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理成本逐步降低,AI模型接入军工领域
“低成本、高性能、全开源”模型开启人工智能新阶段。DeepSeek推理模型实现难度极大,推理能力至少是ChatGPT-o1的平替。其开源特质和极低的价格赋予绝大多数开发者及聚焦应用的创业公司都能够以更低的门槛去开发,更易于私有化部署。
目前军工多个板块部分企业也宣布接入DeepSeek并进行本地化部署,伴随AI大模型成本、性能方面不断优化,以及模型开源特性使得使用门槛的降低,未来AI有望对军工全产业链进行全方位赋能,军事AI有望迎来更大规模的多场景应用落地,并积极拥抱AI产业趋势变化。
2、缘何在军工领域首先落地?人工智能加速杀伤链闭合
杀伤链是对目标产生线性杀伤效果的任务环路闭合模式,伴随智能化技术引入战场,部分装备系统在杀伤链路环节上已经具备了替代传统作战人员的能力,杀伤链闭合时间出现显著缩短。伴随时间推移,杀伤链理念不断进化,阶段划分不再明显,部分阶段已经并行或重叠执行。2018年美军提出“马赛克战”、从传统“以消耗为中心”转向“以决策为中心”的新型作战概念。通过分布式兵力、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从传统的显式、线性的杀伤链过渡为敌方难以锁定的隐式、非线性杀伤网。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三化融合”发展战略(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对集成各型平台、融合多项技术,提升杀伤链闭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AI技术的发展有望显著提升平台集成能力,或将有力推动杀伤链向杀伤网进化,显著提升杀伤链实际闭合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在军工领域内具有重要且明确的实用意义,这也是AI技术首先落地军事应用的原因。
3、自上而下:硅谷与美军进入“蜜月期”,AI跻身美国国家战略地位
AI已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特朗普在执政期间签署了《维护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领导地位》行政命令,美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策略由此里程碑式地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其保持全球领导力的关键。美国人工智能政策文件发布分为积累阶段、升级阶段,联邦政府和各部门均成立新机构强化AI发展管理:2023年1月,美国国防部更新《自主武器系统指令》,新版指令将人工智能武器系统包含其中,未提到禁止开发任何特定的武器系统,也未对拥有人工智能自主性武器系统作出相关限制,只要满足《自主性武器系统》相关设计、试验和鉴定要求,即可列装使用。
硅谷成为美国军工复合体新心脏:美国国防部和科技公司合作日益紧密,国防部主导投资AI相关项目,扶持硅谷公司进入国防科技领域,2024年风投背景的国防科技资金达到30亿,增长11%。产业投资脉络呈现明显的由传统军工复合体向复合体以外的民企转变的趋势,在此期间科技公司高管和国防部官员“旋转门”客观上促进产业融合,为科技公司的政府订单打通渠道。
回顾美国国防部政策发布历程和硅谷新型国防企业发展路径,人工智能技术已在美国占据国家战略地位,其军事AI发展呈现出国防巨头与新兴企业结合、国防资金扶持新兴企业的趋势。展望未来,更多国防订单有望给予民营科技企业,或将进一步加快军事AI系统迭代,AI应用落地有望持续加速。
4、自上而下:我国军队智能化、信息化方向明确,社会化竞争改革大势所趋
总书记强军思想中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024年4月,我国信息支援部队成立,系全新打造的战略性兵种,用于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指挥,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契合2035年现代化部队建设目标;2025年2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部署深化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会议要求着力强化中央企业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要素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坚持产投结合、以投促产,持续壮大发展人工智能的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要求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回顾国防政策颁布,可以看出明确的军队信息化、智能化主线,在此主线牵引下政策端在装备研发、后勤保障、装备采购等“供、管、修”全流程出具相关条例规定,相关条例中具体规定可大致总结为明确部门职责、引入社会力量形成竞争、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
后续国企有望响应现代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提质增效以适应新时代装备体系,民营企业有望获得突破行业壁垒重要机会,得到持续且稳定的合同订单。
国有企业:关心资产整合和并购——在当前政策引导的驱动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牵引下,国央企持续在专业化整合上靶向发力,军工国央企资产证券化力度或将不断加大。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或推进优质资产对接资本市场、盘活有潜力发展资产、退出低效无效上市平台以及向统筹优化上市平台布局方面持续发力。
民营企业:面向新装备发展要求及民用航空航天产业需求,我们认为,打破行业壁垒,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要素和主线方向,民营企业在电子信息化、芯片、军工AI、新材料等多领域拥有独特产业优势。作为国有企业的有力支撑在航空材料、空天技术、网络空间、海洋装备发展上大有可为,优势技术领域平台型民营企业发展不可忽视。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