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刻工艺是半导体制造核心流程
半导体晶圆制造的主要过程包括晶圆制备、图案转移、材质掺杂、沉积、蚀刻、封装。
光刻工艺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流程,工艺流程包括:来料清洗,烘干,HDMS增粘,冷板,涂胶,前烘,冷板,去边,曝光,后烘,冷板,显影,清洗,坚膜。光刻工艺通过上述流程将具有细微几何图形结构的光刻胶留在衬底上,再通过刻蚀等工艺将该结构转移到衬底上。
2、掩模版是光刻工艺中的关键耗材
掩模版的作用是将承载的电路图形通过曝光的方式转移到硅晶圆等基体材料上,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批量化生产。
半导体器件和结构是通过生产工艺一层一层累计叠加形成的,芯片设计版图通常由十几层到数十层图案组成,芯片制造最关键的工序是将每层掩模版上的图案通过多次光刻工艺精准地转移到晶圆上。半导体光刻工艺需要一整套相互之间能准确套准的、具有特定图形的“光复印”掩模版,其功能类似于传统相机的“底片”。掩模版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最关键的材料之一,其品质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与良率。
3、掩模版是半导体平面工艺不可缺少的材料
光刻工艺是把掩模版上的IC图形通过曝光和显影等工序,转移到半导体基片表面的光刻胶上,再以所形成的抗蚀剂图形作为掩蔽层,在刻蚀工艺中可以阻挡对基片的刻蚀、在扩散工艺中可以阻挡杂志往基片内部扩散、在注入工艺中可以阻挡离子注入、在金属化工艺中可以阻挡金属膜的刻蚀形成铝引线,因此掩模版在半导体平面工艺中是不可缺少的。
掩模版在设计时有着明场和暗场之分,在其与之光刻胶(正、负胶)曝光时可以根据工艺时的需要来选择设计。
4、光刻技术不断发展以制造出更小线宽的集成电路
为了更加高效地制造出具有更小线宽的高端集成电路,光刻技术和光刻机也经历了众多技术上的重大革新,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和产率的不断提升,成为光刻机不断演进的主线。
瑞利判据(Raleigh criterion)是促进光刻机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根据瑞利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