确定性,政府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2015年 5月,《中国制造 2025》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发展战略,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9年 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实施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提升工程。

加快突破车规级芯片、车载操作系统、新型电子电气架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支持基础元器件、关键生产装备、高端试验仪器、开发工具、高性能自动检测设备等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开展高强钢、高性能铝合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塑料和合成橡胶及制品等车辆轻量化关键材料产业化应用”; 2020年 5月,国务院发布《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2020年 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因此,本项目建设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具备良好的政策可行性。

②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积累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动力总成测试领域,在动力总成测试设备研发和制造上具有多年的经验,并且随着项目经验的积累,公司已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测试试验体系与大数据库,可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测试设备及测试服务。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例如:20,000rpm转速、500牛米扭矩的电机和减速器测试台架,已向大陆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了测试服务;250千瓦功率、500牛米扭矩、0.13kg·m2转动惯量的电力测功机,已向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集团提供了测试服务;四驱转毂测试台架已应用于日本本田工厂等。

在技术积累方面,公司紧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公司研发团队不断的探索前沿技术与持续的开发研究,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方面,公司掌握了新能源电机及减速机测试台高速轴系设计及其控制技术、基于 Labview的纯电动动力总成高低温耐久测试技术、基于 RT系统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此外,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台架能够实现测试过程中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可视化、预测及追溯等智能化功能,开放性及扩展性高,技术性能处于行业前沿水平。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领域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形成了快速的技术响应能力,能够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高效可行的测试解决方案。因此,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积累将有效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③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实基础

公司始终重视人才团队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并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公司高素质人才资源丰富,拥有一支融合中、日、德、法等多国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队伍。队伍中既有工程、电子、机械、控制、人工智能等教育背景的跨学科人才,也具备在汽车行业多个细分领域拥有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其中,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主要涉及测试服务、软件开发、涡轮增压器、NVH等各细分领域。截至 2021年 12月 31日,公司员工总数 38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 51.16%,研发人员占比 21.19%。

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通过与上海多家院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定期安排学生来公司实习或参加实践,实现招聘与求职的双向选择。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通过与院校的友好合作,组织公司员工不定期参加大学或科研机构的专业培训,就行业技术展开深入交流,增强员工对前沿技术的了解、研究及应用,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公司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和完善的人员培养机制,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确保研发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5)项目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依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位于上海市嘉定区。

(6)项目备案及环评情况

截至本预案公告之日,本项目已取得投资项目备案证明,项目代码为上海代码 310114MA7FAXJY720221D3101002,国家代码 2206-310114-04-01-299902。

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 9月起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上海市实施细化规定(2021年版)》,本项目无需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公司所属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等有关法规要求。

此报告为正式可研报告摘取部分,个性化定制请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