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政策

美乌合作稀土开发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影响
思瀚产业研究院 联合资信    2025-05-09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约 40%(约 4400 万吨REO),2023 年产量约占全球 69%(达 24 万吨),具有战略垄断地位。中国稀土资源呈现“北轻南重”格局。北方以岩矿型轻稀土为主,南方以风化壳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为主,其中北方轻稀土产能占比高。

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涵盖开采、冶炼、分离及深加工全环节。中国掌握全球约 90%的冶炼分离产能,分离纯度可达 99.999%,专利占比超全球高,成本仅为美国同类工艺的 1/4

冶炼后的稀土氧化物进一步加工为磁性材料(如钕铁硼永磁体)、催化材料、储氢材料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国防、电子等领域。此外,中国稀土行业循环经济模式已逐步兴起,如梁山稀土产业园以废旧磁材为原料,年处理量达 1.2 万吨 REO,形成“回收-萃取-再加工”闭环产业链,缓解了对稀土原矿的依赖。

1.乌稀土开发难度较大,美乌合作可行性存疑

乌克兰约 33%稀土资源位于俄控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区域),实际开采需突破俄军事防线。俄方已明确反对此类协议,可能通过军事行动或外交施压阻断开发进程。乌克兰政府当前控制区仅剩西部零星矿区,年开采量不足 500 吨 REO(按 1%原矿品位、50%回收率估算)。

同时,乌克兰稀土提炼技术近乎空白,稀土精炼需依赖中国全链条技术。美国若强行介入,需投入超千亿美元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如电力、物流),且面临环保合规压力(欧盟已对稀土冶炼碳排放提出严苛标准)。此外,乌克兰资源开发周期需 5−10 年,短期内难以对全球稀土市场产生实质影响。

2.现阶段乌中稀土竞争力差距悬殊

在资源储备方面,中国稀土储量丰富,涵盖轻稀土(镧、铈)与中重稀土(镝、铽)全品类,而乌克兰以轻稀土为主且高价值重稀土匮乏。在开采及提炼技术方面,中国逐步采用绿色开采技术(电动采矿系统),相比传统化学浸出法,电场作用可加速稀土离子迁移速度,缩短开采周期,综合成本低;同时,中国掌握 17 种稀土元素分离提纯全流程技术,专利覆盖率达 85%(如镨钕分离的串级萃取法),乌克兰若无中国技术授权,其稀土产品附加值将显著低于中国同类商品。

此外,中国通过“城市矿山”项目(如从风电叶片、硬盘驱动器中提取稀土)循环回收稀土资源降低对稀土原矿依赖。美乌开发需配套环保设施(如放射性废料处理),单项目环保成本或将超10 亿美元,而中国已形成成熟技术体系。在市场定价权方面,中国通过配额制、出口关税及战略储备掌握全球定价权,而目前乌克兰稀土的影响力极弱。

3.美乌合作稀土开发短期难以影响中国,但长期需警惕对中国稀土行业的冲击

中国在资源禀赋、技术壁垒及政策工具三方面形成结构性优势,美乌合作稀土开发短期内难以动摇中国稀土产业主导地位;从长期供给端看,美乌若试图建立“去中国化”供应链,则可能联合盟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抛售战略储备稀土,可能压低国际市场价格,价格下行将加剧库存跌价风险并压缩毛利率,冲击中国稀土企业利润,而美澳加联合抛售或加速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削弱中国定价权。

从长期需求端看,美国推动的无稀土电机等技术研发(如无稀土电机)可能抑制中长期需求,以替代技术突破性能与成本瓶颈,并颠覆现有技术体系,长期可能减少对稀土的需求。若美国同步推进储备抛售与技术替代,可能对稀土产业形成“供给过剩+需求萎缩”的双重压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