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铸行业由发达国家整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下,我国已成为全球压铸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整体看我国压铸行业是完全竞争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不存在占有显著市场份额的压铸件生产企业。
根据中国铸造协会 2021 年 6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铝合金压铸件在压铸件中所占比重约为 85%。因此铝合金压铸件与压铸件整体竞争格局基本一致。中国铝合金压铸行业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单个企业市场份额较低。
我国现有铝合金压铸及相关关联企业约有 8,000 多家,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重庆、山东等地,规模大、专业化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且大型压铸企业占比仅为 10%左右。由于铝合金应用市场已经较为稳定,相关生产技术比较成熟,铝合金压铸厂商的竞争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国内主要的铝合金压铸上市企业有广东鸿图、派生科技、爱柯迪、旭升集团、文灿股份等。根据国盛证券研究所统计,2019 年广东鸿图、爱柯迪、文灿股份、派生科技、旭升集团的铝压铸件业务营收分别为 36.50 亿元、26.30 亿元、13.90亿元、13.40 亿元、11.00 亿元,对应 2019 年市场份额分别 4.20%、3.00%、1.60%、1.50%、1.30%,CR5 仅为 11.60%。
根据《中国铸造年鉴(2020)》,国际上压铸件供给汽车工业使用的比重在65%以上,我国压铸件中汽车零部件占 75%左右。我国压铸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可以分为三类:外资压铸企业、国内整车厂商附属压铸企业和独立的内资压铸企业。其中,
第一类外资压铸企业以在大型、精密、复杂压铸件设计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保持核心竞争力,如华域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开发了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等;
第二类国内整车厂商附属压铸企业通常为大型汽车集团指定汽车零部件试制基地和生产企业,如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东风(十堰)有色铸件有限公司;
第三类独立的内资压铸企业以其技术研发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全方位服务优势等市场竞争力在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与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旭升集团、爱柯迪等。
我国压铸件应用于摩托车及通用动力机械领域相比汽车规模较小,摩托车及通机细分市场的竞争者通常也可分为知名品牌整车或主机厂商的附属压铸企业以及独立的内资压铸企业。内资压铸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低附加值的同质化竞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