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天然气行业基本情况
1)全球天然气储存量情况
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勘探技术的突破,新气田的发现、以及深海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持续增加。整体来看,天然气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不平衡分布的态势,主要分布在中东国家、欧洲及欧亚大陆。
截至 2020 年底,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为 188.1 万亿立方米,储产比为 48.8。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前五大国家为:俄罗斯、伊朗、卡塔尔、土库曼斯坦及美国,2020 年底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37.4万亿立方米、32.1 万亿立方米、24.7 万亿立方米、13.6 万亿立方米及 12.6 万亿立方米。
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最大的 5个国家储量占全世界储量的 64.01%。分地区来看:中东国家总计 75.8 万亿立方米,独联体国家合计 56.6 万亿立方米,亚太地区总计 16.6 万亿立方米,北美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为 15.2 万亿立方米,非洲地区合计 12.9 万亿立方米,中南美洲合计探明储量 7.9 万亿立方米,欧洲总计 3.2 万亿立方米。
2)全球天然气产量和消费情况
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2021 年全球天然气产量约为 40,369 亿立方米,较 2020 年上涨 4.8%。以 2021 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占比分析,美国依然占比最高,为 23.1%,俄罗斯次之,占比 17.4%。2021 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约为 40,375 亿立方米,较 2020 年上涨 5.3%。天然气消费量较大的国家有美国与俄罗斯,2021 年消费天然气量分别为 8,267 亿立方米及 4,746 亿立方米,占比分别为 20.5%及 11.8%。近十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天然气产量自 2011 年的 32,573 亿立方米增长至 2021 年的 40,369 亿立方米,天然气销量从 32,340 亿立方米增长至 40,375亿立方米。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结构中的提升,天然气消费量、产量将持续增长。
(2)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高热的天然气能源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 年以来国内天然气产量、消费量以及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增长较快,但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仍较低。
1)我国天然气储量情况
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2000 年-2020 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20 年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为 8.4 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比例为 4.5%。我国页岩气自 2014 年首次提交资源储量以来,页岩气的勘查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2)》,2021 年常规气(含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到 8,051 亿立方米、7,454 亿立方米和 779 亿立方米。
2)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
近十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不断增加,2011 年-2021 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由 1,352亿立方米上涨至 3,787 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 10.9%。
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预测,2025 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4,300-4,500 亿立方米,2030 年达 5,500-6,000 亿立方米。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3)》,截至 2022 年,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为 8.4%,而这一比例仍显著落后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中 24.4%的天然气消费占比,未来国内天然气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近十年消费量的增加带动了天然气产量的上升,我国天然气产量由 2011 年度的1,062 亿立方米上升至 2021 年度的 2,092 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 7.0%。
自 2007 年起,我国天然气消费速度逐渐超越生产速度,且产销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了缓解供需矛盾,改变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进口方面,我国有四大天然气进口通道,分别是西北通道、东北通道、西南通道和东南通道,前三者是管道天然气运输,东南通道又称海上运输通道,以液化天然气(LNG)船为主。管道天然气运输较为稳定,需要有合适的气源并通过管路运输至主消费地。
西北通道又称为中亚天然气运输通道,气源来自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全长约一万公里,可将中亚天然气直接运输至我国华东、华南等主要消费区;东北通道是中俄天然气管道,又分为中俄东线和西线,东线北段于 2019 年 10 月贯通,12月俄罗斯开始向我国送气;东线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部分于 2020 年 12 月正式投入运营。
根据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公告显示,中俄天然气东段 2020 年已输气 41 亿立方米,未来随着南段管线投入运行,中俄东线的最大运输能力可达 480 亿立方米;中俄西线在俄方又称西伯利亚管线 2 号,2021 年 4 月,穿越蒙古进入我国境内的天然气管道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得批准,2022 年将开展详细的工程研究和天然气管道设施的设计工程。
整个工程初步计划 2024 年开工建设,2028 年建成输气管道,未来中俄西线最大运输能力可达 500 亿立方米;西南通道又称中缅天然气运输管线,2013 年投入运营,可将缅甸产天然气送至我国西南地区,年运输能力 120 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