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下行显著,近月产地供应增幅收敛
2025年5月,全国原煤累计产量19.85亿吨,同比+6.86%。2024年受到“三超”安全检查影响,上半年煤炭产量收缩显著,导致同比基数较低,2025年在暖冬电力煤耗较低背景下,产量增加导致煤炭价格下跌显著,4月供给端受低煤价影响,产量环比收缩超5000万吨,5月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产量环比小幅回升。截至2025年5月,煤炭行业亏损企业占比达到53.61%,在供应过剩格局下,煤炭价格持续低迷,企业面临营收下滑、利润减少、销售不畅等诸多压力,亏损企业占比达到2018年以来高位,迫使中小煤炭企业主被动减产。
2025年国内原煤产量目标约48亿吨,主产区产量水平或略有增加,新疆煤炭产量延续增长态势,但受煤价震荡下行影响,增幅可能下降。分产区来看,1-5月山西、内蒙古、陕西及新疆原煤产量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4.3%、1.0%、3.3%及14.3%。
山西省由于去年同期安全检查影响,煤炭产量基数较低,致使其同比增速表现较高,新疆原煤产量累计仍保持较高增速,2024年新疆原煤产量5.41亿吨、增长17.5%,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主要产煤省区首位,“疆煤外运”达到1.4亿吨,疆煤优势在于坑口成本较低,劣势为运距较长,运输成本较高,2025年由于市场煤价格持续走低,疆煤外运经济性受到影响,4月单月产量环比减超1200吨,5月环比增加741吨。
煤炭累计进口量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发运量显著下降
2025年进口量预计为5.1亿吨,虽较2024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高位,国内煤炭供应较为充足,对价格产生下行压力。截至2025年5月,我国煤炭累计进口量为1.89亿吨,同比下降7.95%,已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2025年6月13日,全球到中国的煤炭周度发运量同比下降46.09%,环比增加13.21%。
动力煤进口量同比下降,国内外价差收窄
截至2025年5月,动力煤累计进口量1.38亿吨,同比下降9.55%,单月进口量0.27亿吨,同比下降17.58%。2025年2-4月国产煤价格快速下跌,导致内外贸价差收窄,出现价格倒挂情况,进口煤随之进行补跌以维持竞争力,直到5月下旬,受到迎峰度夏需求回暖预期影响,价差小幅反弹,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印尼煤在进口动力煤中占比最高,前5个月累计进口7845.3万吨,同比下降12.9%;主要由于降雨量充沛及煤价持续下跌,导致煤矿减量,澳大利亚煤进口量同比增量稳定,主要由于国内南方非电用户如水泥厂对进口澳煤有刚性需求,加之对比内贸有一定价差,部分电厂亦有零星采购以提升负荷,因此进口澳煤环比保持增量。
炼焦煤延续单边下行走势,进口量存收缩预期
截至2025年5月,炼焦煤进口累计总量为0.44亿吨,同比下降7.30% ,单月进口739万吨,同比下降22.94%,虽然下游铁水日耗较去年同比有所回升,但供应过剩、市场信心缺失依旧导致炼焦煤价格延续去年单边下行的走势,进口煤价格随之下跌。
蒙古国作为炼焦煤的主要进口国,2025年1-5月减量约400万吨,同比下降16.64%,甘其毛都口岸监管区库存持续高位,周转压力较大,6月底库存再度突破至410万吨附近,贸易企业拉运积极性不足,下半年蒙煤供应难有大幅增长。5月美国焦煤进口在28%的进口关税水平下进口量归零,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焦煤资源到港波动性更强,较难弥补美煤缺口。综合全年来看,2025年中国进口炼焦煤总量或为1.05亿吨,同比减少1600万吨左右。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