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8 年以来,我国风电产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通过取消财政补贴、风电资源竞争性配置等方式,推动风电平价上网。2019 年 5 月 22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公布了第一批平价上网项目,其中包含 10 个省份的 56 个风电项目,总规模 4.51GW,平均单个项目规模约 81MW,拉开了全国性风电平价上网的序幕。
2019 年 5 月 24 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正式停止新建风电项目补贴,推动风电平价上网进行了政策层面的明确。平价上网政策背景下,未来考虑到发电成本持续降低、特高压网络的逐渐完善,消纳向好等因素,行业增长有望从周期性向稳定成长转变。
陆上风电方面,自 2021 年起,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2009 年执行上网标杆电价以来,陆上风电发电成本已快速下降至与水电价格基本接近的水平,在国内部分地区陆上风电度电成本已与煤电成本较为接近,平价上网条件基本具备。在政策鼓励平价上网的背景之下,陆上风电行业投资收益稳定可预期,新增陆上风电投资将在“抢装潮”后走向常态化。
海上风电方面,2022 年起,新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亦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但因行业起步较晚、技术难度较高、投资成本较大,目前度电成本与煤电仍有一定差距。
平价上网政策将短期内降低海上风电开发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可能导致海上风电投资放缓。为推动海上风电发展,国家鼓励地方政府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明确针对海上风电出台补贴政策,另外随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的不断成熟、成本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投资将逐步回升。
综上所述,长期来看,随着风电平价上网政策的深入施行,将有效推动风电技术突破,引导产业集群,有效降低产业投资成本,带动陆上风电、海上风电行业投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