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概况
(1)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基于目前已建成的智能制造基地高标准厂房,通过改造装修现有的生产厂房、仓库以及配套设施,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信息化系统,招聘高素质且经验丰富的生产及管理人员,打造一个自动化水平高、空间结构布局合理、清洁环保的精密五金产品智能化产线。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装备及技术工艺水平,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增强公司快速响应的能力,最终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
本项目拟在老厂区投入更新移门系统、收纳系统等产品智能化产线,优化公司产能布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改造升级老厂区现有生产车间、仓库以及配套设施,可以更科学地更新补充移门系统、收纳系统等产品生产线自主工序环节,实现工序流转顺序的科学设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品牌影响力及客户粘性进一步提升,进而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突破产能瓶颈,实现公司业务持续增长
五金产品涉及人民生活的衣、食、住、用、行等各个方面,是我国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五金行业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目前在全球市场占有较大份额。未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以及国外五金制品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我国五金行业的市场空间仍然广阔。
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精密五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基石,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不断研发拓展家居五金类产品,为家居品牌提供全屋五金整体解决方案。近年来,借助行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增长,但目前公司的产能已略显不足,难以支撑业务规模的继续扩张。
通过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和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公司将突破产能瓶颈,有效大幅提高各类产品的产量,凭借在生产、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
(2)优化生产布局,提高规模化、自动化水平,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随着公司品牌不断提升,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对公司的制造水平和加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和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公司将改造生产车间、仓库以及配套设施,从而可以更科学地规划铰链、滑轨、移门组件系统、衣柜收纳等产品生产线,实现工序流转顺序的科学设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同时,公司将从设计方面提高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程度,以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通过引入生产管理软件系统,促进单机自动化和产线自动化相结合、从分散工序向集成自动化流水线转变,有效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可以优化生产布局,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进而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3)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逐步加剧,对于产品精细化管理需求越来越高,公司将利用上述两个项目的建设加快生产线的数字化布局,加速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通过数字化管控驱动公司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公司精细化管理转型。
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预计能够采用计划管理、任务下达、产品追踪等方式对业务全流程进行管控,打通订单从营销、技术、采购、生产及交付的各个环节,优化产品从设计到最终成品的转化过程,实现生产的信息化管理,为公司持续提高经营效率、提升产品品质提供支持,从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项目可行性
(1)政策的可行性
五金行业作为国家支持的产业之一,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鼓励行业的发展:《五金制品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五金制品行业要坚持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实施强基工程补齐短板,以标准为引领,以技术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着力推动由五金制造大国向五金制造强国迈进;
《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培育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壮大一批设计园区、设计小镇,支持家用电器、家具、皮革、五金制品、玩具和婴童用品等行业设计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商务部等 6 部门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货物贸易发展,鼓励企业用好成员国降税承诺,推动扩大优势产品出口。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和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的运行,有助于推动广东图特精密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密五金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其生产制造能力,符合智能制造的趋势,并进一步获得产品优势。因此,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和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符合政策方向,具备政策可行性。
(2)生产管理的可行性
公司长期从事精密五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创新,在冲压、注塑模具开发、弹簧制造、油缸制造等核心工艺环节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垂直一体化的自主制造体系,保障了公司大规模生产的稳定有序开展。
与此同时,公司上线了办公自动化系统(OA)、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商管理系统(SRM)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从生产全环节数字化管理,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综上,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和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具备生产管理的可行性。
(3)技术的可行性
发行人凭借多年的精密五金研发投入和生产实践,在产品结构设计和产品自动化生产等方面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
①产品设计方面
对于铰链,公司已形成缓冲铰链两段力结构技术、缓冲器油缸设计与制造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上述技术的应用保证了铰链产品两段力功能、小角度缓冲功能、调节功能及耐久性功能的实现。
可拆卸式铰链安装技术可提升铰链产品的安装便捷性,缩短安装时间,提升安装质量,可应用于大部分类型的杯状暗铰链产品。同时,在铰链产品设计开发中,公司构建技术平台,从功能应用方面对产品进行系列化,使同系列产品可适配于不同角度柜体、实现不同开启角度、不同安装方式、不同厚度柜门、不同材质柜门(木门、铝框门)等。产品应用涵盖全品类柜类家具产品,从而为下游用户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
对于滑轨,公司已形成抽屉面板的三维调节技术、反弹缓冲技术、同步联动技术、抽屉 LED 智能照明技术、骑马抽系统玻璃抽侧板快速拆装技术等核心技术。
在研发过程中通过构建技术平台,实现产品系列化,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的结构,寻找技术突破,提升滑轨产品的安装快捷性和可调节性,良好地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对于移门系统,公司已形成缓冲器双向缓冲技术、趟门隐藏式缓冲器技术、电动平移门智能控制技术、平趟门自动锁止和自动解锁脱扣技术、两门对碰缓冲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实现了移门系统隐匿、自动锁止和解锁、双向缓冲等多种功能,可广泛应用于成品家具、工程吊轮、卫浴等行业。
对于收纳系统,通过对美学及人体工学方面的研究,公司形成了多种外观和结构设计方案,并取得相应专利技术,使产品既满足现代生活中的审美要求,也满足用户在使用功能方面的便捷需求,以及对空间进行灵活应用、打造有序舒适空间的需求。
②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方面
在产品自动化生产技术方面,通过公司自动化部门的研发,公司形成了铰链自动组装技术、滑轮自动组装技术、反弹器自动组装技术、弹簧、拉簧、扭簧设计与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解决了相
关产品在组装环节涉及零部件多、步骤繁琐、使用人员多等行业痛点,实现了从配件到成品的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能帮助公司降低人工操作出错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自动化生产能充分利用生产时间,增加产出,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有助于企业精减人工,减少生产成本。
上述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司铰链、滑轨、移门系统等主要产品设计及其生产上,因此,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和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具备技术的可行性。
(4)市场销售的可行性
公司深耕五金行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营销渠道,长期为索菲亚、金牌家居、欧派家居、好莱客、顾家家居、尚品宅配、美国 Woodmark、印度 Ebco、西班牙 Emuca、OOO"T.B.M"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并且拥有百余家的经销商网络,遍布全国主要城市。
公司参与编制了《佛山标准家居五金抽屉导轨》(TFSS43-2024)、《佛山标准家居五金暗铰链》(TFSS44-2024)、《家用不锈钢水槽》(T/FSS94—2024)和《定制木质柜质量分级》(T/CNFPIA 3037—2024)4 项团体标准、《五金配件 阻尼导轨通用技术条件》(QB/T 8096-2024)行业标准和《智能家具通用技术要求》(20214358-T-607)国家标准,获得广东省功能性家居五金(图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功能性家居五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佛山科技创新百强企业、顺德制造企业 100 强、2022 中国家居制造业 500 强五金 10 强等称号。
综上所述,公司具备良好的品牌和渠道优势,为公司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提供了条件。因此,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和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具备市场销售的可行性。
4、项目投资概算
(1)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
本项目总投资 21,382.04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9,184.72 万元,占比 89.72%;预备费 959.24 万元,占比 4.49%;铺底流动资金 1,238.09 万元,占比 5.79%
(2)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 4,723.46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4,286.10 万元,占比 90.74%;预备费 214.31 万元,占比 4.54%;项目铺底流动资金 223.06 万元,占比 4.72%
5、项目实施主体及选址情况
本项目由广东图特精密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进行实施,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珠二环以南、港口路以西地块,系公司的新建厂房;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众涌村众涌工业区 2-1-1 号地块、2-1-6 号地块,系公司的旧厂区。
6、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1)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
本项目建设期为 36 个月,前 3 个月完成项目的工程设计及准备工作,第 4-30 个月逐步完成生产设备及软件的购置及安装调试,第 25-33 个月逐步完成人员的招聘及培训,第 31-36 个月完成试运行及验收等工作。
(2)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
本项目建设期为 36 个月,前 3 个月完成项目的工程设计及准备工作,第 4-30 个月逐步完成生产设备及软件的购置,第 25-33 个月逐步完成人员的招聘、培训,第 31-36 个月完成试运行及验收等工作。
7、项目备案情况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项目已取得佛山市顺德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复的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号:2211-440606-04-01-105568;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已取得佛山市顺德区经济促进局批复的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号:2504-440606-04-02-855892。
8、经济效益分析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项目建设期 3 年,本项目达产后预计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1.35%,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6.94 年(含建设期);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期 3 年,本项目达产后预计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22.82%,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6.44 年(含建设期)。
此为摘取部分,完整版根据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要求,可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性质
1.1.3 项目拟建地址
1.1.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1.5 项目建设工期
1.1.6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7 项目生产规模
1.2 企业概况
1.3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3.1 编制依据
1.3.2 研究范围
1.3.3 编制原则
1.4 主要结论和建议
1.4.1 主要结论
1.4.2 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产出方案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完善
2.2.2 项目建设是公司规模扩展,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2.3 增加产能,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2.2.4 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2.2.5 提升生产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为业务发展和高效管理赋能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 国家政策推动行业的发展
2.3.2 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及良好品牌认可度
2.3.3 行业经验丰富,技术协同优势显著
2.3.4 优秀的人才队伍和管理体制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保证
2.4 市场需求分析
2.4.1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量化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预测产品的潜在销售量及增长趋势
2.4.2 市场供给分析:评估现有及潜在竞争者提供的同类产品数量,识别供给缺口或过剩
2.4.3 市场竞争分析:研究行业竞争格局,包括市场份额分布、主要竞争对手策略及进入壁垒
2.4.4 项目产品分析:结合产品特性(如价格、质量、功能)与市场需求匹配度,判断其竞争力
2.4.5 市场综合分析:整合供需、竞争及产品数据,形成对项目整体可行性的判断
2.5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产出方案
2.5.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2.5.2 项目产出方案
2.6 项目商业模式
2.7 项目对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
3.1 项目选址方案
3.1.1 项目选址的原则
3.1.2 项目选址需求
3.1.2 选址方案的初步拟定
3.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2.1 概况
3.2.2 政治
3.2.3 经济
3.2.4 项目投资地营商的主要优势
3.2.5 投资激励
3.2.6 经贸情况
3.2.6 法律法规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4.1 技术方案
4.1.1 原料路线确定原则
4.1.2 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确定原则
4.1.3 技术先进性
4.1.4 生产工艺流程
4.1.5 主要原辅材料耗量
4.2 设备方案
4.3 工程方案
4.3.1 给排水工程
4.3.2 变配电工程
4.3.3 消防工程
4.3.4 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
4.3.5 通信工程
4.3.6 室外管网等配套工程
4.4 数字化方案
4.4.1 工业化生产可靠性分析
4.4.2 技术管理及特点
4.4.3 建筑智能化
4.5 建设管理方案
4.5.1 项目建设期管理
4.5.2 公司注册及审批流程
4.5.3 项目审批流程
4.5.4 项目申报
4.5.5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五章 项目运营方案
5.1 生产经营方案
5.1.1 采购模式
5.1.2 生产模式
5.1.3 销售模式
5.1.4 研发模式
5.1.5 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
5.1.5 燃料动力供应保障
5.2 安全保障方案
5.2.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5.2.2 安全措施方案
5.2.3 消防设施
5.3 运营管理方案
5.3.1 人力资源配置
5.3.2 人员培训
5.3.3 员工退场
第六章 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
6.1 投资估算
6.1.1 投资估算范围
6.1.2 项目投资估算
6.1.3 资金使用和管理
6.2 盈利能力分析
6.2.1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6.2.2 编制依据
6.2.3 收入测算
6.2.4 成本核算
6.2.5 利润核算
6.2.6 财务评价分析
6.3 财务可持续性分析
6.3.1 不确定性分析
6.3.2 偿债能力分析
6.3.3 评价结论
第七章 项目影响效果分析
7.1 经济影响分析
7.2 社会影响分析
7.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3.2 营运期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
7.3.3 环境保护的建议
7.3.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4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7.4.1 项目能耗情况
7.4.2 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7.4.3 管理节能措施
7.4.4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结论
第八章 项目风险管控方案
8.1 工期风险
8.2 质量风险
8.3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8.4 市场波动风险
8.5 政策风险
8.6 政治风险
第九章 思瀚产业研究院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建议
附件:财务分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