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刹车系统发展趋势是向EHB与EMB演进
传统液压制动系统正在向电液混合制动(EHB)和电子机械制动(EMB)演进。EHB代表传统液压制动的电动化升级,典型实现为博世iBooster+ESP组合和博世IPB,实现汽车制动在120-150毫秒左右。
EMB以纯线控、无液压管路为特征,由电机直接驱动制动钳,将汽车制动相应速度从150毫秒,缩减至80毫秒,大幅提升汽车的行驶安全性。目前,EMB因工作环境恶劣,电子元器件易受干扰,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足等问题,还未进入量产阶段。但特斯拉,蔚来,采埃孚等多家公司已布局。此外,EMB满足自动驾驶的高性能要求,是L3的最佳选项。
EHB技术成熟,市场渗透率已超过50%,其执行机构仅需1根滚珠丝杠;EMB单车则需要4根。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L3及以上智能驾驶电动汽车对整车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EMB技术凭借其快速响应、高精度控制、轻量化及智能化潜力,EMB有望成为下一代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2、线控制动对丝杠的应用,行星滚柱丝杠逐步成为首选方案
随着电子机械制动(EMB)逐步取代传统液压制动,对滚珠丝杠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确保系统的质量与可靠性,汽车制造商需要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优化,不断提升EMB滚珠丝杠的性能表现。
而行星滚柱丝杠(Planetary Roller Screw, PRS)因其高负载、长寿命、高可靠性等优势,在EMB系统中正逐步成为更优的替代方案,更好地满足智能汽车对制动性能的高要求。
3、未来EMB在汽车中渗透率有望于2030年上升至40%
机电制动(EMB)系统作为智能驾驶和电动车发展的关键环节,正迎来快速增长的市场机遇。根据DataHorizon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EMB系统市场规模已达42亿美元,预计2033年将增长至约12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1.5%。其在智能汽车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特别是在电动车与自动驾驶系统中对响应时间、精度和可靠性的高要求,正加速EMB的渗透。聚合资本预测,到203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2500万辆,若EMB在乘用车中实现40%的渗透率,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核心假设:
EMB将在2025年底开始量产,并于2030年渗透率达到40%。
每辆EMB车型固定搭载4根行星滚柱丝杠。
2030年全国车用行星滚柱丝杠(PRS)市场规模预计达200亿元。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