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信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2 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22 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呈现趋势向好、结构优化、动能增强的发展特点。全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1.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8%。按照同期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达 1.75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3%。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3 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23 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全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1.68 万亿元,同比增长 6.2%。
2、网络基础能力持续增强,为数字经济奠定基础
(1)5G 基站建设
2022 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 1,083 万个,全年净增 87 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并开通 5G基站为 231.2 万个,基站总量占全球 60%以上,全年新建 5G 基站 88.7 万个,占国内移动基站总数的 21.3%。5G 网络已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在持续深化地级市城区覆盖的同时,逐步按需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截至 2022 年末,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达到 16.4 个,比上年末提高 6.3 个。
2023 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 1,162 万个,其中,5G 基站数达 337.7 万个,占国内移动基站总数的 29.1%。截至 2023 年末,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达到 24 个,比上年末提高 7.6 个。5G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持续推进向重点场所深度覆盖。
(2)光缆线路建设
2022 年,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 5,958 万公里,新建光缆线路长度 477.2 万公里,网络运力不断增强;其中,长途光缆线路、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分别达 109.5 万公里、2,146万公里和 3,702 万公里。2023 年,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 6,432 万公里,新建光缆线路长度 473.8 万公里,光网建设快速推进。其中,长途光缆线路、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分别达 114 万、2,310万和 4,008 万公里。
(3)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
截至 2022 年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 10.71 亿个,比上年末净增 5,320 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 10.25 亿个,比上年末净增 6,534 万个。截至 2022 年底,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 10GPON 端口数达 1,523 万个,比上年末净增 737.1 万个。网络运力不断增强,固定网络逐步实现从百兆向千兆的跃升。
截至 2023 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 11.36 亿个,比上年末净增 6,486 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 10.94 亿个,比上年末净增 6,915 万个。截至 2023 年底,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 10G PON 端口数达 2,302 万个,比上年末净增 779.2 万个。5G 网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4)数据中心(IDC)机架建设
作为数据信息交换、计算、储存的重要载体,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持续加大对数据中心的投入。2022 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 81.8 万个,全年净增 8.4 万个。其中,中西部地区机架数占比达 21.9%,较上年末提高0.6 个百分点,数据中心过度集中在东部的局面有所改善。
2022 年基础电信企业加大自身算力建设力度,自用数据中心机架数比上年末净增 16 万个,对外提供的公共基础算力规模超 18EFlops(E指千兆,Flops 指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着力打造网络、连接、算力、数据、安全等一体化融合服务能力,为提供高质量新型数字化服务奠定基础。
2023 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 97 万个,全年净增15.2 万个,净增量同比增长近两倍,可对外提供的公共基础算力规模超 26EFlops(每秒万亿亿次浮点运算)。算力网络实现阶段性跃升,全国性算力网络布局持续完善。
3、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数据采集能力显著提升
(1)5G 用户规模
2022 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 3,933 万户,总数达到 18.63 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总数 16.83亿户,全年净增 4,062 万户,普及率为 119.2 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 2.9 部/百人。其中,5G 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5.61 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 33.3%,比上年末提高 11.7 个百分点。2023 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 3,707 万户,总数达到 19 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总数 17.27亿户,全年净增 4,315 万户,普及率为 122.5 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 3.3 部/百人。其中,5G 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8.05 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 46.6%,比上年末提高 13.3 个百分点。
(2)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
2022 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 5.9 亿户,全年净增 5,386 万户。其中,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 5.54 亿户,全年净增 5,513 万户,占总用户数的 93.9%,占比较上年末提高 0.8 个百分点;10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 9,175 万户,全年净增 5,716万户,占总用户数的 15.6%,占比较上年末提高 9.1 个百分点。
高带宽用户的比例不断提升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奠定良好基础。2023 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 6.36 亿户,全年净增 4,666 万户。
其中,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 6.01 亿户,全年净增 4,756 万户,占总用户数的 94.5%,占比较上年末提高 0.6 个百分点;10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 1.63 亿户,全年净增 7,153万户,占总用户数的 25.7%,占比较上年末提高 10.1 个百分点。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持续增加,千兆宽带加速普及。
(3)物联网用户规模
2022 年,我国移动网络的终端连接总数已达 35.28 亿户,其中代表“物”连接数的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达 18.45 亿户,全年净增 4.47 亿户,较移动电话用户数高出 1.61 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包括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的比重达 52.3%,万物互联基础不断夯实;蜂窝物联网终端应用于公共服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的规模分别达 4.96 亿户、3.75 亿户、2.5 亿户和 1.92 亿户。2022 年 8 月,物联网用户数量首次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量。
2023 年,我国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总数达 40.59 亿户,其中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 23.32 亿户,本年净增 4.88 亿户,占移动终端连接数比重达到 57.5%;蜂窝物联网终端应用于公共服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的规模分别达 7.99 亿、4.54 亿、3.35 亿和 2.65 亿户。蜂窝物联网用户规模加速扩大。
4、行业投资和融合应用发力,拉动需求增长
(1)电信固定资产投资
2022 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和中国铁塔共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 4,1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3%。其中,5G 投资额达 1,803 亿元,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 2.5%,占全部投资的43%。2023 年,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和中国铁塔共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 4,205 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5G 投资额达 1,905 亿元,同比增长 5.7%,占全部投资的 45.3%。
(2)运营商资本性支出
2014-2015 年是 4G 建设的高峰期,三家通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资本性投资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16-2018 年,4G 建设已基本完成,三家通信运营商投资规模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019 年受 5G 等因素驱动,三家通信运营商资本性支出从底部回升,并出现 10%以上增长。截至 2021 年三家通信运营商资本性支出总额高达 3,393 亿元。2022 年三家电信运营商合计资本开支为 3,519 亿元,同比上升 3.7%,整体资本性支出呈现出小幅提升。
(3)数据流量消费活跃
2022 年,在千兆光纤网络、5G 等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下,在网络直播等大流量应用普及和部分领域物联网应用的拉动下,移动互联网流量、固定宽带接入流量、物联网终端接入流量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2 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 2,618 亿 GB,比上年增长 18.1%。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 15.2GB/户·月,比上年增长 13.8%。固定宽带的接入流量增长达 47.2%;物联网终端的接入流量增速达 64.4%,以数据流量为承载的数字消费广泛渗透了生产生活服务的各个领域。
2023 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达 3,015 亿 GB,比上年增长 15.2%。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接入流量(DOU)达到 16.85GB/户•月,较上年增长 10.9%。数据流量消费持续活跃。
(4)融合应用不断拓展
2022 年,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字政务等领域融合应用成果不断涌现,全国投资建设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 4,000 个,打造了一批 5G 全连接工厂。电信企业利用 5G 切片技术提供了超 1.4 万个 5G 虚拟专网,助力各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2023 年,行业共发展了 3.16 万个 5G 虚拟专网,达到 2022 年末数量的 2.2 倍。5G 应用案例数超 9.4 万个,实现我国 31 个省(区、市)、所有地市覆盖。“5G+工业互联网”加快推广,5G 全连接工厂陆续落地,推动 5G 应用从外围辅助向核心生产控制环节拓展,5G 网络的时延、可靠性等指标为生产业务稳定性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