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研究团队和 Microsoft Azure 推出未来新的光传输方案 MOSAIC,它打破了光与铜的取舍困境,可同时实现长距传输、低功耗和高可靠性。MOSAIC 向后兼容现有标准链路形态(如可插拔 QSFP/OSFP)和电气主机接口(如 PCIe 或 VSR/MR),无需更改服务器或交换机即可直接替代现有光铜链路,并且已使用以太网和 InfiniBand 协议栈验证了原型机,并确认其与 NVink、CXL 等新型协议的兼容性。
随着主流互联带宽提升至 1.6 Tbps 及更高速率。展望未来,由于持续提升单通道带宽面临挑战,我们预计主流方案与 Mosaic 之间的绝对功耗差距将逐代扩大。领先制造商的初步数据显示 1.6T 每个收发器功耗为 23-25W,相比之下,Mosaic 可通过每代倍增通道数量实现更高传输速率,这将使单个收发器功耗降至 10.6 瓦。事实上,随着 Micro LED 技术进一步成熟,预期未来还能实现更低的功耗水平。
MOSAIC 无需任何硬件改动即可无缝替代现有光缆和铜缆。确保所有组件都能适配现有外形规格,并支持与当今网络链路相同的电气接口,从而完全兼容当前网络架构和硬件。铜缆和光缆均采用相同的标准可插拔连接器(如 QSFP、OSFP)和电气接口(如 PCIe、VSR/MR),这种设计确保了铜缆与光缆可混合部署的灵活性。
在 Mosaic 中采用了现有的铜缆和光缆类似的方法和标准,从而能够用 Mosaic 链路替代现有的光纤和铜缆链路,且无需对交换机或网络接口卡(NIC)进行任何修改。这为扩展到下一代网络速度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同时保持与当前网络架构的完全兼容。
通过采用 Micro LED 作为光源,Mosaic 技术方案将解决当前光连接方案的痛点,为实现光学 WaS 解决方案提供了实用途径。
1、 首先,与铜线不同,Micro LED 采用光传输方式,消除了电磁干扰,使通道能够密集排布而互不干扰。
2、 其次,Micro LED 的工作电压仅需数百毫伏 ,比传统激光器低数个数量级,使得扩展至数百个通道也不会造成过高功耗。
3、 第三,单片集成的 Micro LED 阵列在 1mm*1mm die 中可容纳超过 400 个通道,结合Mosaic 紧凑型多芯成像光纤,能以简洁的封装设计实现超高密度解决方案。
最重要的是,与需要温控和主动波长稳定的激光器不同,Micro LED 本身就更坚固耐用,且得益于其阵列特性,可轻松添加冗余通道以进一步提升可靠性。
1. MOSAIC 设计方案与总体架构
Mosaic 采用 WaS 架构,即利用大量并行通道,每条通道以相对较低的 2Gbps 数据速率运行。采用 Micro LED 作为发射器,为实现 800Gbps 及更高速率扩展,可按目标链路速率与单通道速率的比值配置 Micro LED 数量(例如 800Gbps 链路需 400 个 Micro LED,以 20*20 的网格排列,单 LED 速率 2Gbps)。
为验证 Mosaic 的设计方案,微软团队构建了一个包含 100个通道的端到端原型系统,每个通道支持 2Gbps 传输速率。微软团队与 Micro LED 和 CMOS 供应商合作,定制生产了 10*10 阵列 Micro LED 及 CMOS 传感器晶片,并将其通过引线键合工艺装配至印刷电路板(PCB),该 Micro LED 器件除需独立控制每个像素外,与显示用 Micro LED 结构完全相同。接收端阵列方面,联合 CMOS 供应商制造了所示阵列。为提升耦合效率,公司专门定制了可插拔模块设计。
2. MOSAIC 性能评估
从性能评估结果来看, 原型已经验证了其在数据中心场景下的可行性。测试表明,MOSAIC 在 30 米传输距离内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这一距离远高于传统铜缆方案(通常 2 米以下)。当下因引线键合工艺、分立式电子与光学元件会造成通道数量和性能瓶颈,后续通过规避当前原型的限制,微软预计量产级可插拔模块将通过更紧密的光电集成与改进的 Micro LED 将进行改善。仿真数据表明 MOSAIC 可插拔模块应能在 50 米距离以上。
由于采用的是 Micro-LED 光源,而非激光器,兼具 10 倍于铜缆的传输距离和最高 68%能耗降低,以及于现有光链路 100 倍的可靠性优势。同时,通过直接调制的 Micro-LED 搭配低功耗模拟后端,整体链路的功耗相比传统光互连降低最高为 68%。在电子系统调制方面,在 Mosaic 中,微软利用低速信道特性大幅简化电子设计,实现超低功耗解决方案。
由于 MOSAIC 使用的是“多通道并行”的架构,带宽的提升几乎可以通过增加通道数的方式线性扩展。目前原型实现的是 800G,该架构能够继续扩展到 1.6T 和 3.2T;MOSAIC 链路的传输距离和可达速度由 Micro LED 与 CMOS 传感器的特性决定,其中噪声和色散是主要限制因素。
提升传输速度与距离需要同步改进 Micro LED 和 CMOS 传感器的性能。对于 Micro LED,制造商预期将在发光效率、方向性和光谱宽度方面实现优化;对于 CMOS传感器,与 CMOS 芯片(如跨阻放大器)更紧密的集成将显著提升链路灵敏度。同时,若采用 CPO 技术,MOSAIC 将获得更大收益:得益于芯片间互连的低数据速率特性,可直接驱动微 LED 调制,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进行高速转换。
3. MOSAIC 兼容光和铜的优势,有望打破既有互连的限制
MOSAIC 通过在保持铜缆级功耗与可靠性的前提下,将链路长度扩展至数十米,打破了既有互连的限制。由此,一些原本难以实现的网络架构成为可能:例如无需部署架顶交换机(ToR),服务器可直接连接行内或列尾交换机,既降低时延与硬件成本,又避免 ToR 带来的单点故障。相较之下,传统光互连因功耗、成本与可靠性代价较高,常常抵消这些收益。与此同时,MOSAIC 使全无阻塞拓扑更易落地,有望简化拥塞控制协议。
更长距离的链路还让多维环面、蜻蜓及超立方体等先进拓扑走向实用,摆脱短距铜缆与现有光方案高成本、复杂度的束缚。总体而言,MOSAIC 显著拓展了面向应用定制的网络设计空间。Mosaic 有意利用消费级领域的技术(如 Micro LED 和成像光纤)来实现实用化的 WaS 光链路并发挥其性能优势。为重新思考网络、GPU、内存和集群设计开辟了一系列前景广阔的机遇,但要实现这些愿景仍需大量工作来协同优化链路与系统架构技术,包括在封装工艺、部署方案、系统集成和大规模可靠性等多个领域取得进展。
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