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投资 5,565.00万元,建设期 3年。本项目拟通过对租赁场地进行改造和装修,购置及定制不同型号电堆测试台架、系统测试台架、步入式高低温环境仓、阻抗分析检测设备等配套软硬件设施,引进优秀的研发人才,搭建氢能燃料电池测试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成功后,有利于提升公司在燃料电池汽车测试及燃料电池系统性能等方面的检测实验能力,丰富公司的新能源汽车测试类型,增强公司研发实力。
2、项目预计经济效益
本项目为测试研发项目,不直接产生收益。本项目为研发测试项目,不直接产生收益。本项目效益体现在产品研发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项目实施必要性
1)响应国家发展规划,助力行业规范化发展
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提出后,燃料电池作为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和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受到了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行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我国亦将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纳入重要的发展战略规划中,如我国确立的 863计划中包括了燃料电池的“三纵三横”战略,《“十四五”规划》和《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则提出面向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全国部署开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将加速发展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
此外,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汽车电池的低温启动、可靠耐久、使用寿命等性能参数仍有待提高,研发过程中的测试技术仍有待攻克。
为了响应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并基于行业发展对创新技术的要求,本项目将搭建氢能燃料电池测试研发中心,对燃料电池电堆健康检测管理技术、燃料电池电堆快速活化技术、燃料电池测试台 ADP技术、燃料电池的测试方法等技术开展前瞻性研究。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公司不断更新燃料电池汽车测试技术,促进产业及产品向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加速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进程。
2)顺应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满足未来业务需求
氢能是新能源革命的重要领域,是支撑我国构建绿色、高效、安全的新能源系统的关键支柱,而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利用的关键领域,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得益于我国氢能政策密集落地,全国各地的的氢能项目快速启动,氢燃料电池汽车迎来长期的发展机遇,燃料电池测试服务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2030-2035年我国将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 100万辆左右。为了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公司将氢燃料电池测试纳入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测试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
本项目顺利实施后,公司将能够依托燃料电池研发团队,整合行业优质的技术研发资源,对燃料电池测试前沿技术开展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公司在燃料电池单体、短堆、长堆、系统测试等方面的试验检测能力,为满足燃料电池汽车测试服务的市场需求做准备。
4、项目实施可行性
1)国家鼓励发展政策为项目实施提供良好制度环境
近年,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政策,从技术指导、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引导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因此,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测试服务行业发展处于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2015年 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 2025》提出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指出到 2025年,我国制氢、加氢等配套要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可实现区域小规模运行,届时我国道路行驶的氢燃料电池车达到 12万辆;到 2030年,我国将实现氢燃料电池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2019年 3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
2020年 4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向重型货车倾斜。同年 12月,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指出要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
本项目提供的燃料电池汽车测试服务符合国内大力鼓励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的方向,因此,本项目具备政策可行性。
2)丰富的研发经验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公司在汽车动力总成测试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及测试数据,掌握了智能测控软件系统、高精度快节拍柔性智能测试装备设计技术、高仿真数字化测试服务技术和工业数据平台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同时,在燃料电池测试领域,公司已与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展开了多次合作,部分项目成果已获得验收。
2016年 11月,公司分别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同济大学、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科研计划项目合同》,承担其中的“燃料电池测试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课题研发工作,并于 2019年 11月通过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项目验收。
2018年 7月,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承担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面向产业化的燃料电池关键部件与系统检测技术及设备开发”项目的实施工作;2021年,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燃料电池电堆快速活化技术研究、活化过程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研究、快速活化测试台系统设计与开发、快速活化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4个研究小组。通过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公司在提升技术开发水平的同时,加强了燃料电池测试市场需求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行业关键技术。
综上所述,公司扎实的技术积累以及丰富的产学研合作经验为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5、项目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依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位于上海市嘉定区。
6、项目备案及环评情况
截至本预案公告之日,本项目已取得投资项目备案证明,项目代码为上海代码 310114MA7FAXJY720221D3101003,国家代码 2206-310114-04-01-247660。
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 9月起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上海市实施细化规定(2021年版)》,本项目无需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公司所属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等有关法规要求。
此报告为正式可研报告摘取部分,个性化定制请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