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具有产值大、产业链长、技术门槛高等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的持续发展,根据 Wind 数据,2017 年前全球汽车销量持续增长;2018 年开始,受全球政治经济环境震荡及宏观经济活动放缓影响,导致消费者购车信心降低,进而全球汽车需求走弱。2023 年,随着前期主要影响因素的不断减弱,全球汽车需求开始企稳回暖。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数据显示,2009 年至 2023 年,我国汽车产量已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单一市场。过去20年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需求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根据中汽协数据,2005 年至 2023 年,我国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为 9.62%,经历了由增量市场逐渐向存量市场的过渡。其中 2023 年,尽管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春节假期提前、部分消费提前透支等因素影响,2023 年初汽车消费恢复相对滞后。但在国家及地方政策推动下,加之地方购车促销活动等措施延续,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复苏向好,实现正增长。2024 年 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0万辆和1,404.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0%和 6.10%。
其中,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及规模在过去 17 年间整体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态势,2005至2023年间实现了11.02%的年复合增长率;2023 年,乘用车市场开年受到政策切换与价格波动影响,市场承受较大压力。随着中央和地方促销政策、轻型车国六实施公告发布、多地促销活动、新车大量上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市场需求逐步恢复。2024 年 1-6 月,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达 1,188.60 万辆和 1,197.90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5.40%和 6.30%。
商用车方面,我国商用车需求整体呈周期性波动增长趋势。2022 年,受前期环保和超载治理政策下的需求透支,叠加宏观经济影响下生产生活受限,以及油价处于高位等因素影响,我国商用车整体需求放缓。
汽车出口领先优势愈发明显。2021年以来,中国车企海外开拓持续见效,出口数量快速提升,成为拉动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增长的重要力量。2024年,尽管外部压力加大,我国汽车出口仍实现了19.3%的同比增长,达到585.9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商用车出口90.4万辆,同比增长17.5%。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特别是长续航插电混动和增程技术产品,得到海外用户认可,2024年,插混汽车出口29.7万辆,同比增长1.9倍。
2024 年 1-6 月,随着国内经济环境持续优化,我国商用车行业继续呈现增长态势。2024 年 1-6 月,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0.50万辆和206.80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0%和 4.90%。
整体来看,随着宏观经济活动回暖以及新能源乘用车持续快速发展,我国乘用车及商用车需求有望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汽车出口585.9万辆。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得益于“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汽车产业加快转型,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超3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1280万辆,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汽车国内销量2557.7万辆,同比增长1.6%,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