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行业发展趋势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有机硅行业快速发展,根据全国硅产业绿色发展战略联盟的数据显示,2008-2023 年全球有机硅产能呈现波动趋势,原因是全球对于环保的重视导致淘汰了一批劣质的中小企业从而导致全球产能出现波动;根据 SAGSI 的预测,2023 年全球有机硅产品的产能和产量将分别达到 364 万吨/年、267 万吨/年。
有机硅单体是生产有机硅中间体和有机硅深加工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任何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关键在于单体技术的发展。有机硅工业的特点是集中的单体生产和分散的产品加工。因此,单体生产在有机硅工业中占重要的地位,单体的生产水平直接反映有机硅工业的发展水平,间接反映了整个有机硅行业的景气程度。
近十年来,全球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的产能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受原材料、成本和市场等因素影响,海外产能增长缓慢。目前,全球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以及西欧、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目前国内的计划来看,未来有百万吨左右的新增产能计划。
有机硅属于高性能新材料,由于下游需求十分广泛,有机硅需求增速一直高于全球 GDP 增速。根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 Marketsand Markets 发布的有机硅市场预测报告,2017-2022 年,世界有机硅市场将保持年均 5.85%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球 GDP 约 3%的增速,市场规模将从 2017 年的 142 亿美元(约合 938亿人民币)上升到 2022 年的 188.7 亿美元(约合 1,247 亿人民币)。
未来有机硅市场的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有机硅在越来越广阔的领域展示其优越性能并发挥作用,新材料、生物医疗、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及日用品等新兴应用领域对有机硅的消费需求均保持快速增长。以有机硅液体胶为例,该产品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将推动该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进一步增长。第二个原因则与亚太、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高速增长的需求有重要关系。新兴市场国家人均 GDP较低,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我国行业发展趋势
①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在面临严密技术封锁的环境下,为满足国防与军工产业发展需要,我国自 1951 年开始有机硅产品的研究和工业生产,并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初步掌握搅拌床合成甲基单体技术。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我国有机硅工业在继续完善搅拌床工艺的同时开展流化床工艺的研发。
在原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上海树脂厂等研究院所和工厂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十多年探索实践,于 1971 年成功开发我国第一台合成甲基单体流化床,从而奠定了国内流化床直接法合成基单体的技术基础。1995 年,原化工部在江西星火化工厂建成国内首套使用流化床工艺合成甲基单体的万吨级生产装置,使我国有机硅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7 年,我国甲基单体总产量首次突破 1 万吨大关,2003 年首次突破 10 万吨。进入 21 世纪,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完善工艺、增建和扩建装置,有机硅生产形势不断向好。同时,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有机硅工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我国有机硅工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②我国有机硅产供需概况
近十年,有机硅全球产能向中国国内转移趋势明显,我国已成为有机硅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内有机硅产品优势愈加凸显,进口替代效应显著。根据 SAGSI统计数据,截止 2021 年,我国共有甲基单体生产企业 13 家(含外资企业),聚硅氧烷总产能 170 万吨/年,产量 141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7.59%和 5.22%,2008-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6.25%和 16.21%,行业发展迅猛。据 SAGSI预计,2023 年我国聚硅氧烷总产能将达 196 万吨/年,产量达 170 万吨,2021-2023年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7.38%和 9.80%。
2008-2010 年,我国有机硅新建项目快速扩张,行业产能出现爆发式增长,加之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导致期间行业产能利用率出现大幅下降。此后,国内产能进入温和扩张阶段,随着过剩产能逐步消化、行业技术进步以及企业工艺管理水平的提升,行业产能利用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截止 2021 年,我国聚硅氧烷产能利用率达 83%,较 2017 年提高 9 个百分点,创近十年来较高水平。
从需求端看,近十余年,我国的有机硅产品需求较为旺盛,需求量保持了快速增长。根据 SAGSI 统计数据,2021 年,我国聚硅氧烷表观消费量(产量+净进口)达 119 万吨,同比增长 4.14%,2008-2021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9.66%。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逐步推进,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稳健实施,SAGSI 预计我国聚硅氧烷消费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有机硅是一类性能优异、形态多样、用途广泛的高性能新材料,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硅产品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展示其优越性能并发挥作用,逐步实现对传统材料的替代,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2021 年,我国聚硅氧烷表观消费量为 119 万吨,其中消费比例最大的是建筑、电子电器、电力和新能源、医疗及个人护理等领域。预计未来 5 年,在有机硅众多的下游应用领域中,建筑、电子电器、纺织、个人护理等仍将是有机硅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光伏、新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对有机硅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保持中高速增长;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建设、3D 打印、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他新兴领域将是有机硅材料未来的市场增长点和突破点之一;
此外有机硅材料对国家重大工程具有不可替代性,主要为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性能的特种有机硅材料,虽然用量不大,但种类多,技术要求高,未来发展前景乐观。进入 2022 年,聚硅氧烷产能继续增加,供给增长较快,2022 年由于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向难改,且因续建项目减少和新开工面积大幅下滑影响,因此地产端有机硅需求量相较于 2021 年将明显削减,消费无法跟上扩产速度,聚硅氧烷产能出现过剩。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