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略有增长,增长了4%,达到1.5万亿美元。 这一主要数据是由多个存在高水平导管流的欧洲经济体中波动性的金融交易所推高的。若排除这些因素,全球FDI流量同比减少了11%,连续第二年呈现两位数下降 。
2025年国际投资前景为负,虽然年初增长看似可能,但贸易紧张局势已导致对外直接投资(FDI)前景的多数指标下调,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资本形成、商品和服务出口、外汇和金融市场波动性以及投资者情绪。虽然关税已导致一些旨在重构制造业供应链的投资项目宣布,但它们的主要影响是投资者不确定性的急剧增加。2025年第一季度的早期数据显示,交易和项目活动创历史新低。
国际项目融资(IPF)在2024年继续低迷。 IPF的价值,对基础设施投资很重要,在2023年已经急剧下降之后,下降了26%,同时汇率和利率的不确定性持续影响融资条件。国际项目融资在低收入国家(LDC)的FDI中占比较高,因此受低迷影响更大。
工业领域宣布的绿地项目数量增加了3%,尽管其价值下降了5%。 总计价值保持高位,达到1.3万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位。制造业的公告在2023年增加后保持稳定,供应链密集型行业的公告仍很活跃。在过去的两年里,跨国公司(MNEs)一直在预测生产地点战略再平衡的需求,东南亚、东欧和中美洲是主要的受益地区。尽管FDI整体面临下行压力,但该地区的几个国家在2024年投资公告有所增加。
跨境并购(M&A)的价值,这主要影响发达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流量,增长了14%,达到4430亿美元 然而,这仍然远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尽管整体并购市场存在一些疲软,跨境交易的占比正在下降,面对不断增长的政策风险和监管审查,国内交易和近场收购变得更为重要。
在发达国家,2024年的趋势再次受到金融交易和企业重组的强烈影响,这既受到供应链重组的推动,也受到国际税制改革的推动。 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下降了11%,至1980亿美元,但如果考虑导管流量的影响,则下降幅度超过一半。所有最大的欧洲经济体的资金流入都大幅减少。几个欧洲以外的发达国家的资金流入增加,其中北美增长了23%,得益于更高的并购价值。
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稳定,为8670亿美元,尽管非洲和东南亚出现显著增长,以及西亚、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所增长,但在东亚(主要为中国)的资金流入下降了12%,在南美洲下降了18%。发展中国家国际项目融资交易的规模下降了近三分之一,绿色field项目公告的规模下降了近五分之一。
FDI仍然集中在几个主要是高收入发展中国家; 10个收款账户占据了发展中经济体流入的三分之四。
FDI inflows to非洲激增,增长了75%至970亿美元,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值。这种增长主要是由阿联酋主权投资基金在埃及的一个单一国际项目融资交易推动的。扣除埃及的增长后,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流量仍增长了12%,但仍然保持在约640亿美元,规模仍然较小。
对FDI流的发展,中亚洲 ——迄今为止最大的接受地区——下降了3%。中国外资连续第二年下降,降幅为29%。东盟外资流入增加(增长10%),达到2250亿美元,创下新纪录。尽管宣布的绿地项目大幅增加,印度外资流入下降了2%。由于阿联酋强劲的流入,西亚地区的流入量仍然处于高位。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FDI流入量减少了12%,部分原因是2024年能源价格较低。在巴西,该地区最大的接收国,FDI下降了8%。然而,该地区几个国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宣布的绿色项目数量和价值有所上升,这与发展中国家更广泛的趋势形成对比。
对FDI的流入,结构脆弱和易受损害的经济体 略微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LDCs)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了9%,达到370亿美元,占全球FDI流动的2.4%。陆锁发展中国家下降了10%,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增长了11%。在这三个群体中,FDI仍然集中在少数国家。
行业趋势显示,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减少,由于IPF低迷,项目数量下降了9%,数字基础设施是例外,项目数量增加了4%,尽管其平均价值下降了。 数字领域总体,包括平台和服务,项目数量增长了17%,项目价值翻了一番。 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公告减少了12%,关键矿物的公告减少了近50%。
在电子、汽车、机械和纺织品等供应链密集型产业中,绿色field项目公告保持稳定。 半导体产业,受本世纪初供应短缺的影响,以及目前因生产搬迁受到的强大政策压力,再次出现了一些大型项目公告。在宣布的十大项目中,有四个是半导体项目——其中三个在美国,一个在印度,总投资额为700亿美元。
对发展中地区长期行业趋势的分析表明,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投资吸引力机会。 比较过去五年与上一个五年时期行业增长率以及占 inward FDI 总份额的变化,揭示了投资模式向服务业、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的转变;数字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以及制造业供应链重组带来的机遇;以及低收入国家对开采行业的持续依赖。
2024年,对发展中国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领域的国际投资再次下降。 无论是绿地项目公告还是知识产权交易都减少了,但总体目标投资价值下降主要是由于国际项目金融的衰退,用于基础设施领域的大型项目。目标投资在基础设施领域下降了35%,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下降了31%,在水和卫生领域下降了30%,在农业食品系统领域下降了19%。
只有卫生部门出现了正增长。 项目数量和价值增长了约五分之一,尽管总投资额仍相对较低,不足150亿美元。因此,该行业在国际目标投资中仍然只占相对较小的一部分,但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不仅体现在卫生服务(例如医院)的项目融资上,也体现在制药的产能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已发布新的政策指南,以支持发展中国家为当地制药生产的经济可行性创造前提条件。
尽管过去十年外商直接投资流量趋势趋于缓和,贸易增长放缓,但国际生产持续扩张,资金流入增加了海外资产存量,提升了外国附属机构的销售额和就业人数,并提高了来自外国投资的收入。 2024年,然而,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存量持续累积,投资回报率下滑,项目数量减少。
排名前100位的跨国公司——那些拥有最多外国资产、销售额和就业人数的公司——在过去几年中随着更多亚洲企业的进入,其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他们的海外销售额持续增长速度快于其海外资产和员工数量,这是由于他们中间技术公司和数字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多所致。现在,技术公司在100强公司收入中占比超过20%。
ipf的收缩对全球发展融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第四次国际发展融资会议的框架内。 2021年至2024年,IPF交易价值下降了40%以上。这一下滑在可再生能源、可持续交通和关键基础设施等与目标一致的领域尤为明显,这些领域IPF提供了大部分外部融资。它不平等地影响了最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更依赖国际资金来源进行基础设施项目。超过二十年的IPF证据表明,政府(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多边开发银行和风险保险机构以及新型金融投资者在将资本引导至最需要的地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