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刷技术诞生最早且持续稳定应用
2004 年以前,市场上导光板主要用于搭配 CCFL 为光源的背光模组,对产品厚度没有特殊要求,主要使用印刷技术。印刷技术工艺成熟,设备投入相对较低,生产稳定,良品率良好。该技术持续应用于中大尺寸导光板的生产。
2、射出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机等小尺寸导光板领域
2004 年前后,随着 LED 为光源的背光模组的技术发展,在原有的印刷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出射出技术。射出技术是指将熔融状态的光学树脂射入到导光板模具型腔内,经冷却脱模后制成制品的技术,受模具及工艺材料的限制,射出技术加工产品的经济尺寸在 3.5 寸-7 寸,一般用于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尺寸领域,部分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目前使用该技术的企业有瑞仪光电、中强光电、金名山等。
3、镭射技术存在短暂应用期间
镭射技术于 2010 年前后兴起于韩国,当时主要应用于液晶电视类导光板的生产,镭射技术是利用适当能量和波长的激光在导光板上雕刻出特定物理结构的技术,主要生产公司有韩国 LTS 公司、新谱公司。液晶电视类导光板尺寸大,印刷技术容易产生画面瑕疵,镭射技术一度取得一定的市场规模。因每片液晶电视类导光板有成千上万个网点,利用激光逐一雕刻,生产效率较低;为到达特定的均匀度和辉度等指标,要求导光板网点深度和位置具有一致性,这对激光能量稳定性和机械运行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同机台之间、不同加工时间之间往往存在差异,导致后期设备的维护成本较高,2013 年后镭射技术逐步退出主流市场。
4、挤出直印技术应用大尺寸导光板领域
挤出直印技术在 2014 年前后由中国台湾企业开发量产,该技术在原料粒子挤出导光板成型同时,利用滚轮对板材表面进行压印,经冷却后覆膜进行分切包装。该技术将光学板材挤出与压印、切割抛光融合,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型显示器、液晶电视、照明灯具等大尺寸导光板单一机种的量产,同时其制程切换线周期长,新品滚轮开发加工费用高,单片切割速度较慢,不适用于中小尺寸导光板生产。目前使用该技术的企业有茂林光电、颖台科技等。
5、热压技术兴起后广泛应用中大尺寸导光板领域
热压技术最早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类导光板生产,2012 年前后量产于韩国,后引入到我国大陆,现成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中大尺寸导光板生产的主流技术之一。该技术经过不断改进提升,现可以生产尺寸多样的产品,同时具有可加工产品类型多样、生产效率高、产品良率高等优点。公司“入光调制透镜阵列加工技术”“反射面微纳网点结构转印技术”“出光面微纳棱镜结构转印技术”为热压技术具体应用和发展。
导光板不同生产技术比较
注:此表根据行业技术发展情况总结而来;生产时间以 23 寸产品为例进行测算。
更多行业报告详见思瀚官网(2023-2027年导光板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研究、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园区规划、产业图谱、IPO募投可研等定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