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拟在现有 RFID 芯片产品线基础上开发无源物联网基础芯片,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包括超高频频段 RFID 标签芯片、超高频频段 RFID 读写器芯片、微波频段 RFID 标签芯片三个产品系列,面向鞋服管理、图书管理、机场 行李、智能制造等场景,针对零售、办公、仓储、医疗、工业等行业领域,提供 高灵敏度、抗干扰、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识别芯片产品系列。
项目建成 后,将丰富公司的识别芯片产品线,满足物联网时代对高性能、低成本、无源识 别芯片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2、项目实施背景及必要性
(1)无源超高频和微波 RFID 具有更高的技术优势
RFID 技术将非智能物品与物联网建立连接,实现了对非智能物品的识别、定位、监控和集中管理,使物联网能够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采集、控制。随着RFID 技术的进步,标签灵敏度提高,抗干扰能力增强,防冲突机制更完善,芯片尺寸、功耗和成本逐渐降低,能够集成定位、安全、传感等模块提供更加丰富的功能。
RFID 按照工作频段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四类频段。低频和高频RFID采用电感耦合原理传递能量和数据,分别为全双工和半双工通信方式,要求标签静止在读写器天线附近,有效识别距离一般不超过 1.2 米,读取速度和管理规模有限。超高频和微波 RFID 采用电磁后向散射方式,无源标签识别距离一般为 10 米左右。相比低频和高频,超高频和微波 RFID 读写速度更快,识别距离更远,一次能够对多个静态和移动的标签进行识别,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超高频和微波 RFID 不仅能够使系统快速获取标签信息,还能够更有效地对大规模已录入标签进行管理,显著提升了行业用户的应用体验。在有源应用场景中,供电网络的部署、电池的寿命、环保问题、成本问题、维护问题等都对实际应用端有着较大的限制,无源设计更贴合用户需求。
因此近年来,无源物联网引起了业界较大的兴趣。本项目拟开发的无源物联网基础芯片,包括超高频频段 RFID 标签芯片、超高频频段 RFID 读写器芯片、微波频段 RFID 标签芯片三个产品系列,具备更完善的防冲突机制,性能更加安全可靠,具有高灵敏度、抗干扰、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技术特点,能够在无源状态下实现对大规模、非智能物品的高效集中管理。
(2)零售等领域的需求将促进 RFID 市场发展
RFID 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应用系统组成,RFID 的性能和成本是决定其商用规模的重要因素。与条形码、二维码相比,RFID 读写速度快,传输距离远,存储容量大,安全性高,一次可读取多个标签信息,能够重复地增加、修改、删除所存储的数据。随着物联网进入跨界融合、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无线接入设备数量急剧增长。
根据 IoT Analytics 预测,到 2025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为 270 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2%。作为非智能物品与物联网连接的桥梁,RFID 广泛应用于各类票证、电子价签、防伪标签、资产管理、行车收费等场景。
根据 IDTechEx 数据,2022 年全球 RFID 市场规模为 128 亿美元,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9.4%。零售是超高频 RFID 出货量最大的应用领域。根据 IDTechEx 数据,2023 年全球零售服装 RFID 市场出货量将达到 240 亿颗,并且有更多的零售产品使用超高频 RFID 作为电子标签。
3、项目实施可行性
公司 RFID 芯片产品线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和技术积累,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技术优势。公司推出了具有感知特性的超高频 RFID 芯片,产品 性能和可靠性在小批量试用中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快速发展中的超高频 RFID 应用领域获得了更高的市场地位。公司还在传感领域进行了技术布局,结合公司 射频技术优势,推出传感芯片和射频芯片相配套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4、项目的投资概算及实施主体
本项目建设期两年,项目总投资 13,370.00 万元。项目实施主体为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项目涉及的政府报批情况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本项目的相关报批事项正在办理中。
此报告为公开摘取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