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竞争格局。目前,虽然我国电力行业在发电环节已经基本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初步形成竞争格局,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五大发电集团作为中央直属五大发电集团仍是发电市场的主体。其中,五大发电集团的市场份额超过 40%,央企市场份额超过 50%,国企市场份额超过 90%。
在市场竞争中,作为全国性发电公司的五大发电集团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它们靠发电资产多样化、资产地域跨度大,容易熨平单类发电资产、局部电力市场的经营波动。同时,这些巨头在投融资、规模扩张、管理等方面也都具有优势。
这些大型企业在发电市场上的集中度较高,故与上下游谈判时,相对更强势。但是,其他央企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品牌效应,积极涉足电力投资领域;部分有地方政府背景、实力雄厚的地方电力公司按照区域电力市场的规划,在当地积极展开扩张与收购行动,这些发电企业通过整合电力资源,增加各自在发电市场中的市场份额,以便在电力市场竞争中与五大发电集团相抗衡。
电力行业发展趋势。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必然产生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依然乐观,电力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水平。
随着电力价格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行业有望迎来更为市场化的运营环境,电力作为经济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品,其价格的上涨将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有利于电力行业的整体持续发展和长期盈利稳定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总量也大幅度增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常规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影响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节能和环保将成为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主题,电源结构的深度调整势在必行。在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及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清洁能源发电是一项特别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020 年 12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 2005 年增加 60 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可见,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已经成为我国碳减排路径上至关重要的支撑性力量,在“30·60 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发展将成为刚性需求,清洁能源发电将是未来重点发展的电力投资领域,其占电力行业的比重将逐步提高。
编辑:陈子龙
来源:思瀚产业研究院 绿发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