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精炼铜消费增长,消费结构向新兴领域加速转变
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增长,新能源产业持续引领全球铜消费。2024 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为 2733.2 万吨,同比增长 2.92%。我国精炼铜实际需求增长了约 3.5%,全球除中国外的使用量增长了约 2.2%:欧盟、日本和美国的需求疲软被亚洲和中东及北非国家的增长所弥补。
从终端应用领域来看,新能源产业(涵盖风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及新能源汽车)持续引领全球铜消费增长,已攀升至全球总需求的 15%,成为驱动铜市发展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全球电网基建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叠加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化进程加速带来的增量需求,共同构筑了铜金属消费的基本盘。
中国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态势,受建筑用铜需求降低拖累,形成多空因素交织的市场格局。未来全球宏观环境在高通胀、高利率、高波动的大背景下,地缘冲突将不断加剧,铜需求仍然会显示出很强的韧性,2025-2026 年精炼铜消费需求有望提升。
我国精炼铜消费持续增长,结构转型显著。下游需求旺盛带动精炼铜持续增长,铜消费结构向新兴领域加速转变。2014 年至 2023 年,我国铜消费量保持年均 4%-5%的增长。2023 年,中国精炼铜消费总量为 1613.13 万吨,电力设备投资占比最高,达35%;其次是建筑,占比 28%;交通占比 12%,主要系新能源拉动铜需求。我国铜消费结构正在经历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的转变,新能源和电力行业或将成为未来铜消费的主要驱动力。
2、传统领域:铜需求增长乏力,房地产对铜需求影响边际减弱
电力设备投资持续上升,铜需求相对稳定增长。2021 年至 2024 年我国电网与电源投资完成额明显提速反映出国家正为新能源电力消耗问题而发力。此外,电力设备产量在技术升级与政策支持下稳步提升,特高压及新能源配套设备成为新增长点。风力发电机作为新能源发电机的一种,据行业估算,每千瓦的风力发电功率大约需要 4 公斤的铜,而使用直驱技术的风力发电机,每千瓦功率可能需要七八公斤以上的铜。2025 年,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全年国网投资额有望首次超过 6500 亿元。电网投资持续增长,新能源发电机或将进一步增加,铜用量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基础建设投资节节攀升,房地产对铜需求影响边际减弱。基建投资稳步增长,在 2024年达 248649.81 亿元,稳定拉动铜需求。房地产方面,施工、竣工与新开工施工面积逐年下降,楼市已步入消耗库存周期。黄铜棒需求主要集中在房地竣工端,因为其是管道、水龙头、阀门和配件的首选材料。而新开工面积长期低迷,限制了增量需求,其开工率持续降低。尽管政策推动保障房建设,但房地产长期去产能的趋势下,地产总量拉动空间有限,黄铜棒需求或难以恢复高增长。
“国补”刺激家电消费,相关铜加工需求增长。2024 年 7 月,随着以旧换新的国家补贴政策发布,家电市场需求快速提升,2024 年冷柜、家用电冰箱、家用洗衣机和空调产量分别为 2335.61、9040.07、10015.4 和 26598.44 万台,其中空调占比最大。白色家电核心部件高度依赖漆包线(电磁线)和铜管,漆包线主要用于电机绕组,铜管则用于制冷系统管路。正是家电需求的增加,带动了铜线和漆包线需求量。而房地产竣工面积增速放缓可能抑制家电新增需求,进而抑制铜需求量。
3、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拉动铜需求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持续扩大,渗透率快速提升。2016 年至 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从不足百万辆增长至千万辆及以上。2024 年产销量分别为 1171.20 万辆和1285.76 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 43.69%和 36.08%。此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汽车销量的比例从 2023 年 1 月不足 30%跃升至 2025 年 1 月 41.5%,这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式迈入主流消费市场。随着“两新”政策出台,2025 年政策接力延续有望持续推热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拉动铜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电机与电控以及充电设施都需要铜以及铜加工制品,根据人民日报采访相关专家时提到一辆普通新能源汽车用铜量基本在 80kg 至 120kg,由于车型比较多样(电动、混动等),所以以用量的平均值来估算新能源汽车的大概用量,我们假设每辆普通新能源车用量为 100kg,基于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计算得出 2016 年-2024 年新能源汽车对铜的消耗量,从 2016 年 5.45 万吨上升至 2024 年 117.12 万吨。从市场驱动力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驱动力正逐渐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和“用户主导”,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开始大量释放,铜需求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锂电铜箔、铜电磁线作为关键材料,未来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锂电铜箔是动力电池负极集流体的关键材料,而铜电磁线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绕组和电控系统。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锂电铜箔、铜电磁线需求长期增长。目前,锂电铜箔产能过剩,但高端极薄铜箔仍供不应求,整体看好锂电铜箔的发展前景。铜电磁线也将受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影响,未来十年有望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