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2025年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6-30

1、印制电路板简介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是指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元件的印制板,其主要功能是:(1)为电路中各种元器件提供机械支撑;(2)使各种电子元器组件通过电路进行连接,起到导通和传输的作用;(3)用标记符号将所安装的各元器件标注出来,便于插装、检查及调试。

PCB 可以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起中继传输的作用,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连件。几乎每种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印制电路板,因为其提供各种电子元器件固定装配的机械支撑、实现其间的布线和电气连接或电绝缘、提供所要求的电气特性,其制造品质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并且影响系统产品整体竞争力,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作为电子终端设备不可或缺的组件,印制电路板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国家或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速度与技术水准。

2、印制电路板的分类

PCB 产品分类方式多样,一般可分为刚性电路板(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柔性电路板、刚柔结合板、金属基电路板、HDI 板、类载板和 IC 载板。

3、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

(1)全球印制电路板行业发展情况

①PCB 全球市场空间广阔

PCB 行业是全球电子元件细分产业中产值占比最大的产业。2022 年全球PCB 总产值为 817.40 亿美元;2023 年,全球 PCB 产值为 695.17 亿美元,较 2022年下降 15%,主要系需求疲软、供给过剩、去库存、价格压力导致 PCB 行业各细分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2024 年,受益于 AI 服务器及相关高速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智能手机市场复苏等,全球 PCB 产值达到 735.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8%。

未来在低碳化、智能化等因素的驱动下,5G 通信、云计算、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 PCB 下游应用行业预期将蓬勃发展,下游应用行业的蓬勃发展将带动 PCB 需求的持续增长。根据 Prismark 的预测,未来五年全球 PCB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2024 年至 2029 年全球 PCB 产值的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5.2%,至 2029 年预计全球 PCB 市场将达到 946.61 亿美元。

②全球 PCB 产业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转移

PCB 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美欧日发达国家和地区起步早。2000 年以前,美洲、欧洲和日本三大地区占据全球 PCB 产值的 70%以上。但近二十年来,凭借亚洲尤其是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全球电子制造业产能向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等亚洲地区进行转移。随着全球产业中心向亚洲转移,PCB 行业呈现以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为制造中心的新格局。自 2006 年开始,中国大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 PCB 生产基地,PCB 的产量和产值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大陆 PCB 产值占全球 PCB 总产值的比例已由 2000 年的 8.1%上升至2024 年的 56.0%,成为全球 PCB 主要生产供应地。据 Prismark 预测,未来五年亚洲将继续主导全球 PCB 市场的发展,而中国的核心地位更加稳固,中国大陆PCB 行业预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3.8%,至 2029 年行业总产值将达到 497 亿美元。

③全球 PCB 产品结构及变化趋势

从产品结构来看,刚性板占市场主流地位,其中多层板占比 38.05%,单/双面板占比 10.80%;其次是封装基板,占比达 17.13%;HDI 板和柔性板分别占比为 17.02%和 17.00%。随着电子电路行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终端应用产品呈现小型化、智能化趋势,市场对高密度、高多层、高技术 PCB 产品的需求将变得更为突出,HDI 板、封装基板等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增长速度将更快,未来在 PCB 行业中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高端 PCB 产品如 HDI 板及 IC 载板增速最快。未来无线通信、服务器和数据存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以及消费电子等市场仍将是 PCB 行业长期的重要增长驱动力。为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PCB 正向着高速、高频、集成化、小型化和轻薄化的方向发展,高多层、高频高速、HDI 板、IC 载板等中高端 PCB 产品将保持强劲增长趋势。2029 年 IC 载板、HDI 板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179.85 亿美元、170.37 亿美元,2024-2029 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7.4%、6.4%。

④全球 PCB 下游应用领域

全球 PCB 下游应用领域分布广泛,主要包括通讯、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服务器、工业控制、军事航空、医疗等领域。

2024 年全球 PCB 下游应用领域情况

PCB 行业的成长与下游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促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 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存储和计算力的需求呈高增长态势,服务器行业发展空间广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和汽车电动智能化程度的持续加深,汽车电子行业预计迎来高增长。

(2)中国大陆印制电路板行业发展情况

①中国大陆 PCB 市场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受益于全球 PCB 产能向中国大陆转移以及下游电子终端产品制造业蓬勃发展,中国大陆 PCB 行业整体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 年中国大陆 PCB 产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 PCB 制造基地。2022 年,中国大陆 PCB 行业产值达到435.53 亿美元。

2023 年,受宏观经济和地缘经济的影响,中国大陆 PCB 行业产值为 377.94 亿美元,较 2022 年下降约 13%。2024 年,PCB 行业迎来结构性复苏,中国大陆 PCB 行业产值为 412.13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约 9%。据 Prismark 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大陆 PCB 行业仍将持续增速,预计 2024 年至 2029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3.8%,2029 年中国大陆 PCB 产值将达到 497.04 亿美元。

②中国 PCB 产业区域分布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沿海地区起步,沿海地区凭借国家政策支持、便利的基础交通设施、完善的配套产业链以及劳动力优势,成为电子制造行业崛起的试验田,PCB 作为电子制造行业的基础部件,也率先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起步。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保排污指标总量控制等政策,以及内地不断提高的产业链配套服务水平,部分 PCB 生产企业开始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具备产业链配套条件的内地城市,如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

③中国大陆 PCB 细分产品结构

根据 Prismark 数据,2024 年我国刚性板的市场规模最大,其中多层板占比44.88%,单/双面板占比 14.04%;其次是 HDI 板,占比达 19.04%;柔性板和封装基板占比分别为 14.52%和 7.52%。从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服务器、高速网络和汽车系统的强劲需求将继续支持高端 HDI、高多层板和封装基板细分市场的增长,Prismark 预测 2024-2029 年中国大陆18层及以上PCB板、HDI板、封装基板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1%、6.3%、3.0%。

4、行业技术水平

PCB 行业的技术发展与下游电子终端产品的需求息息相关。近年来,电子产品向轻薄短小、高频高速方向发展,下游行业的应用需求对 PCB 的精密度和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CB 行业技术水平呈现高密度化、高性能化特点。

高密度化对电路板孔径大小、布线宽度、层数高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密度互连技术(HDI)通过精确设置盲、埋孔的方式来减少通孔数量,节约 PCB可布线面积,大幅度提高元器件密度;高性能化主要是针对 PCB 的阻抗性和散热性等方面的性能提出要求。现代电子产品信息传送量大,对信息传输速率要求快,具备良好阻抗性的 PCB 方能保障信息的有效传输,保证最终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高性能产品往往发热较多,需要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 PCB 降低产品的温度,在此趋势下,金属基板、厚铜板等散热性能较好的 PCB 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下游行业对 PCB 产品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密度更高的 HDI 板在未来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占比将会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5、行业发展态势

印制电路板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发展趋势与下游应用电子终端产品的需求息息相关。随着 5G 通讯等技术的快速兴起,下游电子产品朝着小型化、轻便化、多功能化和信号传输高频化方向发展,促进 PCB 行业向高密度化、柔性化、高集成化、自动化、环保化等方向发展。

(1)高密度化、柔性化、高集成化

在电子产品趋于多功能复杂化、终端电子产品趋于轻薄化的背景下,PCB产业在不断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集成度方向靠拢,不断缩小体积、提高性能,增加静态弯曲、动态弯曲等曲折能力,实现 PCB 配线密度和灵活度提高,从而减少配线空间的限制,以适应下游各电子设备行业的发展。高密度互连技术(HDI)则是 PCB 先进技术的体现。

与普通多层板相比,HDI 板精确设置盲孔和埋孔来减少通孔的数量,提升 PCB 可布线面积,大幅度提高元器件密度,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随着电子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密度化、柔性化、高集成化发展已然成为未来 PCB 板的发展新趋势。

(2)自动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劳动力成本也呈快速上涨趋势,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为了减轻企业的人力成本,生产商一方面将产业向内陆低人工成本地区转移,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引入新工艺新设备来取代人工,降低人工成本。

PCB 生产涉及的工业制程复杂、工序繁多、技术要求严格,工业自动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生产制程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引入新工艺、新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管理成本,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从而实现产值效率的大幅提升,同时也可以实现全过程质量分析和质量追溯系统的全覆盖,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效提高生产良率,最终转化为公司利润。由此可见,引入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自动化、智能制造将会持续推动 PCB 产业的长足发展。

(3)环保化

环保化,主要体现在对 PCB 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废弃物的处理更加环保。PCB 行业生产工艺复杂,其中部分工艺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污染物处理过程比较复杂。随着全球环境质量的恶化,人类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均对 PCB 产品的生产提出了相关环保要求,PCB 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规范,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未来 PCB 产品生产制作将朝着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减少污染工艺的绿色化方向发展。

6、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PCB 行业上游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覆铜板、半固化片、铜球、铜箔、金盐、油墨等。下游行业主要包括通讯、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服务器、工业控制、军事航空、医疗等领域。印制电路板行业上下游联系紧密。

(1)上游行业对 PCB 行业的影响

从行业整体水平来看,原材料成本占 PCB 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价格水平对 PCB 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重大影响。我国 PCB 的上游配套产业发展成熟,供应充足且竞争较为充分,能够满足 PCB 行业的发展需求。

PCB 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中,覆铜板主要担负着 PCB 导电、绝缘、支撑三大功能,其性能直接决定 PCB 的性能,是生产 PCB 的关键基础材料,占直接材料成本比重最高。除了覆铜板以外,铜球和铜箔也是 PCB 生产的重要原材料。覆铜板、铜球和铜箔等原材料均是以铜作为基础材料,其价格受铜价影响较大。因此,铜价的变动会影响原材料的价格,并进一步影响 PCB 生产成本。

(2)下游行业对 PCB 行业的影响

PCB 行业下游为各类电子信息产品,产品应用覆盖通讯电子、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领域。PCB 行业与下游行业已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关系。

PCB 市场需求与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发展情况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近年来随着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5G、新能源汽车、Mini LED、人工智能等新的科技热点不断涌现,带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增长,从而促进了 PCB 产业的发展。在科技热点的带动下,未来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保持增长的势头,为 PCB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下游应用领域的技术发展会推动 PCB产品的技术发展,以适应终端产品的市场需求。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