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2025年化妆品原料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
思瀚产业研究院 珈凯生物    2025-07-04

化妆品原料是指化妆品配方中使用的天然、合成或者提取的各种成分。作为化妆品产业链的“源头活水”,原料就是化妆品的“芯片”,也是化妆品的根基所在,是化妆品实现功效和竞争力的保障。根据化妆品原料的用途与功能,可以将组成化妆品的原料分为基质材料(大料)、辅助原料和功效原料(又称功能性原料)三大类。

化妆品基质是构成化妆品的框架,一般用来塑造化妆品产品的形态,如油脂、胶质等。从消耗量来看,基质类原料占化妆品原料总消耗的比例最大,占全球化妆品原料总消耗量六成以上。辅助原料能够提升产品稳定性、安全性或体验感,主要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香精等;化妆品功效原料是指赋予化妆品特定功效或强化化妆品对皮肤生理作用的一类原料,如祛斑美白剂、防脱发剂、舒缓剂、保湿剂、抗皱剂、防晒剂及修护剂等活性成分,因此,化妆品对于皮肤的各类功能主要由相应的化妆品功效原料来实现。

近年来全球化妆品市场持续发展,作为化妆品产品基础的化妆品原料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根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化妆品原料发展新路径思考》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化妆品原料销售额达到 3,500 亿元,预计保持年复合增长率 3.6%,到 2030 年将增长至 4,200 亿元。广从区域分布来看,欧洲和北美分别占据 28.82%和 27.02%的市场份额,而亚太地区则以 34%的份额成为增长的核心引擎,尤其是中国市场,消费升级推动了高端原料的需求。

得益于终端化妆品消费规模的持续增长,化妆品功效原料行业近几年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升及对形象颜值关注度的增加,化妆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购买护肤品时呈现关注功效新趋势,功效护肤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消费者更加追求功能性及独特性的化妆品,因此对于化妆品及其功效原料提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需求,这一趋势为化妆品功效原料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化妆品原料发展新路径思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化妆品原料行业呈现出明显增长的态势,并于 2023 年达到 619.09 亿元,预计未来将保持年均 5%的复合增长率,将于 2030 年增至 871.12 亿元。

根据《化妆品原料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的数据,化妆品功效原料主要应用于护肤品领域,护肤品中使用原料的金额占比约为 10%,其中,功效原料占比约为 50%左右,以此测算,2023 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市场规模约为 141 亿元,并预计将于 2028 年达到 176 亿元的规模。

化妆品活性原料从实现路径来看主要分为植物提取类、生物发酵类、化学合成类和合成生物类,其中,植物提取类占比约为 40%、生物发酵类占比约为 20%、化学合成类占比约为 30%、合成生物类占比约为 10%。

①植物提取

植物天然成分是从自然界存在的植物中分离提取的有机化合物,是植物在适应环境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而产生的内源生理活性分子,兼具“天然”“绿色”的标签,被市场热捧,特别是中国特色植物原料成为近两年化妆品市场新宠儿,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主要是植物性油脂(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等,可用于美白、抗衰老、保湿、防晒、舒缓等领域。

②化学合成

化学合成是指利用天然资源或简单分子,通过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具有特殊性能或较为复杂的化合物。其中包括基础合成物(乙醇、乙酸、丙酮等)和精细化合物(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等)。大部分通过化学合成形成的化妆品原料,主要作为改变化妆品感官形态、保持化妆品成分稳定性的辅助材料(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乳化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合成香精香料、合成着色剂等),以及防晒剂和合成保湿剂。

③生物发酵

生物发酵是一项利用细胞生长特性及生物催化体系,与有机物底物结合发生反应,以定向得到目标活性产物,即生物反应合成物质或细胞的过程。微生物发酵既能合成氨基酸、有机酸、黄酮、多酚等易吸收的小分子,也能制造多糖、多肽或蛋白等具有重要功效的大分子,既能够生产具有功效作用的活性成分,也能生产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等辅助材料。

④合成生物

合成生物是指通过对底盘细胞的基因编辑来指导其按照设计的路径定向地产生人类所需的物质,如将葡萄糖、甲醇、油酸和甘油等物质进行投入,设计改造基因路线,酵母细胞将按照设计规范高效输出虾青素、β-胡萝卜素以及番茄红素等产物。

目前,合成生物还处于早期阶段。根据目前行业发展规律,一方面,未来护肤产品中使用的植物提取类、生物发酵类使用占比存在持续提升的趋势;另一方面,洗护类产品已进入精细化功效时代,控油、去屑、舒缓、祛痘等功效产品的热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彩妆类产品也不断呈现出美肤和养肤兼顾,具有保湿、控油等功效的产品越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活性原料中的植物提取类及生物发酵类产品的市场规模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化妆品原料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的数据,中国化妆品植物提取原料及生物发酵原料的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8 年分别增至 83.28 亿元和 46.27 亿元。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