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政策

可控核聚变-人类的终极能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5-20

核聚变:兼具“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布置灵活、安全环保”的能源形式

核聚变兼具“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布置灵活、安全环保”等优点,相较于其他主流发电方式有着明显优势。以氘氚(D-T)聚变为例,聚变单次反应即可释放 17.59MeV 能量,将现有能源体系的能量密度提升了千万倍;此外,核聚变安全环保,原料易得,发电环境无特定要求。对于能源行业,核聚变不仅意味着技术迭代,更是对能源范式的降维打击。

核聚变能量来源于聚变时发生质量亏损而释放的巨大能量。以氘氚聚变为例,反应将氘核与氚核聚合成为重核(氦核)与中子,过程中出现质量损失。根据质能方程 E=mc²,亏损的质量将转换为相应的能量释放出来。通过对氢核施加约束,氢核之间的排斥力得以抵消,氢核从而相互靠近并发生核聚变反应。

Q 值是衡量核聚变落地的核心指标,近年来 Q 值持续提升

从可控核聚变研发至今,Q 值与聚变三重积均显著增加,使未来的商业化可控核聚变成为可能。实现核反应堆稳定运行要求聚变三重积大于一定值,聚变三重积指的是足够高的温度(T)、一定的密度(n)和一定的能量约束时间(τE)三者的乘积;聚变三重积与 Q 值呈正相关关系,聚变三重积越大,则 Q 值也会随之增大。

Q 值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核聚变实现商业化的进程。Q 值被定义为聚变产出能量与维持聚变反应必需输入能量的比值,当 Q=1 时,聚变达到了理论上的能量盈亏平衡;而在实际的氘氚(D-T)聚变中,仅有约 20%的能量以α粒子形式释放用于继续反应,因此当 Q=5 时可维持氘氚聚变;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目标是实现 Q 大于 10,以验证聚变发电的可行性;当 Q 值大于 30 时,才能算作成熟的商业发电。

磁约束方案有望成为主流的可控核聚变方案

磁约束方案具有安全经济的优势,是目前核聚变主流的约束方案。核聚变约束主流方案包括磁约束和惯性约束,其中磁约束是通过利用强磁场来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在不与反应堆壁接触的情况下维持聚变反应。磁约束因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持续能源生产的潜力,目前磁约束方案已经被广泛使用,占据了 62%的核聚变装置市场份额。其中托卡马克装置由于结构简单,且技术相对成熟而被广泛采用,在目前全部约束装置中占比 48%。

国际进展迅速,全球可控核聚变行业融资额今年持续高增

全球可控核聚变技术里程碑事件频频出现,行业投资额持续增高。自 ITER 成立各国开展研究合作后,各国基于 ITER 技术平台开展探索并分别取得多项里程碑式成就。此外,近两年各国政府及企业在核聚变领域陆续开展投资活动,投融资金额持续升高。核聚变行业目前已经进入加速阶段。

核聚变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球核聚变行业成立公司持续增多,2024 年核聚变公司已经增长至 45 家。2024 年行业累计融资金额已经超过 71 亿美元,相较于 23 年增加 9 亿美元。

核聚变行业普遍预期聚变商业化时点将近,商业化落地时间预计在 2031-35 年。根据《Theglobal fusion industry in 2024》报告,多数公司对于核聚变实现发电、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的预测时间在 2030 年附近。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