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科技

OLED面板加速渗透,长期需求向好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5-15

一、OLED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智能手机为第一应用领域

OLED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智能手机占据第一大下游应用市场。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以及其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进一步认可,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的AMOLED全球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根据Omdia的数据,2022年全球AMOLED显示面板销售额为424亿美元,预计2025年可达到54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19%。

手机OLED面板渗透率持续提升,加速下沉至中低端机型。自2018年以来,OLED在手机端的渗透显示出逐步提升的态势。根据TrendForce数据统计,2018年手机端OLED渗透率为29.2%,预估2023年将达50.8%,2026年将达到60%。随着OLED产能释放和成本下降,OLED手机面板逐渐从高端机型加速向中低端机型渗透,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

二、小尺寸OLED渗透领先,折叠机开拓新市场空间

小尺寸智能手机OLED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替代 LCD 大势所趋。OLED屏具备自发光的特性,不需背光源、而且具备柔性、轻薄、窄边框、高画质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屏幕。得益于国内厂商产能的持续释放及柔性AMOLED面板不断下沉带动,OLED智能手机面板需求明显增长。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8.8亿片,同比增长27.54%。Omdia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占率达到51%,突破2022年Q4触及50%的历史高位,预计2024年全年OLED在智能机屏幕的份额将会达到56%,成为主导智能手机市场的屏幕技术。

折叠手机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拉动OLED需求。柔性化是OLED面板的重要技术特点,通过更换基板材料,OLED 可以实现弯曲屏、折叠屏、卷曲屏、透明屏等效果。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3年全球折叠手机出货量1590万支,年增25%;2024年出货量预估约1770万支,年增11%,预计于2025年占比有机会突破2%。

目前市面上的折叠手机分为竖折(Flip)和横折(Fold)两种,其中竖折(上下折叠)一般需要搭配 2 块屏幕,而横折(左右折叠)一般需要搭配 3 块屏幕。一方面,折叠机机型屏幕多大于7.6英寸,较目前普遍6.7英寸显示屏面积接近翻倍;另一方面,折叠机屏幕损坏后需更换全部屏幕,侧面拉动OLED市场。考虑到以上两方面,折叠手机市场的兴起有望拉动OLED 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三、中尺寸OLED渗透成为长期趋势,IT、车载市场前景广阔

OLED在中尺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技术迭代升级有望打开市场空间。根据Omdia数据,2022年全球笔记本及平板电脑显示面板出货量分别为3亿片和2.59亿片,预计2026年出货量将分别为2.9亿片和2.33亿片;其中2022年全球笔记本及平板电脑OLED面板出货量分别为560万片和410万片,预计2026年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800万片和2160万片,OLED面板将逐步替代LCD面板。

中型尺寸面板多数以LCD为主,目前OLED在此领域渗透率较低。除了受到本身成本和使用寿命的限制以外,在中尺寸领域高端市场中,OLED 技术也面临Mini-LED 等显示技术的竞争。根据Omdia出货量数据,2023年OLED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中渗透率分别为2.72%和2.09%。Omdia分析,随着中韩厂商针对中型尺寸的OLED高世代线资本开支落地以及技术迭代升级,OLED未来有望在中尺寸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大放光彩,预计2026年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中渗透率分别为9.66%和9.27%。

平板电脑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2010年,苹果推出全球首款平板电脑iPad,开创平板电脑市场。同年6月,三星迅速响应,推出第一款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进入2022年,国内厂商如vivo、OPPO、一加等也相继在海内外推出平板产品。

苹果平板电脑产品将全面推动OLED在中尺寸显示领域的渗透。苹果推出的旗舰平板电脑iPad Pro版本经历了由LED面板至OLED面板的发展,2024年苹果iPad Pro计划改用OLED面板。Omdia预估2028年iPad Air也会采用OLED,其中iPadAir将使用单层叠加式OLED,iPad Pro将使用双层串联式OLED。

三星平板电脑产品近年来完成了由LCD至OLED的快速迭代。2020年三星仅在其高端旗舰产品Galaxy Tab S7+中使用了AMOLED,2023年三星在其Galaxy Tab S9/S9+/S9 Ultra三款平板电脑中均采用了其二代的Super OLED解决方案,2023年发布的旗舰平板电脑全面转向OLED。

华为平板电脑产品也转向使用OLED技术。2021年华为在其12.6英寸的Mate Pad Pro产品中率先使用了OLED作为主要显示技术,2023年,华为发布的13.2英寸和11英寸的两款Mate Pad Pro产品均采用了OLED技术,也完成了屏幕素质的技术迭代。

在笔记本电脑市场,OLED显示技术逐步投入使用。2016年初,联想推出世界上第一款OLED笔记本电脑“X1 Yoga变形本”,但由于工艺不成熟的关系,其售价虚高且存在后续烧屏问题,并没有成功在市场铺开。2021年,三星推出多款OLED笔记本电脑,自此,OLED笔记本开始走向市场主流。近年,由于人工智能或新型高端笔记本电脑的出现,笔记本电脑OLED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据WISE GUY统计,2024年全球OLED笔记本电脑市场规模达到238.9亿美元,2024-2032年CAGR为25.74%。

OLED车载显示需求激增,带动中尺寸OLED渗透提升。OLED屏幕以其功耗低、轻薄、刷新率高、柔性好等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汽车内部空间,提供更丰富、更生动的信息显示,为汽车创新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相比较传统的 LCD 面板,OLED 具备自发光、轻薄、高刷新率、柔性等优势,可以显著增加汽车的附加价值。尤其是 OLED 柔性屏幕,高灵活性为汽车创新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目前主要被定位在车用市场的旗舰和高端产品上。

四、大尺寸OLED渗透机遇与挑战并存

电视是OLED技术的重要应用市场。2007年12月,索尼公司推出了首款OLED电视XEL-1,象征着OLED技术崭新应用。2012年,三星和LG均推出了55英寸的OLED电视,标志OLED电视进入了大尺寸时代。2014年,创维发布了首个国产OLED电视,打破外资品牌垄断。2020年,LG发布首个可卷曲OLED智能电视LG Signature Rollable OLED TV。2024年,LG通过将MLA+与META Multi Booster的最新技术以及全色阶画质增强算法Detail Enhancer结合,推出旗舰新品LGOLED 83G。

OLED电视在色彩表现、响应速度、视角、护眼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OLED的自发光特性使得每个像素点都能独立发光,不需要背光源。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相比,OLED电视的色彩还原度更高,画面更加真实生动。同时,由于其自发光特性,OLED电视还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能够减少画面拖影和模糊,使得动态画面更加流畅。

OLED在电视方面的应用市场回暖。在面板端,以LG Display的W-OLED电视面板和三星Display的QD-OLED电视面板加和为估计值,DSCC机构指出2023年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为540万片,2024年预估为690万片。在电视端,根据Omdia报告显示,2023年OLED电视出货量为560万台,预估2024年达630万台;2022年OLE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为538万平方米,预估2024年达599万平方米。

OLED在大尺寸电视领域渗透率上升。OLED在电视领域的应用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随高世代产线规模化生产,大尺寸面板的生产成本不断优化,良品率也在爬升,OLED显示面板在电脑端渗透率持续上升,带动OLED显示面板在电脑端出货面积的持续增长,并由高端型加速向中低端型渗透。

根据TrendForce和Omdia提供的数据,全球电视出货量从2020年的2.17亿台下降到2023年的2.02亿台,而OLED电视出货量则从2020年的393万台增长到2022年的750万台。尽管整体电视市场出货量呈现下降趋势,但OLED电视出货量的增长仍然较为显著,其在出货量中的渗透率由2020年的1.81%增长至2022年的3.71%。

目前OLED高端电视渗透率大于中低端。根据中关村在线截止2024年3月25号统计的电视发布情况,6000元以下OLED电视为13款,占本价位电视总款式的0.28%;6001-10000元OLED电视为31款,占本价位电视总款式的3.49%;10001及以上OLED电视为102款,占本价位电视总款式的10.52%。高端电视OLED面板渗透率明显高于中低端,其主要系大尺寸电视领域OLED面板应用难度较高,成本昂贵。

OLED在中低端电视的渗透率长期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技术成熟和降本增效措施开展,OLED在中端市场将有更大可普及性。长期来看,OLED将持续渗透电视市场,并下沉至10000元以下中低端款式。

总体上来说,OLED电视市场正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因技术、生产工艺及成本等问题,OLED大规模市场应用尚有较长阶段,解决这些问题有三种技术方案:一是LG公司应用白光OLED加上滤色膜的方案;二是TCL公司探索的喷墨打印方案;三是无金属掩膜版的自对位技术。➢ 新技术引领OLED电视市场发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微透镜阵列(MLA)和量子点OLED(QD-OLED)技术的不断迭代,OLED电视在画质上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新高度。但由于该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巨大且生产过程复杂,仍将影响到其大规模应用。

五、 OLED面板整体市场需求广阔

OLED面板长期需求向好,市场上升空间巨大。通过我们对下游需求的测算,可以看出随着OLED面板在大中尺寸产品应用的不断渗透,OLED面板长期需求在不断增长,出货面积在2028年将有望突破3000万平方米。

六、8.6代线提高基板尺寸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尤其凸显于大中尺寸屏幕

8.6代线OLED玻璃基板尺寸扩大,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尺寸扩大意味着一块基板可切割的屏幕数提高,同时结合MMG套切技术,减少因坏点影响和大屏切割造成的基板损失,将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据维信诺,从制造成本来看,8.5代线及以上生产中尺寸 OLED 面板单位面积制造费用可降低约48%。同时,据前页统计,大中尺寸OLED应用增速将明显高于小尺寸。从价差看,8.6代线的成本优势在大中尺寸的产品中体现的更加充分。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