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硬质合金的下游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45%)的是切削工具合金,其次是耐磨工具合金(27%),矿用工具合金(25%)。
中国硬质合金行业产量呈增长态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逐步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国内硬质合金行业产量从 2017 年的 3.38 万吨增长至 2023 年的 5.3 万吨,CAGR 为 7.79%。虽然 2023 年我国出口的硬质合金产品单价均价为11.23 万美元/吨,较进口单价 41.67 万美元/吨差距较大,但是自 2017 年开始,我国出口产品单价均价就在逐步提升,不断缩小国内外差距。2024 年在国家自主可控的政策鼓励下,产品创新将更上一个台阶,将更多的输出高端的硬质合金产品,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硬质合金刀具具备较大的国产化替代的空间。预计 2022 年-2025 年,中国硬质合金刀具消费市场规模将由 255 亿元增长至292 亿元,CAGR 为 4.58%。2015 年-2022 年我国刀具进口依赖度从 37.18%降至 27.16%,2022 年我国进口刀具规模为 126 亿元,国产替代空间仍然较大;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国内高端应用领域企业对国产刀具的尝试意愿加强。
国内具有领先的硬质合金刀具生产企业,引领行业创新升级及国产替代进程。切削工具生产行业上市公司中,中钨高新 2023 年营收最高约为 30.57 亿元,毛利率约为 33.58%,虽然厦门钨业营收低于中钨高新,但是毛利率较高。
行业中领先的企业还有欧科亿、华锐精密,2023 年切削刀具部分营收分别为 5.79 亿元、7.2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40.42%、49.65%。在细分的数控刀片领域中,2023 年中钨高新的数控刀片产量约 1.4 亿片,约占国内总产量的 20%,领先于同行业的厦门钨业、欧科亿、华锐精密等公司。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