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发展趋势
化妆品功效原料指赋予化妆品特定功效或强化化妆品对皮肤生理作用的一类原料。
经过多年的发展,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在功效原料细分市场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1)化妆品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将有效带动功效原料市场需求持续提升
由于化妆品属于快消品,近年来,随着国产化妆品品牌在市场上攻城略地,不断涌现的爆款产品带动了国产化妆品功效原料的需求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同时,消费规模的增长叠加颜值经济概念,促进了功效原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对功效原料提出了更为多元化的需求。
(2)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加强
由于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具有产品功效及品质要求不断升级、规模经济效应逐步凸显、市场及品牌壁垒不断提高等行业特征,小型企业难以在短期内提升经营规模从而降低单位成本,同时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空间将不断受到挤压,因此,未来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的产能存在向具有先发优势的行业企业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3)研发成为行业内企业构建护城河的重要因素
根据《中国化妆品蓝皮书(2024)》的数据显示,国内外美妆护肤行业的平均研发投入比例为2%-3%。部分国内优质企业聚焦科技,研发投入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从基础研究角度看,随着皮肤医学、生物学的发展,不断揭示皮肤衰老与修护等机理,为化妆品功效原料的研发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科学依据及理论基础。化学、新材料、皮肤医学、中药学、微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前沿科学被不断整合到功效原料产业中。
行业中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逐步加强皮肤衰老机理、皮肤老化模型、人体头皮/毛发健康研究,加强分子机制、分子构效关系等皮肤舒缓、修护、保湿、美白等相关的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加强皮肤微生态研究,揭示皮肤微生态的分子机理。在天然草本功效原料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对我国特色植物资源成分鉴别、有效组分的吸收传输机理等展开深入研究。
从产品创新角度看,绿色、安全和高效成为化妆品功效原料研发重要趋势,因此,基于我国特色植物资源的化妆品原料研发热度持续提升。植物提取物具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从植物中提取的多酚、黄酮、萜烯、多糖等物质将被更为广泛地应用于舒缓、修护、保湿、祛斑美白等功效的护肤品中。
从消费需求角度看,由于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功效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及个性化的趋势,化妆品制造商对功效原料提出了同样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具有前瞻性研发储备的企业,具有实时响应市场需求的机制,在已拥有的储备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快速推出创新型产品,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部分行业中优质企业,能够基于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引领或创造化妆品制造商及终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因此,拥有前瞻性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的企业将在市场上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4)植物提取行业的发展推动相应化妆品功效原料领域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技术进步、政策支撑、需求增长等多方面利好因素,我国植物提取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是全球植物提取物原料供应第一大国,根据《化妆品原料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的数据,我国植物提取行业的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275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407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植物提取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 600 亿元,若以 10%的复合增长率测算,2028 年其规模将升至 801 亿元。
植物提取物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目前食品和保健品领域的需求最高,其次是化妆品和医药。预计随着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和天然化妆品的需求增加,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的需求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享受天然健康、环保低碳的生活已成为中国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共识,顺应这种天然环保的潮流,在化妆品的生产和使用上,带有天然、绿色标签的植物提取产品越发为市场所青睐,成为了未来化妆品功效原料的发展热点之一,在绿色天然功效原料领域提前布局并有一定底蕴的行业内企业,将有望获得持续发展的契机。
(5)智能制造能力和供货保障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功效原料产品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化妆品终端产品的稳定性和消费者使用的安全性,拥有成熟智能制造产线的行业内企业,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产线,能够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及可追溯性,从而提升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的体验感。此外,由于近年来,电商平台及直播带货等销售方式的影响,以及爆款产品层出不穷,导致对于化妆品功效原料可能出现突发性大批量的采购需求,因此,对于拥有规模化产能,具有较强供货保障能力的企业将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6)功效成分引领消费导向
当前,化妆品行业以“成分主义”为核心的消费理念已经影响全球消费者习惯,尤其在中国市场更为显著。根据《化妆品原料行业发展情况分析》,2024 年,抗皱、美白祛斑、保湿、舒缓修护功效成为消费者的重要选项。随着成分表成为化妆品功效感知的核心标签,消费者已然将成分与产品功效绑定,成分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重要决策因素之一。
根据天猫国际发布的《2023 年全球超级成分趋势白皮书》指出,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因素 TOP5 中,功效是影响消费者决策占比最高的因素,为 82%,其次便是成分因素,占比 71%。在“clean beauty”(纯净美妆)概念的兴起当下,除成分所提供的护肤功效外,其安全、天然的特性也被更多消费者所关注。根据美丽修行的调研数据,在消费者选择使用纯净美妆的原因中,消费者推崇纯净美妆成分温和安全、植物/天然成分、配方精简高效。
2、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皮肤医学、中药学、微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前沿科学被不断整合到功效原料产业中,行业中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产品竞争力的强弱以及附加值的高低。
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知名品牌在日化领域深耕百余年,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在精细化工领域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近年来,虽然我国功效原料制造商的研发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植物提取、活性肽、透明质酸等部分产品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超越国际品牌,但从整体技术水平方面来看,与国际知名品牌仍存在一定差距。
国内企业较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局限,对于研发创新的投入有所欠缺,功效原料产品具有一定同质化、单一化等特征;因此亟需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提升技术实力,引领行业创新。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开拓研究与创新应用,是中国功效原料行业从模仿到自研、从突围到突破的必经之路。
包括珈凯生物在内的在细分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内功效原料制造商,在致力于成分研发和制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并形成了从基础研发到应用研发,从产品创新到工艺创新的多元化核心技术体系,推动了行业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在产品的技术维度、成本维度、评价维度等均能够达到先进水平,媲美甚至超越国际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了“中国原料”的口碑,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在产业链延伸、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等方面,国内原料制造商仍存在提升和改善空间。
3、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1)基于细胞和分子领域的研究成果,打造具有我国特色植物资源成分的全球竞争力
随着皮肤医学、生物学的发展,不断揭示皮肤衰老与修护等机理,为化妆品功效原料的研发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科学依据及理论基础。化学、新材料、皮肤医学、中药学、微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前沿科学被不断整合到功效原料产业中。
行业中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逐步加强皮肤衰老机理、皮肤细胞模型探索,加强分子机制、分子构效关系等皮肤舒缓、修护、保湿、美白等相关的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加强皮肤微生态研究,揭示皮肤微生态的分子机理。在天然草本功效原料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对我国特色植物资源成分鉴别、有效组分的吸收传输机理等展开深入研究,立足于绿色、安全和高效,形成一系列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
(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体系,有效提升行业产品品质功效
原料产品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化妆品终端产品的稳定性和消费者使用的安全性,拥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产线的行业内企业,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产线,能够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及可追溯性,从而提升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的体验感。
此外,由于近年来,电商平台及直播带货等销售方式的影响,以及爆款产品层出不穷,导致对于化妆品功效原料可能出现突发性大批量的采购需求,因此,对于拥有规模化柔性智能制造技术,并以此形成较强供货保障能力的企业将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3)基于提纯技术的不断提升,高纯度绿色天然原料成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于提纯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创新,高纯度绿色天然原料正成为包括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创新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技术层面,酶解-膜分离联用、色谱纯化等工艺的成熟,能够有效提升植物活性成分的提纯纯度,显著提升了原料的功效性与稳定性。对于下游化妆品制造商而言,高浓度植物提取原料具有更为纯净、成分更为明确、便于化妆品终端产品研发及配方等需求,能够制造出品质更优的化妆品,为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的体验。
4、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国内外主要企业
(1)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从国际方面看,“大而全”成为全球大型行业内企业的主要业态;其中,分别以大化工领域“大而全”的巴斯夫及以香精香料及日化领域“大而全”的德之馨为代表。巴斯夫经过了一百五十余年的发展,凭借化工领域的优势,通过多年来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发展的战略,其产品从传统化工领域,逐步延伸至电子电气、能源与资源、建筑、农业、医药、个人卫生及护理等方面,其中包含了多种化妆品原料。
德之馨也有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从香精香料发展至营养品,并通过对外收购进军了香水、化妆品等领域,形成了包括“营养与健康”和“香氛与护理”等业务板块,产品覆盖食物和饮料、宠物食品、水产饲料、益生菌、香精、化妆品原料及各类日化产品。
虽然凭借多年的化工或香精领域“先发优势”,上述国际集团公司在化妆品原料方面亦有所涉猎,但相关业务只是其众多板块中的一部分,并非其主要战略发展方向,因此,国内行业内领先企业,在市场上体现出“小而精”的特征,基于对化妆品功效原料领域的高专注度及产品转化率,凭借对下游市场趋势的敏锐判断以及立足于充分基础研究的产品创新,能够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与行业内国际大型企业在国际舞台展开竞争的能力。
(2)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从市场角度看,鉴于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相对较高的利润率,近年来,吸引了部分新企业进入该行业,但新进入者面临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客户渠道及人才储备等诸多壁垒,难以在短期内理顺各方面关系;
同时,由于化妆品产品直面消费者,因此化妆品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成为化妆品制造商关注的重中之重,而化妆品功效原料的成分直接关系到化妆品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安全,因此下游客户对于化妆品功效原料的采购具有谨慎性及相对较高的黏性,在此背景下,目前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的规模化企业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从产品创新角度看,近年来,研发先行及产品创新成为国内化妆品消费的主线,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化妆品功效原料制造企业正逐渐加大高品质创新产品研发和制造力度,以满足功能性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综上,整体来看,未来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销售渠道及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将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3)国内外主要企业
巴斯夫(BASF)
巴斯夫(BASF)成立于 1865 年,是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之一。巴斯夫(BASF)业务覆盖 6 大板块,即化学品、功能性产品、功能性原材料和方案、农业解决方案、石油和天然气、其他。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652.60 亿欧元;营业利润 14.19亿欧元。
德之馨(Symrise)
德之馨由 Haarmann & Reimer 和 Dragoco 两家公司于 2003 年合并而来,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874 年。德之馨的业务主要分为 3 大板块,即香料香精、营养品、个人护理。2023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47.30 亿欧元;营业利润 5.36 亿欧元。
华熙生物(688363)
华熙生物的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透明质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原料产品及生物医用材料终端产品。产品包括透明质酸、聚谷氨酸钠、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眼科黏弹剂、软组织填充剂等。2024 年营业收入为 537,077.03 万元,净利润为16,840.59 万元。
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多肽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主要产品和服务为多肽化妆品原料、多肽医药产品及相关服务。2022 年营业收入为 21,464.86 万元,净利润为 6,976.42 万元。
北京东方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化妆品植物功效原料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 2014 年,总部位于北京市平谷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技,为化妆品企业提供品质原料及定制化服务。
维琪科技(874747)维琪科技成立于 2011 年,拥有原料创新研发、皮肤解决方案定制、成品智造等服务体系,主营产品为肽类皮肤活性原料等。2024 年营业收入为 24,763.42 万元,净利润为 7,064.40 万元。
辉文生物(832402)辉文生物的主营业务为生物医药、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的核心功能性原料及中间体,包括生物多糖、糖蛋白、蛋白聚糖及其它天然产物提取物等的研发、制造、销售。2024 年营业收入为 10,274.73 万元,净利润为-1,529.67 万元。
珈凯生物(874687),是一家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产品创新为驱动,专注于化妆品功效原料研发及生产的国内领先企业。
总部地址位于上海市区金山区,拥有完全自主独立的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精耕于植提、发酵和合成领域。 提供优质的功效产品,注重优质的客户服务,是珈凯始终不变的企业宗旨!十多年来,珈凯持续为客户提供国内外最新的市场前沿趋势、产品开发理念、定制化肌肤解决方案、科学化安全与功效检测,打造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帮助客户找准产品新定位,助力品牌发展!截至2024年,公司员工193人,年营收2.42亿元,总资产4.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