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作为载波信号传输信息的方法,主要依靠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以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与传统电信号传输相比,光通信具有显著更高的带宽及容量、更低的远距离信号损耗、更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以及更优越的传输质量。该等优势让光通信成为全球信息传输的主导模式,支撑著现代数字基础设施的基础,并实现各行业之间的高速、大容量数据交换。
在全球范围内,光通信行业正经历加速增长,这得益于对高速连接及数字基础设施需求的不断增加。光通信行业的未来与数字化转型紧密相连。
随著AI及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对高速、低延迟及高度可靠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持续增长。数据中心建设的快速增长就是此趋势的例证,预计至2029年,全球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将达至139.8百万个,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长率为32.8%。同时,全球算力预计将由2024年的2,207.0EFLOPS增至2029年的12,817.4 EFLOPS,複合年增长率为42.2%。
生成式人工智能爆炸式增长进一步推动数据中心的部署,并刺激对支持大规模模型训练及推理的高速光模块的需求。该等趋势将推动光通信技术的持续升级,巩固其作为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及全球智能连接中核心支撑的关键作用。
前所未有的需求。为支持高速远程连接,运营商正在加速部署下一代光传输系统。传输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正在推动光通信领域对高性能核心产品的需求。此外,5G网络的广泛部署正成为光通信行业另一个强大的催化剂。5G基站需要密集的光纤前传及回传连接,以实现超高速及低延迟的数据传输。
截至2024年底,全球约有6.5百万个5G基站,自2020年以来複合年增长率为56.5%。预计至2029年,此数字将达至18.8百万个,实现更广泛的覆盖及更可靠的网络服务。5G的大规模部署进而又推动对高性能光模块及光纤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
此外,光纤接入,尤其是光纤到x(FTTx),已成为主流的固定宽带接入技术,这得益于其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及更高的可靠性。全球固定宽带用户数量从2020年的约12亿增长到2024年的约16亿,该期间複合年增长率为6.3%。在中国,“新基建”的推动显著扩大光网络规模。
截至2024年底,能提供千兆服务的10G PON端口数量达至28.2百万个,自2023年同比淨增长超过5百万个。光通信核心产品,如光模块及光网络终端,是构建高速、稳定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设备。
光模块由光芯片驱动,能在数据中心、骨干网及接入网之间实现高带宽、低延迟传输,而光网络终端则支持终端使用场景中高效、经济的连接。随著云计算及AI不断扩展,对该等设备的需求急剧上升。光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推动该等产品的不断升级,巩固它们在实现下一代数字连接中的基础性作用。
光通信核心产品行业概览
光通信行业的核心产品包括光芯片、光模块及光网络终端,这三类产品构成了一个相互协同、紧密衔接的价值链体系,共同支撑起高性能光连接的实现。其中,光模块发挥核心作用,能在日益複杂的数通及电信网络中实现高速率、高可靠性及低延迟的数据传输。
光模块的性能本质上依赖于光芯片,光芯片承担著信号生成、调制与探测等核心光电功能。光模块可集成到光网络终端盒子等光网络终端中,不仅充当网络边缘接入点,同时亦作为边缘计算的关键网关。光网络终端不仅用于连接终端用户与高速带宽网络,也在多个应用终端应用场景中承担著边缘计算的关键角色。这三种核心产品紧密相连,共同构成现代光通信系统的基础。
光通信核心产品行业价值链分析
光通信产业链的上游包括关键组件及原材料,如光芯片(包括激光二极管(LD)及光电探测器(PD))、电路芯片、印刷电路板(PCB)及结构件。其中,光芯片是技术最複杂的元件,在决定光模块的速度、能效及可靠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中游由光模块组成。光学及电子元器件集成到光模块中,以实现网络中的高效数据传输。该等光模块围绕光芯片构建,其性能直接影响信号质量及传输效率。
在下游,光通信产品被交付给众多客户,如云服务厂商(包括运营数据中心)、通信服务提供商及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设备供应商,支持数通及电信应用。
由于人工智能(AI)、云计算发展迅猛及对高速网络的需求加速增长,对数通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此增长势头正在推动整个光通信价值链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同时,光网络终端不仅将终端用户连接到宽带网络,还作为边缘计算网络的关键节点,支持住宅、企业及工业环境中的多样化应用场景。光网络终端盒子作为部署在网络边缘的一种光网络终端,在光接入网和终端用户设备之间起到桥樑的作用。
光模块介绍
光模块是一种光电模块,用于在光信号及电信号之间进行转换。它作为交换机及其他设备之间的传输介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光模块主要由光学元件、电路芯片及PCB组成。传输速率是光模块的关键性能指标之一,通常以千兆比特每秒(Gbps)为单位衡量。根据不同的传输速率,光模块可分为如1G-100G、200G、400G、800G及1.6T光模块等型号。
光模块主要用于数通及电信领域。在数通领域,光模块是连接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及其他基础设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关键组件。随著AI、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对高带宽、低延迟及长距离传输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高速光模块的广泛应用。
光模块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持大规模并行计算及数据存储需求,同时提高整体网络性能。在电信网络中,光模块是传输、接入(FTTx)及无线段的关键推动者。它们被部署在城域网(MAN)及广域网(WAN)中用于长途骨干传输;在无源光网络(PON)系统中支持家庭及企业的宽带接入;以及在无线前传及回传链路中确保基站之间的可靠、低延迟连接。通过提供高容量、稳定的光链路,光模块支撑著现代电信基础设施的性能及可扩展性。
光芯片介绍
光芯片是利用光子传输及处理信号的微型化组件。它们主要由磷化铟(InP)及砷化镓(GaAs)以及硅(Si)等基于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材料制成。光芯片通常集成一个或多个光学功能组件。作为光通信网络的核心组件之一,光芯片负责光电信号转换,其性能决定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光芯片可进一步加工成光学元件,再集成到光模块中。
光芯片主要分为主动型及被动型芯片。主动型光芯片主要包括LD芯片及PD芯片。其中,LD芯片主要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实现信号传输,而PD芯片则主要用于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以实现信号接收。为达到严格的性能参数,LD及PD芯片在材料使用、结构设计以及制造工艺精度方面要求极高。因此,光芯片在光通信价值链中具有最高的技术进入壁垒。
光芯片正朝著更高速度及更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每通道100G/200G高速光芯片已成为行业技术演进的主流方向,而每通道400G芯片有望引领下一代技术发展。每通道100G╱200G芯片作为基本构建模块,通过多通道速率叠加,实现800G和1.6T光模块所需的聚合。其中,电吸收调制激光器(EML)芯片凭藉优异的调制带宽、高线性度和低驱动电压,正在成为光芯片技术迭代中的关键品类。
同时,随著数据中心需求的增长,大功率CW-DFB激光芯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该等芯片具备更好的光输出性能,可支持更多光通道。此外,硅光芯片在硅基制造平台实现光信号调制、传输及处理。其优势包括但不限于低成本、高集成度、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制造的兼容性,以及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潜力。该等独特特性让硅光芯片非常适合用于下一代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及光通信系统。
光网络终端介绍
光网络终端盒子是位于光纤接入网用户端的关键光网络终端设备,通常部署在PON架构中。光网络终端盒子作为光纤基础设施与客户局域网(LAN)之间的接口,将通过光纤传输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供终端用户设备使用。
光网络终端盒子广泛应用在光纤宽带接入网中,为住宅、企业及工业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及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服务。在光纤到户(FTTH)及光纤到楼(FTTB)场景中,光网络终端盒子安装在客户处,用于连接光纤并在家庭或建筑物内分配宽带服务。在企业网络中,光网络终端盒子支持可靠且可扩展的数据传输,满足办公连接及云服务的需求。此外,光网络终端盒子还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校园网络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在该等领域中,稳定、低延迟的通信对于实时数据交换及智能控制至关重要。
除光网络终端盒子外,光网络终端还包括无线网关及家庭路由器以及多媒体机顶盒,该等产品作为关键端点,通过实现数据分发、无线接入或内容交付,将光通信网络连接到家庭及企业的终端用户应用。
光通信核心产品行业市场规模
在AI、云计算及5G等高速数据传输及数据密集型应用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光模块行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全球光模块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收入计)从2020年的人民币7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267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13.1%。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可能因各种因素而不时波动。例如,2023年,光模块市场因全行业进入去库存週期而出现下滑,此前数年该行业曾出现库存积压过高现象。
儘管面临该等挑战,光模块仍是数字及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推动者,因此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随著光通信技术的快速迭代及持续发展,预计至2029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2,954亿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8.5%。
与此同时,中国光模块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收入计)从2020年的人民币176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人民币329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17.0%。展望未来,预计至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872亿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长率为21.5%。2024年,中国在全球光模块市场中的份额达到26.0%,预计至2029年将进一步上升至近30%。
2024年,在数据中心快速扩张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数通光模块市场规模达到约人民币804亿元。此细分市场预计将显著增长,至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2,039亿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长率为20.4%。与此同时,2024年电信光模块市场规模达到约人民币462亿元。儘管该市场在2023年因疫情后需求正常化而出现小幅下滑,但在6G网络的部署及下一代光通信技术(如25G/50G PON)发展的支持下,预计将实现复甦。至2029年,电信细分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人民币915亿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4.6%。
在批量生产新的光模块产品后,其市场份额往往在需求增长的推动下快速增长,而现有产品的份额则相应下降。在全球范围内,400G及以上速率的光模块正在成为主流光模块。在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快速扩张的推动下,高速光模块,特别是800G及以上传输速率的光模块,正经历快速增长。800G光模块销售收入在2020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90.4%,预计从2024年至2029年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複合年增长率为19.1%。
与此同时,1.6T光模块作为下一代技术,在对更高带宽、更低功耗及AI数据处理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至2029年,1.6T光模块的销售收入预计将以180.0%的複合年增长率增长。随著超大规模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展,1.6T光模块有望成为主流,而3.2T技术亦已开始崭露头角。
全球光芯片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收入计)从2020年的人民币13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49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17.4%。此增长得益于全球数据流量的指数级增长、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以及AI、5G及云计算的广泛应用,该等因素共同推动对更快、更高效光通信技术的需求。作为光模块的核心组件,光芯片对于实现高速光信号生成、调制及检测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决定光模块的传输速率、功率效率及集成度。
随著新兴技术不断突破速度、集成度及能效的极限,光芯片有望继续成为下一代光通信的基础推动者。预计全球光芯片市场(按销售收入计)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于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665亿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长率为21.7%。中国光芯片市场(按销售收入计)由2020年的人民币30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人民币66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22.1%。展望未来,预计该市场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194亿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长率为24.2%。
在FTTx网络全球快速部署以及对高速稳定连接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光网络终端盒子细分市场的全球市场规模(按销售收入计)从2020年的人民币33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443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7.1%。2021年光网络终端盒子市场的需求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供应链中断及电信运营商在COVID-19疫情期间採取谨慎投资。
在疫情后基础设施建设的复苏、政府刺激计划以及光纤网络加速铺设的推动下,市场在2022年出现显著峰值。由于需求恢复正常,该市场随后在2023年经历了小幅下滑。展望未来,预计全球光网络终端盒子市场将保持上升趋势,于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718亿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0.2%。此持续增长得益于全球向千兆及万兆宽带的转变,以及智能家居及物联网应用的持续扩展。
中国光网络终端盒子市场(按销售收入计)由2020年的人民币136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人民币178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7.0%。
展望未来,预计该市场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278亿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长率为9.3%。
市场驱动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
政策驱动的FTTx及AI基础设施建设:全球各国政府正通过战略政策支持积极推动宽带及AI基础设施的发展,从而促进对光通信产品的需求。不同国家及地区推动的FTTx网络大规模部署,促进光网络终端盒子的採用,实现住宅及企业环境中的高速接入。例如,中国正积极推进“千兆光网”倡议及“东数西算”工程,旨在于2025年普遍实现千兆接入能力。
在美国,2021年通过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拨款1.2万亿美元用于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包括专门用于改善宽带接入及质量的650亿美元。同样,2021年,欧盟发佈“2030数字指南针:欧洲数字十年政策”计划,旨在于2030年确保所有家庭都能享受到千兆网络覆盖。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AI相关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工作催生对高性能光模块的强劲需求。例如,最近于2025年1月宣佈的星际之门计划拟在未来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在美国建设新AI基础设施。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如《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大力支持光通信及AI技术的快速发展。该等政策鼓励扩大光纤网络建设范围,并支持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在该等政策的指引下,全球光通讯核心产品产业正迎来新发展机遇。
AI技术的应用:AIGC及其他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显著推动AI产业,导致对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需求激增。近期大型语言模型取得的突破,降低了AI的使用门槛。由于训练成本降低,客户应用激增,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催生AI生态系统,进一步加速对算力的需求。为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实时计算及AI训练带来的海量数据处理需求,作为数据传输核心组件的光模块,凭藉其高带宽、低延迟及长距离传输的优势,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光模块将成为推动AI技术发展的关键组件,为算力需求的增长及实时的数据处理提供坚实支撑。
先进PON技术的发展:随著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及新兴技术的发展,先进PON技术满足了对更高带宽及更低延迟的迫切市场需求。10G PON技术已成为电信运营商部署千兆网络、满足宽带增长需求的主流解决方案。与此同时,随著AI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加速应用,行业对更高带宽及更强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显著增加,推动25G/50G PON技术的出现。此外,不断演进的PON技术亦将通过提升传输速度及网络容量推动光网络终端硬件配置升级。新兴技术的发展还将持续推动光通信产品向更集成、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5G及新兴6G技术的应用:5G的部署及6G的研发,正加速无线通信网络的升级,推动对更高速、更大容量和更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需求的增长。为支持不断增长的网络流量及更密集的基站部署,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多地採用光模块用于无线前传╱回传连接。光模块在确保不同网络单元之间低延迟、高带宽的链路连接中发挥关键作用。未来,随著6G逐步迈向商业化,在更高速率以及沉浸式通信、智能感知等更複杂应用的推动下,对先进光模块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光通信行业不断创新。
高速光模块需求不断增长:在云计算及AI等技术的推动下,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正进入快速增长期,数据流量的激增推动对更高带宽及更低延迟通信能力的需求。高速光模块(如400G、800G及1.6T光模块)以其高传输速率已成为数据中心内部及之间设备互联的关键组件。它们不仅支持大规模并行计算及AI训练╱推理等高性能任务,还确保云、边、端之间数据的高效流动。
与此同时,光模块技术的迭代速度正加快。从100G至400G,再至800G的技术飞跃仅在短短几年内实现,1.6T光模块正在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每一代产品的推出週期逐渐缩短,标志市场进入快速更新阶段。领先厂商正利用其技术优势,加速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满足数据中心及AI集群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整个行业前沿技术的创新与实施。
光模块前沿技术演进:在强劲下游需求的驱动下,光模块行业的企业正积极推进新兴技术的研发。例如,硅光模块技术是基于硅基之上的先进方案,利用成熟的CMOS工艺开发及集成光学元件及光模块。
嵌入硅光子元件的光模块在数据中心等高密度、高速、高度集成的应用场景中应用日益广泛,有望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带宽及能效需求的关键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近封装光学(NPO)、共封装光学(CPO)、线性接收光学(LRO)及线性驱动可插拔光学器件(LPO)等创新封装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光模块的性能及能效。
LRO是一种半线性方法,可显著节省功耗,同时仅在发射端保留DSP,以保持DSP光模块型号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LPO通过消除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需求,显著降低功耗,成为未来光通信的关键趋势。NPO及CPO缩短两者之间的传输路径,从而提高电信号完整性并降低能耗。随著这些新兴技术的成熟,它们有望重塑行业的竞争格局。率先部署前沿光模块技术的企业将获得显著的先发优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巩固其地位。
垂直整合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领先的光模块厂商积极提升垂直整合能力,构建覆盖光模块、光芯片及光网络终端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体系。通过向上游延伸,该等企业开始开发及大规模生产核心光学元件,在EML芯片等光芯片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与此同时,该等厂商正向下游拓展至光网络终端(如光网络终端盒子),从而覆盖从数据中心到传输网络、接入网络及终端应用的整个光网络价值链。通过加强产业链整合,有关企业不仅提升产品兼容性,还提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加速产品迭代,从而提升客户黏性。这反过来又提升它们在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的整体竞争力。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