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成式 AI 在游戏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据 market.us 测算,2024 年全球生成式 AI 在游戏中的市场规模为 14.3 亿美元,预计在 2033 年达到 111.1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5.6%。生成式 AI 在游戏中应用的主要驱动因素如下:
(1)玩家需求增加:玩家对个性化、沉浸式、互动性的游戏需求逐步增加,而通过生成式 AI 技术,游戏开发商可开发更多样的游戏内容且根据玩家的个人偏好量身定制,从而提供更贴近玩家需求的游戏体验;
(2)游戏产业的创新需求:游戏产业是一个高度竞争和创新的领域,为了持续吸引玩家,游戏公司需不断探索新技术和应用,而生成式 AI 具有广大的创新潜力,游戏开发商可依托生成式 AI 以较短的周期、较低的成本开发更为复杂、创新的游戏内容。
2025 年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GDC)于 3 月 18-21 日在美国旧金山开幕。2025GDC 以 AI 为关键词,微软、谷歌、英伟达、Meta、腾讯、网易等科技与游戏巨头均参与相关会议活动,除 16 场 AI 主题峰会外,游戏公司、AI 技术与工具提供商还参与论坛分享,展示 AI 赋能游戏的最新进展。
育碧展示了面向玩家的 AI 模型 NEONPC,让 NPC 能够按照游戏中的故事和设定以及提前设定好的人物性格,利用语言模型实时生成与玩家的对话内容;英伟达推出的 ACE 数字人类技术套件,让 NPC拥有自然语音和表情。腾讯除展示覆盖开游戏全生命周期 GiiNEX AI 引擎外,还放
出了开放世界新作《王者荣耀世界》的实机演示 PV。网易伏羲也展示了 AI 技术如何重塑游戏交互体验。
2、 AI 有望全面重塑游戏
从辅助工具到核心驱动力,AI 重构游戏开发流程。AI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的各个环节,从早期的美术资源生成、代码辅助编写等辅助性工作,逐步向玩法设计、剧情架构、智能 NPC 等核心创意领域渗透。以美术生成为例,AI 绘画工具能够根据文本描述快速生成高质量概念图、角色原画及场景设定,大幅缩短制作周期,降低人力成本。在代码编写方面,GitHub Copilot 等工具可自动补全代码、提供函数建议,提升开发效率。更为关键的是,AI 开始参与游戏玩法与规则设计,通过模拟玩家行为数据,生成创新性玩法与关卡机制,为游戏注入全新活力。
交互体验革新:智能 NPC、动态剧情与个性化玩法。AI 正在重塑游戏交互体验,其中智能 NPC 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传统 NPC 行为模式固定,交互体验生硬;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 NPC 能够理解玩家意图,实时调整对话策略与行为逻辑,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交互体验。例如,网易《逆水寒》中的智能 NPC 可根据玩家过往行为与对话内容,在剧情分支中展现不同反应,使剧情发展更具沉浸感与随机性。
此外,AI 驱动的动态剧情生成系统能够根据玩家实时决策,自动生成后续剧情,打破线性叙事局限,极大提升游戏重玩性。同时,通过对玩家游戏数据的深度分析,AI 可实现玩法难度自适应调整、个性化任务推荐等功能,满足不同玩家的差异化需求。例如,以搞笑、沙雕为导向的游戏《换你来当爹》,游戏中的剧情和对应图片全部由大语言模型实时生成,每个“儿子”成长生涯也是千奇百怪,游戏通过 AI 实时生成剧情和对应图片,为玩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游戏体验。
商业化模式拓展:订阅制、内购付费与广告变现的新机遇。AI 技术或为游戏商业化带来全新思路。一方面,基于 AI 的高质量内容持续更新能力,使订阅制商业模式更具可行性。玩家通过订阅获取定期更新的剧情、玩法与角色,为游戏厂商提供稳定现金流。另一方面,AI 驱动的个性化推荐系统能够精准推送游戏内购项目,提升玩家付费意愿。在广告变现方面,AI 可实现广告内容与玩家兴趣的精准匹配,提高广告点击率与转化率。
例如,部分游戏通过 AI 生成动态广告场景,将广告自然融入游戏环境,既提升玩家接受度,又为厂商创造额外收入来源。我们认为,基于 AI 技术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混合变现(IAA+IAP)模式应用范围或更加广阔,游戏内容的丰富也将进一步提升游戏付费天花板。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