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投资

锂电设备市场发展趋势
编辑:曾婉甜 来源:思瀚产业研究院 信宇    2023-03-24

A、从自动化向整线、数字化车间发展

锂电池生产工艺复杂,涉及的生产设备种类较多,需从不同供应商处采购生产线各个环节所需设备,不同环节的设备之间的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自动化生产的效率。锂电池产品要实现高效率、高品质生产,必须综合兼顾工序协同、生产节拍协同、产品智能输送等诸多环节。

专机向整线设备以及数字化车间转变,一方面增强产线设备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有利于设备升级以及产线智能化管理,另一方面,搭建数字化车间,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和生产信息全程可追溯,提高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可控性和自适应性,帮助企业高效配置生产资源,实现精益生产。

B、行业增长趋势良好,干燥设备、涂布设备、辊切设备均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 2020 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

而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全年汽车销量 2,627.5 万辆,同比增长 3.8%,其中,新能源汽车为 352.1万辆,占比仅为 13.4%,仍有较大成长空间。根据 GGII 的预测,至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1,050 万辆,2021 年-202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31.41%,持续增长势头强劲。

考虑到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对锂电设备的要求更高,锂电设备价值量将有所提升,叠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设备投资需求,锂电设备的增长速度将高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

锂电设备的寿命通常为 5-10 年,且近年来属于锂电行业的高速成长时期,因此,市场空间主要来源于下游锂电池制造商的不断扩产。根据各公司公开信息整理,下游主要锂电池厂商的扩产计划如下:

注:根据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公布的扩产计划及设备投资额,锂电池每扩产 1GWh,设备投资金额约为 2亿元

根据主要锂电厂商扩产计划,预计未来三年锂电设备投资金额将达到 4,794亿元,而公司主营的锂电池干燥设备、涂布设备、辊切设备在锂电池设备中分别占比约 5%、15%和 13%,预计未来三年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239.70 亿元、719.10亿元和 623.22 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C、本土锂电设备行业洗牌加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当前,国内从事锂电设备制造的企业数量众多,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主要从事中、低端半自动化或自动化设备的制造,其中提供中端锂电设备的企业最多。在动力电池行业加速洗牌、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下,锂电设备行业也加速了弱势企业的出清,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再加上锂电设备企业客户粘性较高的特点,绑定一线电池企业的龙头锂电设备企业将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随着近年来我国锂电设备制造行业逐步成熟,锂电设备制造厂商各自进入细分领域,不断积累技术优势,掌握核心高端技术,满足锂电池对设备自动化、精密度和一致性要求,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锂电设备市场领域的竞争也正逐步从过去的价格竞争向性能、技术竞争过渡,差异化设备定位将成为设备领域市场分化的主要趋势,国内市场出现了一批锂电设备代表企业,引导国内锂电设备生产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在行业领先企业的推动下,锂电设备产业加速进行多元化的兼并整合,加强资源整合,调整产业结构,锂电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干燥设备领域,根据目前下游电池制造市场发展趋势来看,随着锂电池企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与头部电池厂商扩产明显,对设备稳定性、维护简易性等需求更为关注,具备综合能耗、生产稳定性、质量一致性优势的线体式真空干燥设备将成为未来市场主流,市场潜力较大。

涂布设备领域则是朝着双面同时涂布技术的方向发展,未来涂布效率更高、烘烤一致性更好、成本优势更明显的单向双面同时涂布机将成为市场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