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院外市场药品流通产业链状况及发展趋势
思瀚产业研究院 药易购    2024-01-26

院外市场药品流通行业的上游为医药制造企业,下游为广大的社区医药终端和基层医疗机构。

目前,院外流通行业本身及其上下游行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

(1)上下游供求关系不平衡凸显流通领域的中心作用

目前,无论是美国以原研药为主的市场,还是我国以仿制药为主的市场,医药制造企业数量众多,但每家企业仅拥有为数不多的优势品种,即上游的个别主体优势突出,但总体较为分散。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已达8,337 家,共有国产、进口药品批准文号数量逾 15.56 万个,平均每家制药企业仅 20个品种左右。

与此同时,下游的院外药品销售终端则更为分散,且单个主体对药品品种数量的需求很大,最少也需要配备 2,000 至 3,000个品种。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 年)》,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共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总部 0.67 万家,下辖门店 36.0 万家,零售单体药店 26.3 万家,零售药店总数达 62.3 万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 2022 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98.0 万个,其中诊所和医务室 32.1 万个。

在上述产业链格局下,任何单一的医药制造企业都无法仅凭自有的优势品种就能满足下游医药终端对品种齐全度的需求,下游医药终端也注定无法直接向上千家制药企业分别采购。而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在品种资源汇聚、购销渠道建设、交易撮合和物流配送等方面的优势,将有效切中上下游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痛点,凸显其作为医药流通大平台的中心价值。

(2)院外市场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不高

院外市场的终端用户基数庞大、但单个主体规模小,相应的该细分行业内的流通企业数量众多且普遍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低,鲜见全国性或跨区域性的寡头企业。

目前,A 股共有 20 余家医药流通类上市公司,除药易购外,其他上市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商业分销和医院配送,尚未有专门或主要聚焦于院外市场流通业务的其他上市公司。

以美国为例的成熟药品流通市场,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颇高。美国市场主要集中于三大公司:麦肯森(McKessen)、美源伯根(AmerisourceBergen Corp,ABC)以及卡迪那(Cardinal Health),经过起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并购潮,三巨头如今占有了美国药品流通市场超过 90%的份额,且年销售规模均超过了千亿美元。

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已然呈现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趋势,国家政策也鼓励和引导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具体目标,“培育形成一批网络覆盖全国、集约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 90%以上”。

以合纵药易购为代表的院外市场医药流通行业区域性新兴龙头企业,若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将迎来行业整合、形成规模效应的机会。

(3)下游行业零售连锁化率的提升和单体药店的独立经营将长期并存

①零售连锁化率的提升有助于院外市场药品流通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零售连锁化率的逐步提升是药品零售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发达国家成熟药品流通市场已经呈现出这一市场格局,我国也已呈现出相同的趋势,且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

连锁化率的提升有助于零售连锁企业做大做强,但同时也对其仓储及物流配送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等提出较高要求。从行业分工的角度,零售连锁企业更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销售管理方面,除部分品种直接向制药企业采购外,更多的还是向医药流通企业采购,以满足其对品种齐全性和配送及时性的要求。尽管大型连锁企业对于控制采购成本有着更为强烈的要求,但同时也将促进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快速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优势互补。

对于以药易购为代表的院外市场医药流通企业,目前着力于充分发挥自身在品种资源、上游供应商渠道、物流配送及增值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加强与零售连锁企业的合作,通过集中销售快速做大业务规模。

②我国单体药店仍将长期存在,连同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

尽管我国零售连锁化率得以逐步提升,国家政策也鼓励和引导资本力量推进行业并购整合。但是连锁化率的提升速度较缓,从 2006 年的 38.13%增长至 2022年的 57.80%,16 年间仅提升 19%,且仍有 26.3 万家单体药店的存量。

此外,结合我国医药零售行业普遍以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形式存在的夫妻店、家族店等现状,预计我国单体药店仍将长期存在。这些单体药店连同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构成基数庞大的医药零售终端,形成院外市场流通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

(4)“终端为王”的战略布局将增强对上游制药企业的影响力

对于院外流通企业而言,服务下沉终端、为终端赋能是必然的战略选择。一旦形成对广大院外医药终端的广域覆盖和深度赋能,实现销售规模增长、市场份额提升的同时,将打造对于上游医药制造企业极具吸引力的销售平台。

院外流通企业可凭借这一无可替代的优势,增强对上游制药企业的影响力,如在获取行业领先的制药企业及其优势品种的代理或经销资格方面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在采购定价和结算方式方面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等。

(5)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生物医药行业对药械安全与质量的特殊要求,使行业在数字化方面比较谨慎。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一半以上医药企业仍处于单点信息化、数字化覆盖状态,系统间集成度较低,仍有 26%的医药制造企业处于数字化起步阶段。

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医药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拉近国际差距,另外一方面,诸如带量采购、分级诊疗、两票制、一致性评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进与落地,逐渐影响和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医药行业激烈的内部竞争,集采政策对企业利润空间的挤压,倒逼医药流通企业探索如何降本增效以实现长效发展。

在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影响下,医药终端的消费习惯逐步向线上转移;云计算、5G、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生物医药行业各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技术在医药产业的探索,“互联网+医疗”在中国发展迅速,并逐步覆盖线上咨询、远程医疗、线上药店、临床数字化信息采集及互联网医院等多个环节。

综上所述,院外市场上下游的散点分布将催生中间药品流通行业的集中度提升和规模化经营;零售连锁化率提升有助于药品流通企业迅速做大销售规模,单体药店的长期存在将保证巨大的市场空间;“终端为王”的战略将增强流通企业对上游制药企业的影响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显著提升供应链服务效率,通过赋能下游终端客户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