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电动两轮车大众市场需求稳定,结构性消费升级创机遇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5-11

1、消费分化明显,大众市场关注质价比趋稳,商用场景持续增长

经济形势或影响大众市场增量需求,人均保有量已步入新平台。我国电动两轮车消费呈现明显分化趋势,大众市场趋于稳定,质价比或成为核心。从宏观数据看,我国居民消费倾向近年来逐渐稳定在中等偏低水平,而我国电动两轮车人均保有量在 22年以来已进入新平台,展望未来,行业销售或以汰换需求为主,完全新增需求为辅,而具备购买经历的大众消费者或将更加理性,注重产品质价比。

消费者优先关注耐用与续航,质价比倾向明显。从消费者购车关注因素看,车辆耐用性与电池及续航分居前两位,体现出明显质价比倾向;分部件看,电池是首要关注点。未来大众市场竞争或将围绕质价比属性,对品牌厂商自主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三电等核心环节自主布局,一方面有望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有望摆脱同质化供应链竞争。

大众市场商用场景乘即时配送东风,有望持续增长。电动两轮车大众市场民用场景之外,商用场景近年来快速发展,主要作为即时配送模式的交通工具。即时配送指配送平台对用户在PC或者移动互联网渠道即时提出的配送需求短时间内响应并进行配送、且送达时长为两小时以内的物流服务,通俗理解就是快递尾程、外卖配送。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我国即时配送行业规模近年来快速发展,带动即时配送人员数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 年我国即时配送人员数量已超 1200 万,而电动两轮车凭借便捷性与灵活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商用场景一方面随行业规模与从业人员数量增长有望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政策对商用电动两轮车管理规范化,存量车辆替换需求有望加速。

商用场景电动两轮车管理规范化,被动系统增配&主动功能升级共同推动替换需求。根据我国电动自行车新版标准,经营性用途的电动自行车要求增加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背后是自上而下行业管理规范化要求,带有被动强制性质。该举措一定程度上有望加快智能化电动两轮车商用场景渗透,因为通信与定位功能基本迈入智能化门槛,对使用者而言,智能化体验一旦开启随着功能了解深入有望寻求主动功能升级,例如智能化车辆大屏中控可显示导航,解放手机提高配送效率;智能化电控系统帮助有效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无钥匙解锁功能配合多重防盗有效提升工作便捷性与安全性。

手机解锁无需钥匙方便快捷

资料来源:雅迪电动车公众号、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思瀚

2、中高端市场正在起步,以智能化为核心满足多样化需求

供需共振推动中高端市场崛起。从需求端看,前文消费者洞察中智能化功能已成为仅次于耐用性和电池及续航的第三大关注要素;从供给端看,近年来技术发展显著推动电动两轮车智能化水平提高,不同智能化程度及应用可充分满足多样化需求。

具体来看,(1)轻度智能:搭载定位模块提高防盗安全性,搭载通信技术实现 NFC解锁;(2)深度智能:通过 IoT 技术深化车辆互联,无钥匙解锁途径更多样,实现手机 APP 互联、通过传感器监控与 AI 大数据算法优化电池模块;(3)“智脑”应用:以智能网汽车中的域控架构为标准构建“智脑”,实现更复杂的智能交互、辅助驾驶,语音识别等技术提高车辆的交互便捷性。

电动两轮车未来在智能化技术加持下,有望逐渐超越基础日常通勤工具定位,逐步成为向消费者提供骑乘乐趣、彰显个性品味、具备一定社交属性的大件电子产品。

智能电动两轮车消费者市场教育尚处早期,潜力可观。参考艾瑞咨询数据,消费者当前对智能电动两轮车的功能需求以车辆定位。无钥匙解锁、移动报警为主,明显局限于安全防盗、便捷等基础属性,对人车交互、智能控制等进阶属性认知较局限;定价方面,消费者认可的智能电动两轮车起步价格以 3000-4999 元价格带为主。未来随着智能化市场教育持续加深,更多消费者有望加深对技术的认知,销量、单车 ASP 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3、品牌智能化对比,新势力品牌领先,传统品牌奋起直追

从消费者认知出发,新势力品牌智能化领先,传统品牌奋起直追。根据艾瑞咨询,在提到智能电动两轮车时,品牌按消费者认知度排序,前两名是九号小牛,说明新势力品牌通过前期差异化布局已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获得消费者普遍认可;而传统龙头品牌雅迪、爱玛智能电动两轮车方面品牌认知紧随其后。我们认为,未来传统品牌在智能电动两轮车领域或将奋起直追,基于自身能力积淀与创新突破获取智能化产品背后的中高端市场份额。

从用户心目中品牌标签看,新势力品牌重在“”,传统品牌重在“”。根据艾瑞咨询,从用户品牌认知来看,新势力品牌重在“”,如九号、小牛品牌标签主要为“智能化水平高”、“技术领先”等,其中九号相对突出;传统品牌重在“”,雅迪突出品牌标签“值得信赖”,爱玛、台铃等则突出“性价比高”、“服务好”等。我们认为传统品牌立足客群基本盘,积极拓展能力圈,未来亦有“焕新”机会。

电动两轮车产品中高端化从软、硬件双线并行。以九号旗下产品为样本,选取不同价格段代表性产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升级路径从软件、硬件双线并行,其中软件对应智能化,硬件主要是三电性能,具体不同层级的产品对软硬件抓手的侧重程度有差异,洞察差异有助于理解各品牌未来的产品竞争:

(1)3000-4000 元价格带:硬件方面基本为常规化配置,软件方面具备较齐全基础智能化功能(应急骑行、音效、无钥匙解锁、骑行辅助、智能防盗等),我们判断该价格段作为入门级中高端,产品具备智能化属性但又未完全摆脱性价比考量,或是具备规模优势的传统龙头有望优先布局并发挥竞争优势的领域。

(2)5000-6000 元价格带:硬件方面主要体现为三电升级,电池从铅酸电池升级为锂电池,续航提升,电机功率提升,仪表盘配合智能化升级为大屏中控,照明系统升级;软件升级更为核心,体现为智能化深度应用,软件技术研发能够帮助品牌拉开差距,例如强化整车操控性、丰富智驾系统功能(歌曲、导航、通话等)

(3)7000-8000 元价格带:我们认为这档产品应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已脱离日常通勤/商用目的,带有一定追求骑乘乐趣的专业属性,以硬件提升为核心,硬件软件融合升级作为配合。具体看,这档产品继续升级锂电池大幅提升续航,车架结构、缓震、刹把等升级,适配户外等更复杂路况,智能化升级主要体现在实时监控车辆硬件状态,起到配合作用。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