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投资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打开镁合金应用场景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9-30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和新材料技术的集成载体,被普遍视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催化人形机器人从0到1,2022年的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合成数据技术,2023年ChatGPT带动GenAI和AGI爆火,2024年AI工程技术等,让具身智能机器人走入现实曙光初现。

工信部2023年11月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规划产业发展路径:2025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中央和地方支持达到新高度。当下已有很多产品能够实现复杂地形行走&躲避静态障碍、多模态识别、简单任务拆解,伴随车厂实训、零售场景探索,“普惠”产品推出,行业规模量产节点越来越近。

镁合金凭借其卓越的轻量化特性、散热性、减震性和电磁屏蔽性能,已成为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的理想选择。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是其未来发展的核心趋势与必然路径,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运动性能、能耗经济性及商业化可行性。当前行业的核心矛盾在于,如何在保证结构强度与动态负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整机重量以提升功率密度与续航能力。

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先进轻质材料,以及一体化压铸、拓扑优化等设计制造工艺,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支点。镁合金作为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合金比铝合金轻36%、比锌合金轻73%、比钢轻77%;

同时比强度高于铝合金和钢,略低于比强度最高的纤维增强塑料;比刚度与铝合金和钢相当,远高于纤维增强塑料;耐磨性能比低碳钢好得多,已超过压铸铝合金A380;减振性能、磁屏蔽性能远优于铝合金。此外,其导热性能好,能有效解决高速运动关节的散热难题,显著提升机器人的运动效率与续航能力。

从关键结构到传动系统,镁合金已全面赋能机器人性能提升。在具体应用中,国际领先企业如特斯拉在OptimusGen3的旋转关节壳体、仿生手指骨架等关键部位采用镁合金,通过拓扑优化实现膝关节支撑结构减重42%的同时保持120kg负载能力。

国内企业方面,优必选WalkerX的髋部传动系统使用ZM5镁合金齿轮箱,较传统钢部件减重55%且运行噪音降低12分贝;智元机器人在腰部回转机构中植入AZ91D镁合金框架,通过真空压铸工艺实现结构件一体成型,使整体惯性矩减少37%;宇树科技UnitreeH1的足部传感器支架采用高导热镁基复合材料,散热效率提升3倍,确保高速运动时的热稳定性。

未来市场容量可观,镁合金需求将随机器人放量迎来爆发。当前镁合金在机器人领域的渗透率提升主要受三大因素驱动:轻量化带来的能耗降低与运动灵活性提升、散热需求对材料热管理性能的刚性要求,以及规模化生产后成本优势的进一步凸显。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达1.24万台,2030年将接近34万台,2035年超过500万台。按单台镁合金用量8-12kg计算,镁合金需求将随机器人量产呈现指数级增长,预计2025/2030/2035年或可达124/3,400/50,000吨。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