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头发健康管理可大致分为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疗法及防脱发护发产品,通过局部或全身性介入方式有助于预防或延缓脱发。药物疗法包含处方药及非处方药,该等治疗在脱发治疗中至关重要,可以长期使用以维持效果或结合其他干预措施来维持治疗效果。
防脱发护发产品包括洗发水、护发素、头皮精华及免冲洗护理产品,该等产品的配方旨在提供防脱发功效。为了宣称有关功效,该等产品必须经过人体功效评估,并注册为“国妆特字”的特殊化妆品。该等分部共同致力于通过医疗、外科及美容解决方案来预防或减缓脱发,促进头发生长、改善头皮健康,并恢复头发密度。
脱发,又称头发脱落疾病,依发病机制可分为雄激素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斑秃”)、休止期脱发、瘢痕性脱发等类型,其中雄激素性脱发及斑秃是我国最常见的亚型。在中国,雄激素性脱发约佔所有脱发类型的90%,成年男性患病率为21.3%,成年女性患病率为6.0%。
中国男性及女性斑秃的患病率分别约为0.4%及0.2%。脱发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且因亚型而异。具体来说,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由于对雄激素反应过度而导致的遗传性障碍,涉及分子路径、遗传因素、雄激素活性、细胞因子失衡、微炎症、氧化应激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斑秃是一种常见的发炎性非瘢痕性脱发,其特徵是头皮上突然出现边界清晰的圆形脱发斑块。
虽然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人们认为斑秃是由遗传、环境及免疫因素相互作用造成。对于脱发患者来说,医学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建议儘早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脱发的治疗包括早期局部用药及护发的局部治疗,以及头发移植及低频激光治疗等强化治疗。通常需要合併治疗才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人们开始使用功能性头发护理产品,如防脱发洗发水、精华液及头皮护理产品,作为补充或预防解决方案。此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成长,反映出消费者对日常使用的非侵入性头发护理产品的意识及需求不断提高。
受人口结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变化等因素驱动,脱发现象日益普遍,患者群体不断扩大。2024年,中国脱发患病人数达338.9百万人,由2018年的270.7百万人迅速增加,複合年增长率为3.8%,预计2035年将增至468.3百万人,2024年至2035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3.0%。其中,中国雄激素性脱发患病人数从2018年的230.1百万人增加至2024年的288.1百万人,複合年增长率为3.8%,预计2035年将达到403.7百万人,2024年至2035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3.1%。
增长动力与未来趋势
•在年轻群体中越来越流行,需求亦越来越大。中国脱发人数已超过300百万人,年轻族群的发生率日益普遍。该趋势受工作及学术压力加剧、睡眠模式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头发频繁的化学处理及现代生活方式造成的心理压力增加所推动。更注重外表的年轻一代已成为防脱发需求的主力军。随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彼等更愿意投入时间及金钱来解决与头发相关的问题,同时推动中国头发健康管理市场从基本的清洁转变为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消费。
•产品偏好基于深入的科学理解及对临床证据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主动对产品成分、技术原理、临床效果等进行深入研究。人们对产品的功效及便利性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对价格的敏感度则不断下降。米诺地尔、非那雄胺等经过临床验证的药物成分以及在国家药监局注册为“特殊化妆品”的防脱发护发产品,正在获得消费者越来越高的信任度及接受度。这种科学导向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头发健康管理市场的发展。
•电商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平台电商、内容电商的兴起及发展,带来了头发健康管理产品分销结构的变革,重塑了消费者的购买路径,推动了头发健康管理市场规模的扩大。互联网渠道已成为制造商争夺的主要战场。制造商在强化天猫、京东及拼多多等成熟货架式电商平台影响力的同时,亦持续向抖音及小红书等新兴兴趣社交商业平台拓展。该等平台实现了精准的消费者定位及转化,促进了线上销售量及市场渗透率的显著增长。
市场规模中国头发健康管理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人民币198亿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527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17.7%,预计2035年将进一步扩大至人民币1,714亿元,2024年至2035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1.3%。其中,中国脱发药物治疗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人民币5亿元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35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39.9%,预计2035年将进一步达到人民币197亿元,2024年至2035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7.1%。
米诺地尔是最常用的头发健康管理外用药物。经过广泛的临床验证,米诺地尔因其经过验证的功效及良好的安全性而广受认可。随著市场意识及消费者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米诺地尔的市场扩张将加速。在中国,米诺地尔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人民币2亿元强劲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8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50.9%,预计2035年将进一步增至人民币162亿元,2024年至2035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7.2%。
脱发的当前治疗方法
雄激素性脱发的当前治疗方法。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方法包括全身用药、局部用药、植发、中胚层疗法及低频激光治疗。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通常建议採用合併治疗。药物治疗是雄激素性脱发的主要控制策略,与非药物治疗相比,药物治疗更安全、非干预性且起效时间更快,这也通过米诺地尔对脱发治疗的有效性中得到了验证。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中国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药物治疗有三种,分别是米诺地尔、非那雄胺及螺内酯。与其他药物治疗相比,米诺地尔表现出了疗效、安全性及广泛适用性的良好平衡。其是唯一获准适用于男性及女性的疗法,具有良好的防脱发效果及适度的发量改善,并避免了与非那雄胺及螺内酯相关的性副作用。
与主要用于男性且可能损害性功能的非那雄胺不同,米诺地尔由于是局部用药,因此全身暴露风险较小。《中国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2024)》将头发移植推荐为雄激素性脱发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方式之一。该指南指出,与药物治疗相比,头发移植在改善发量方面效果良好,但在缓解脱发方面效果较弱。因此,临床实践中常建议辅助使用米诺地尔,以帮助巩固和维持头发移植的疗效。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中国已有超过30种获批准的2%米诺地尔产品及超过40种获批准的5%米诺地尔产品,获批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的当前治疗方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中国共有八种获批用于治疗斑秃的药物。其中,外用米诺地尔适用于处于稳定期、脱发面积较小或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的斑秃患者。该药物总体安全性良好,并在促进头发生长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因此成为斑秃治疗中最广泛使用的方案之一。
防脱发护发产品市场
防脱发护发产品指的是由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宣称具有防脱发功效的“特殊化妆品”,其产品形态包括洗发水、护发油、护发素、发膜、免洗洗发喷雾、头皮精油╱精华以及头皮磨砂膏等。其中,防脱发洗发水是推动防脱发护发产品市场增长的核心品类,约佔70%的市场份额。此类产品通常有严谨的第三方功效测试支持,并经人体试验验证。
在消费者对头发健康管理的意识日益增强的带动下,防脱发护发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与普通化妆品相比,侧重功效宣称的防脱发护发产品受益于更严格的监管标准、经证实的功效以及严格的安全及品质控管:
•更严格的监管标准。宣称功效的防脱发护发产品须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为“特殊化妆品”,而普通化妆品仅需在省级层面备案。“特殊化妆品”的注册流程由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技术评审中心对配方、工艺及毒理进行全方位技术评审。此评审通常耗时逾两年,其间产品必须保持“零安全事故”记录。此外,注册为“特殊化妆品”的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示批准编号,消费者可即时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验真伪,从源头杜绝未经验证或具误导性的“概念性防脱发”产品流入市场。这一更高的监管标准可增强消费者信任,并提升合规防脱发产品的竞争地位。
•经验证的功效。防脱发护发产品的功效宣称必须经人体试验证实,并由国家药监局审查且最终批准;而普通化妆品无此强制要求。标准化方案(例如国家药监局于2021年颁佈的防脱发功效评价方法)对受试者筛选、招募标准、设备及统计分析等人体试验要素提出严格规范。经人体试验验证为防脱发护发产品的功效提供了有力且严谨的科学证据。
•严格的安全及品质管控。防脱发护发产品在安全及制造管控方面远较普通化妆品严格。除遵循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所列之基本门槛外,防脱发护发产品对允许使用的成分及其最高浓度有更严格规定,包括对类固醇激素、重金属(如铅、汞)及萤光增白剂的限制。其配方须接受全面的安全性评估。此外,防脱发护发产品的生产企业须符合GMPC要求,并建立电子批次追溯以确保全程可追踪及品质管控。
中国防脱发护发产品的市场规模自2018年的人民币9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58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8.9%。预计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389亿元,2024年至2035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8.5%。下图列示中国防脱发护发产品的过往及预测市场规模(按零售价计)。
中国防脱发护发产品市场高度分散,从业者数量众多。根据国家药监局的境内特殊化妆品注册数据,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有超过400款已注册境内防脱发洗发水,反映出供应商参与广泛且市场集中度较低。特别地,蔓迪®防脱固发洗发水是中国首款含有乌诺地尔的功能性防脱固发洗发水。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