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可研报告 >>  可研报告案例 >>  医学保健

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适应症新药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盟科药业    2023-07-11

(一)项目背景

1、耐药性菌抗菌药市场不断扩大

细菌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类型,近年来细菌对抗菌药耐药性的进化及交叉耐药性的产生使得已有抗菌药疗效下降,耐药菌感染逐渐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WHO 指出,抗菌药耐药性是对目前全球卫生、食品安全和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

据估计,到 2030年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在某些国家可能超过 40%-60%,如不采取行动,到 2050年抗菌药耐药性将造成 1,000万人死亡,甚至超过在 2050年癌症的死亡人数。因此,2015 年 5 月第六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一份全球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控制及优化抗菌药的使用,同时增加对新药、诊断工具、疫苗和其他干预措施的投资,研发新型有效抗菌药对缓解全球的细菌耐药现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可引发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骨及关节感染、菌血症和心内膜炎、呼吸道感染等多种感染。近年来革兰阳性菌多重耐药问题加剧,医疗市场对于新型有效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抗菌药存在较高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年我国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抗菌药市场规模为 38亿元,到 2030年预计增长至 95 亿元。

2、大型药企减缓抗菌药研发,生物科技型公司崛起

尽管各国政府和抗菌药企业都普遍认为有必要加强抗菌药的研发,以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威胁,但由于近年来制药行业研究热点转向肿瘤和慢性病等利润率更高的领域,大型药企对抗菌药的开发投入出现下降趋势。

抗菌药在临床中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不断加剧,临床需求越来越紧迫,因此,越来越多的新兴生物科技公司开始迈入抗菌药研发的领域。公司自创立起一直聚焦于解决全球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专注于为临床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耐药菌感染提供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选择,目前已有噁唑烷酮类药物康替唑胺、MRX-4以及多黏菌素类药物 MRX-8等处于商业化或临床阶段。

(3)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创新抗菌药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医药制造企业创新研发,加速新药上市进程,促进了我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2021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1 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持续推进药品优先审评审批,加快创新药、临床急需药品上市。

2022年 1 月 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其中,针对化学药,规划提出重点发展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呼吸系统疾病、耐药微生物感染等重大临床需求。

此外, 2016 年至今,我国陆续发布《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 年)》等政策。

随着我国抗菌药分级管理制度等政策的深入落实,以及抗菌药临床使用管理规范的不断提升,医生对于耐药菌和细菌耐药性的认识更加全面,一般类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将持续受到控制,而耐药菌感染患者将更及时地获得有针对性的药物,中国抗菌药的使用将呈现结构性调整。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新药研发项目

实施主体: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总投资:20,345.42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推动噁唑烷酮类药物MRX-4针对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适应症的中国Ⅲ期临床试验,以及康替唑胺(MRX-1)针对6-17周岁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适应症的中国的Ⅱ期与Ⅲ期临床试验(简称“MRX-1-10”)的进展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拟在中国开展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与临床试验,项目不涉及固定资产投资建设。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加快新药研发进程,满足更多临床治疗用药需求

细菌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类型,近年来细菌对抗菌药耐药性的进化及交叉耐药性的产生使得已有抗菌药疗效下降,耐药菌感染逐渐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抗菌药耐药性是对目前全球卫生、食品安全和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

据 WHO 估计,到 2030 年,某些国家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可能超过 40%-60%,如不采取行动,到 2050 年抗菌药耐药性将造成 1,000 万人死亡,甚至超过在 2050 年癌症的死亡人数。

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可引发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骨及关节感染、菌血症和心内膜炎、呼吸道感染、眼部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泌尿系感染、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多种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影响。

近年来革兰阳性菌多重耐药问题加剧,其防治形式日益严峻,医疗市场对于新型有效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抗菌药存在较高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 年我国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抗菌药市场规模为 38 亿元,到 2030 年预计增长至 95 亿元。

其中,噁唑烷酮类药物凭借组织穿透力强、肾毒性低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我国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治疗的主流药物之一,随着中国抗菌药市场明确分级管理且安全性更高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将陆续在中国上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30 年我国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市场规模在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抗菌药市场规模中占比将超过 40%。

与我国已上市的噁唑烷酮类药物相比,公司核心产品康替唑胺、MRX-4 在保持抗菌疗效的同时,可有效避免肾毒性、肌肉毒性、骨髓抑制毒性等潜在副作用,具有安全性好、与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的不良反应少、体内分布广、诱导耐药风险低、潜在适应症广等优势,具备解决噁唑烷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最大限制的潜力。

通过实施本项目,公司有望加速 MRX-4(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MRX-1-10(儿童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商业化进程,从而进一步满足我国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成人及儿童治疗的临床治疗用药需求,惠及更多患者。

(2)增强耐药菌感染治疗领域技术优势,巩固并提高核心竞争力

公司自创立起一直聚焦于解决全球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以“解决临床难题、差异化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专注于为临床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耐药菌感染提供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选择。目前,公司已有噁唑烷酮类药物康替唑胺、MRX-4、多黏菌素类药物 MRX-8 等核心产品处于商业化或临床阶段。

公司所处创新药行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持续研发创新以增强技术储备并丰富产品管线是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公司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已有临床核心产品的基础上,依托现有技术、人才,及研发经验的积累,继续深耕耐药菌感染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进一步推动 MRX-4、MRX-1-10 临床试验进程,以增强公司在耐药菌感染治疗领域的技术优势,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

(3)加强新药研发资金储备,提升创新药研发效率

公司以感染性疾病治疗为核心,坚持研发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核心产品康替唑胺已于中国上市,并拥有 MRX-4、MRX-8、MRX-5 等多个在研管线。

未来,公司将持续研发投入,在聚焦耐药菌感染治疗领域药物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肾癌药物、肾炎药物管线。由于创新药研发普遍存在难度高且耗时长的特点,公司需具备充分研发资源及资金储备以确保药物研发的高效开展。同时,随着公司后续在研管线的陆续增加、研究范围的逐步扩大、海外研发布局的拓展,以及国家对药品注册申报要求的日益提高等,公司面临的资金周转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公司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募集资金用于加强公司研发资金储备,以保障新药研发的持续投入,促进公司新药研发项目的高效开展,从而提升创新药研发效率,加速新药研发进程,推动研发成果商业化落地。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创新抗菌药发展,项目实施具有政策可行性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医药制造企业创新研发,加速新药上市进程,促进了我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2021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1 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持续推进药品优先审评审批,加快创新药、临床急需药品上市。

2022 年 1 月 30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其中,针对化学药,规划提出重点发展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呼吸系统疾病、耐药微生物感染等重大临床需求。

此外,为遏制中国细菌耐药局面,2016 年至今,我国陆续发布《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 年)》等政策,对各类抗菌药品种的选用、给药方案提出了要求和限制,支持减少不必要的抗菌仿制药使用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国创新抗菌药市场规模扩张。

综上,一系列鼓励创新药研发、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等相关政策的发布为公司创新抗菌药物研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项目实施具有政策可行性。

(2)公司已积累丰富技术储备,项目实施具有技术可行性

公司深耕耐药细菌感染治疗领域多年,聚焦创新抗菌药物的研究开发,已形成适合公司自身研发特点的药物分子设计和发现技术,以及基于代谢的药物设计与优化技术等核心技术。针对药物分析设计与发现,一方面公司以现有药物为基础,依托对于现有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个维度开展新化合物的设计,并建立相应的体外评价模型,进行化合物的筛选和进一步改进,以获得同时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的同类最佳药物分子;

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进行药物分子设计,同步进行活性、类药性和安全性评价,以发现成药性更优的候选药物分子,并开发出同类首创药物分子。

针对药物分子代谢,公司已掌握前药设计和软药设计相关技术。其中,前药设计可解决部分化合物生物利用度低、持续作用时间短、膜渗透性低或代谢稳定性差等类药性质缺陷,有助于改善药物药代动力学性质,使其更好地用于临床治疗;软药设计可将有活性的母体药物改造为容易代谢的结构,使药物在完成治疗作用后,通过代谢途径分解、失活并更快的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药物的蓄积毒性,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核心技术的应用,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公司已经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获得共 23 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覆盖新药结构、制备工艺、用途、制剂配方等。同时,公司成功推出抗菌活性强、安全性好、疗效佳、耐药风险低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康替唑胺,并设计了康替唑胺水溶性前药 MRX-4、多黏菌素类抗菌药 MRX-8、硼烷类抗菌药 MRX-5、截短侧耳素类抗菌药 MRX-7 等多种类型的在研抗菌新药。

本项目 MRX-4(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计划通过桥接康替唑胺片已有临床证据在中国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公司已经就该临床试验方案与国家药监局药

品审评中心(CDE)完成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针对本次康替唑胺治疗 6-17 周岁儿童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项目,公司已依据康替唑胺片在中国成人 I-III 期临床试验中建立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以及相应的 PPK 参数的典型值,进行成人至中国6-17 周岁儿科人群的外推,按预期的给药方案模拟儿科人群体内暴露量并进行剂量桥接。

综上,公司已形成实用性强、成功率高、研发速度快高效的药物分子设计和发现,以及药物分子代谢优化等创新抗菌药研发核心技术,掌握覆盖新药结构、制备工艺、用途、制剂配方等方面的研发技术,并积累了成功的研发实践经验,将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充分技术支持,同时 MRX-4(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于中国的三期临床试验方案也已获 CDE 认可;MRX-1-10(儿童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临床试验开展也可借鉴前期康替唑胺治疗 18-75 周岁成人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项目成功研发经验,项目实施具有技术可行性。

(3)公司研发团队实力强劲,项目实施具备人才可行性

研发人才是公司推动研发课题高效开展、加速创新药研发成果落地从而增强技术优势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

目前,公司已组建起一只专业技能过硬、研发经验丰富、团队协作高效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具备从抗菌药前期发现与筛选、CMC 工艺开发,到临床医学等关键技术环节的研发能力,促使公司形成了覆盖创新药早期设计与筛选、临床前评价、全球临床开发、生产管理和药品注册等创新药研发全流程的一体化抗菌新药研发体系,有助于公司提高研发效率及成功率。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 65 人,在公司总人数中占比 36.31%,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 38 人。

此外,公司的核心团队均深耕创新抗菌药行业多年,具有丰富国际创新药研发和管理工作经验,一方面将为公司研发方向的选择提供前瞻性意见,以解决具有迫切临床需求的抗菌药使用问题;另一方面,可指导公司研发活动的顺利开展,加速新药研发进程并降低研发失败风险。

综上,公司优质的研发团队将为本次创新药研发奠定坚实人才基础,项目实施具备人才可行性。

4、项目用地、涉及的审批、备案事项

本次资金拟用于新药研发项目,不涉及固定资产投资,不涉及发改委备案程序。同时,本次募投项目亦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中规定的需要申报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无需履行备案环评相关程序。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