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两轮车行业概述
2019 年 4 月 15 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前,电动两轮车行业以电动自行车为主,电动两轮摩托车数量较少。电动自行车可分为豪华款和简易款,豪华款电动自行车的外观更接近于电动两轮摩托车,其主要特点为车型较大、车体较重、塑件包裹较多、负载及爬坡能力更强。简易款电动自行车的外观接近自行车,其主要特点为车辆小巧、车体较轻、塑件包裹较少、有部分车架外露、骑行轻便、易操作。
《新国标》在《旧国标》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比如最高车速不得超过 25km/h、整车质量不得超过 55kg),同时又增加了部分检验项目(比如增加了提示音、整车尺寸、防篡改等的技术要求),并且其中所有项目均为强制项。2019 年 4 月 15 日《新国标》正式实施后,不允许企业生产适用
《旧国标》的豪华款电动自行车,而电动两轮摩托车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研发实力强、生产效率高的企业逐步加大对电动两轮摩托车的研发和生产。
2、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两轮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
(1)产业形成阶段(1995 年-2004 年)
电动两轮车面世后,通过对其电器四大件(电机、蓄电池、充电器和控制器)等关键技术的摸索研究、突破,整车性能大幅提升,成为了摩托车的替代产品和自行车的升级换代产品。电动两轮车的经济、便捷、环保、省时省力等优点,激发了市场对它的消费需求,大受消费者欢迎。此时,产业形成并初步实现规模化,2004 年,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总产量达到 676 万辆。以江苏、天津、浙江为代表的三大产业聚集地亦初步形成。
(2)产业的扩张阶段(2004年-201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 2004 年将电动自行车确定为非机动车的合法车型,电动自行车得以更广泛地应用,自此行业进入快速扩张的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广泛的市场基础。在市场方面,电动两轮车已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广大居民中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行业内也出现了数个全国性品牌,但同时有大量的小品牌也凭借低价优势获取区域市场,产业集中度较低。
在技术层面,全行业的技术水平获得大幅提高,电动两轮车的爬坡、载重、续航能力等性能显著增强。在生产方面,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四地成为电动两轮车的主要生产区,并形成了集物流、配套、研发、制造为基础的四大辐射中心,产业聚集优势明显。在《新国标》实施前,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突破 2.5 亿辆,年均产销量在 3,500 万辆上下。在这个阶段的后期,随着行业扩张速度的降低,由于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逐渐加剧,部分不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生产厂商逐步退出,产业开始整合。
(3)产业整合发展阶段(2019年 4月 15 日之后)
行业监管体系日趋完善,随着《新国标》及其他行业政策的实施,行业发展逐渐规范,头部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产业进入整合发展阶段。
《新国标》实施加快了行业整合,一是《新国标》对于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轻量化以及功能性做了明确的规范与要求,全部技术指标都是强制性指标,《新国标》对生产企业技术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加速退出市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二是《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的需求大幅增加,但生产电动两轮摩托车的准入审查非常严格,加速了行业的优胜劣汰;三是所有电动两轮车均须经过 3C 认证才能上市销售,每款车型的 3C 认证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这些要求大幅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和整车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对于规范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秩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从最近三年《新国标》的实施效果来看,行业整合有加快的趋势,市场份额将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
3、行业市场容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第一台电动两轮车生产面世到现在二十余年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迅速,从 2000 年的 29 万辆增长至 2021 年的 4,551 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工信部
作为重要的民生交通工具,未来电动两轮车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经济层面看,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广大居民(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出行半径不断提高,中短途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比其他中短途交通工具,电动两轮车同时具备经济、便捷、省时省力的优点,交通成本优势更是非常明显,高度契合了广大居民的需求,是居民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电动两轮车的持续需求。
从社会层面看,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电动两轮车具有节能环保、机动灵活、停放方便的特点,能够减少污染、缓解城市拥堵,因此很多家庭和个人即便拥有了汽车或电动四轮车之后,在中短途出行时,也更倾向于使用机动灵活、停放方便的电动两轮车。
从需求端看,除了居民的日常出行,近几年外卖、快递等行业快速兴起,凭借机动灵活、低碳环保、性价比高等优势,电动自行车成为我国外卖和快递投递服务的重要交通工具。新场景的应用需求也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从市场区域看,随着碳减排国际共识的达成以及海外用户对于电动两轮车绿色便捷特点的认识,国际市场面临发展机遇,电动两轮车产业也将逐渐由国内市场走向全球市场。
从《新国标》的存量替换需求看,《新国标》与《旧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要求差别较大,行业中存量超标电动自行车较多。随着《新国标》的出台,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主管部门对市场上的存量超标电动自行车实施过渡期管理政策,由各地方政府设置过渡期限,过渡期届满后,超标电动自行车将不得再上路行驶。各地方纷纷据此出台超标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设置长短不一的过渡期。各地政府对《新国标》严格执行,且数智化的交通监控设备和执法工具大大降低了执法难度,因此,《新国标》落地效果良好,每年增加的替换需求拓展了行业市场容量。
编辑:刘帆
来源:思瀚 爱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