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的建设与管理是水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早期工业化粗放式发展方式给城镇生活留下诸多环保问题,近年来针对我国城镇地区的黑臭水体问题治理已成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
黑臭水体与 COD(化学需氧量)浓度高度有关,COD 浓度高则有机污染程度严重,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
A.人们生活日常用水产生的负荷;
B.污水管网的渗漏;
C.进入管网的工业废水,因此黑臭水体问题很大程度与污水管网缺陷相关。
②排水管网的检测与修复在黑臭水体治理中起关键作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将黑臭水体治理过程概括为“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岸上和排口的治理都离不开管网的整治,将管网的错接、混接、漏接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对管道淤堵进行清淤疏通、对管道问题进行检测、对管道缺陷进行修复等为消除黑臭水体的核心工作,由此可见,管网检测与修复在黑臭水体治理中起着核心作用。
③排水管网更新、修复治理黑臭水体的市场空间广阔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产业政策相继发布,明确了各阶段城市建成区水环境治理的总体要求,提出至 2020 年全国“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 10%以内”,至 2030 年全国要达到“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目标。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针对污水处理相关的投资额共 7,344 亿元,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控源截污设计的设施建设投资分别为 5,644 亿元和 1,700 亿元,其中新建配套污水管网投资 2,134亿元、老旧污水管网再改造投资 494 亿元,污水管网的新建和更新改造投资合计达 2,628亿元,占“十三五”规划中污水投资三分之一规模,排水管网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 2021 年 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污水处理将从“增量建设为主”逐步转向了“系统提质增效与结构调整优化并重”,要提升存量、做优增量,建设高质量城镇污水处理体系,“十四五”期间,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 8 万公里。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