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投资

2025年光通信测试仪器行业概况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8-20

1、光通信行业概况

光通信以光波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以光纤作为信息传输媒介,具有高速率、大容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无线通信、光纤宽带、数据中心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光模块是光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用于光通信系统的发射端与接收端进行光电信号的转换。

早期,光通信的提速需求主要由城域网络和干线电信网络驱动,但更新迭代速度较为缓慢,约 5 年更新一代。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发展,需要高性能计算的支持训练,而采用分布式架构通过多个节点进行并行训练已成为通用做法。

分布式的计算架构下,不同节点之间需要频繁同步模型参数,因此对光收发模块大带宽、低延时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高速光模块在数据中心快速落地应用。目前,数据中心已成为光模块的主要应用场景,占整个光模块市场的比例超 60%。

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光模块早期约 3-4 年更新一代,2023 年以来在 AI 影响下迭代周期进一步缩短至 2 年左右。目前,800G 光模块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数据中心领域的主流产品,1.6T 光模块也进入商业化阶段。根据 LightCounting 测算,2023 年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规模达 62.5 亿美元,2024-2029 年预计将以 27%的 CAGR 增长,2029 年有望达 258 亿美元。

为应对全球数据量指数式增长对通信容量的挑战,光通信技术的应用正从通信网络逐步延伸至系统芯片,未来将逐步实现板卡级、模块级、芯片级的高速光信号传输。

在此背景下,通过硅光技术实现激光器、光调制器、光探测器等光电子器件的单芯片集成,相比传统光模块采用的分立式结构具有低功耗、高速率等优势,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可插拔光模块,进一步提升光互连效率。根据 LightCounting 预测,基于硅光技术的光模块市场占比将由 2025 年 30%增长至 2030 年的 60%。

2、光通信测试仪器在产业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光模块作为光通信系统的关键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通信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为确保光模块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可靠性,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TU-T(国际电信联盟的电信标准化部门)、OIF(光网络论坛)等行业协会对于各类光模块参数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光模块在研发与生产制造过程中需经过严格的测试环节,以确保符合行业要求。

典型的光模块测试包括光模块发射端/光发射器件(TOSA)、光模块接收端/光接收器件(ROSA)测试,需使用采样示波器、时钟恢复单元、误码分析仪、波长计等多样的通信测试仪器

随着数据量、数据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等要求不断提升,光模块技术持续迭代升级,光模块的测试项目愈加丰富、测试范围要求更广、测试精度要求更高、测试集成度提升,光通信测试仪器迎来更大的技术挑战和发展机遇。

3、光通信测试仪器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 AI、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信号的传输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光模块传输速率已经历从 40G 到 800G 的迭代,1.6T 光模块的商业化进程也不断推进,光通信测试仪器向着高速率、大带宽的方向发展,以适应高速测试需求。

全球范围内,得益于 AI 新兴技术逐步投入应用所带动的数据流量需求增长,用于数据通信的光模块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相应拉动了全球光通信测试仪器市场需求增长,市场规模于 2024 年达到 9.5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达到 20.2 亿美元。

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中国光通信测试仪器市场 2024 年市场规模达 33.0 亿元,随着下游光模块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光通信测试技术的升级,2029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65.9 亿元。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