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投资

出口趋势:钨产业进入转型加速期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6-27

1、整体出口量下滑,转型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受海外需求低迷以及美国脱钩战略下的关税壁垒影响,2022-2024 年中国钨原料及制品出口总量略有下滑。根据海关数据,2022-2024 年中国出口钨产品(含精矿及废钨原料)分别为2.77 万吨(YOY+5.6%)、2.01 万吨(YOY-27.2%)、1.93 万吨(YOY-4.5%)。分产品看,2022-2024 年三氧化钨、蓝钨、仲钨酸铵等产品出口份额持下降趋势,钨铁、碳化钨及钨粉出口份额保持增长,显示出中国钨产品出口结构的转变。

中国既是钨制品最大产出国,也是最大消费国,出口占产量的比重较低。根据海关数据,2024年占中国主要出口份额的中上游钨产品分别是碳化钨(21.5%)、三氧化钨(16.6% )、钨铁(11.9%),偏钨酸铵(10.2%)、钨粉(8.9%)。其中,仲钨酸铵 782 吨、碳化钨 4147 吨,分别占出中国产量的 0.6%、6.1%。占产量比重最高的是钨铁(21.9%),且呈逐年上行趋势。

中国出口在表观消费中的占比在下降,反映产出增长率高于出口需求。2015-2020 年,中国钨产品出口在表观消费中占比长期维持在 30%-35%,主要依赖低端产品(如钨铁、仲钨酸铵)出口。2021 年至今,出口占比逐年下降至 20%-25%,高端产品中硬质合金刀片出口量、出口单价均有所提升。

下游市场,近年中国硬质合金及其他刀片的出口量价齐升,高附加值转型效果逐渐显化。2024年中国出口硬质合金刀片 3495 吨,同比+7.9%;其中,经镀或涂层的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 1483.7 吨,同比增长 8.5%,出口金额 19.76 亿元,同比+5.2%;出口其他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 2012 吨,同比+9%,出口金额 7.47 亿元,同比增 10.7%。2020-2024 年,刀具单价缓步上升,涂层硬质合金刀片单价从 15 万美元/吨(人民币,1036 元/千克)提升至 18.72 万美元/吨(人民币,1332 元/千克)左右,不过相比进口单价 54.62 万美元/吨(人民币,3884 元/千克),仍有较大差距。

2、钨资源流向集中度高,出口需求呈差异化

全球钨资源流向与全球高端工业制造产区相联系,出口市场集中度高。根据 Chatham House,2022 年钨原料(包括钨矿、钨铁、钨粉、锻轧钨、未锻轧钨、钨丝六类产品)贸易网络中的主要节点包括中国、美国、德国、东南亚以及日韩;以贸易价值量计,则主要为中国、日本、韩国、欧洲及美国。

出口市场需求呈差异化,出口欧美集中在中游原料及钨制品。根据海关总署,2024 年中国钨产品(包括钨精矿至硬质合金刀片在内)出口金额达 82.61 亿元,同比+4%。前七大出口国家分别为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荷兰、德国及印度,占总体 72.8%,同比下降 2. 2 个百分点。日本、韩国长期为中国钨制品出口的第一、第二位国家,2024 年对其出口额分别为 15.26 亿元、12.53 亿元,产品进口较为多元化。

俄罗斯近年迅速成为中国钨出口第三大市场,2024 年对其出口金额达 9.9 亿元,近 5 年复合增长率为达 67%,不同于日韩市场,以进口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为主;而同期内,美国从第三位下滑至第四位,2024 年对美国出口金额为 7.49 亿元,相对 2023 年同比下降 18.1%。产品结构较依赖偏钨酸铵、碳化钨及钨粉等中游原料。欧盟方面,2024 年出口额达 15.83 亿元,主要以荷兰(5.81 亿元)和德国(5.53 亿元)为主。

荷兰鹿特丹为欧洲金属交易中心,其进口钨产品以中上游原料和半成品为主,而德国则是欧盟重要的工业制造中心,进口切削工具成品较多。东盟方面,2024 年出口额为 4.54 亿元,近 5 年复合增长率为 16%,以越南(1.17 亿元)和新加坡(1.14 亿元)为主。越南本土同样具备钨矿开采、冶炼产业,从中国进口少量钨精矿及钨废料;新加坡则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转运贸易中心,进口少量钨原料及制品。

3、贸易摩擦或将加速全球钨产品的供给格局改变

受出口管制政策影响,中国钨产品出口量在 2 月大幅减低后逐月回升,短期内出口产品结构发生改变。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 年 4 月出口量同比增幅较大的产品为钨铁(78.32% )、偏钨酸铵(175.8%)、未锻轧钨(586.6%),以出口金额计算的占比提升,分别为钨铁(15.7% )、偏钨酸铵(18.3%)、未锻轧钨(25%),产品同比增幅较大的国家为日本、荷兰、美国。此外,三氧化钨、仲钨酸铵、碳化钨出口量仍低于 2024 年同期。价格方面,2025 年 4-5 月中欧钨原料价差在出口量回升后,以中国方面价格上涨实现价差修复。

贸易摩擦或将加速全球钨产品的供给格局改变。中国出口管制政策发布后,短期内造成国际市场上的供给缺口、海外钨原料溢价。中长期来看,钨原料价格上涨会刺激钨矿产能加快落地;同时,当钨原料价格维持高位,回收废钨的经济效益增加将促使利用率提高,推动再生钨厂商扩大回收覆盖范围。

综合而言,上述反应将会促使钨消费国改变贸易路径,进而在中长期内改变基础原料的供给格局。但是,鉴于中国在原料端的绝对控制力,欧美对中国的原料依赖程度降低会是相当缓慢的过程。考虑中国出口管制及美对华关税的双重影响,我们认为,中国将加快国内产业升级步伐,转向中下游产品制造(碳化钨制品、钨材等),致使与国际钨巨头的竞争更聚焦。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