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根据驱动方式的差异,新能源汽车可细分为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PHEV)、燃料电池汽车(FCV)等。上述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情况如下:
纯电动汽车:完全由可充电蓄电池( 如铅酸蓄电池、镍镉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提供动力源的汽车。
1、纯电动汽车无废气污染,噪声远小于内燃机;
2、能源效率高,制动能量可回收再利用,适应城市道路工况;
3、电能作为二次能源,来源广泛,减少石油依赖度;
4、蓄电池成本占比高,且续航里程有待提高。由电池提供动力源,以电力驱动控制系统对电动机、电池和辅助系统连接并加以控制。
以锂电为代表的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推动纯电动汽车发展高峰,纯电动车型长期占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较大份额。通过集成化 、 模块化设计,纯电动汽车具有整车轻量化、续航里程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含增程式):采用常规燃料,同时配以蓄电池、电动机,可用外接电源为蓄电池充电的汽车。此外,兼具地面充电和车载供电的车型又称为增程式电动汽车。
1、按平均需用确定发动机最大功率,不足时由蓄电池补充,降低发动机能耗和排放;
2、城市道路拥挤时可关停发动机,仅由蓄电池供能,实现零排放。
由发动机、驱动电动机、发电机 、 蓄 电池、功率转换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通过良好匹配和优化控制,发挥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优势。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车型,因其兼具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优点而为消费者所接受,目前市场占比次于纯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依靠电动机驱动的汽车。
1 、 无需热机过程,能量转换效率高;
2、低噪声,绿色环保,氢燃料的反应生成物只有水;
3、电池制造成本高、启动时间长、系统抗振能力等方面有待优化。
燃料无需经过燃烧,而是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来驱动汽车。其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电驱动系统、动力控制单元、电堆、燃料电池空气系统等。
燃料电池汽车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以城市客车等商用车为主,销量占比相对最小。随着国家对氢能行业的明确定性和扶持,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有望提升景气度。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游行业,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环节,属于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电机、电控以及车载充电机、车载 DC/DC 变换器、电源分配单元均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
电池、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构成。电池的作用类似于燃油车的油箱,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也是储能装置,直接决定了纯电动车型的续航里程;电机是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主要执行结构,其具体任务是将蓄电池的电能高效率地转换为车轮的动能驱动汽车,电动机的性能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运行性能;电控是动力系统的总控中心,其功能是根据档位、油门、刹车等指令,将动力电池所存储的电能转化为驱动电机所需的电能,来控制电动车辆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爬坡力度等行驶状态。
车载充电机、车载 DC/DC 变换器、电源分配单元亦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车载充电机能够将电网的电能转换为车载储能装置所需要的直流电,并为车载储能装置充电;车载 DC/DC 变换器将新能源汽车上的高压动力电池中的电能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以供低压车载电器或设备使用;电源分配单元为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提供充放电控制、高压部件上电控制、电路过载短路保护、高压采样、低压控制等功能。
电池、电机、电控以及车载充电机、车载 DC/DC 变换器、电源分配单元均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具有关键作用。按照上述驱动方式划分,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均需要配置车载电源产品,一辆新能源汽车一般标配一套车载电源,其市场规模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而增长。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