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低空经济的发展历程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05-11

低空空域,通常是指真高 1000 米以下的空间范围,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区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低空一般指1000 米以下的空域范围(特殊需要下可延伸至3000 米以下),按照高度划分为 120 米以下(消费级无人机)、250 米以下(工业级无人机)、450-600 米(载人无人机)和 600-3000 米(直升机)飞行空域。

长期以来,我国低空空域的使用和管理采取与中高空空域同样的审批和管制方式,所有的低空空域飞行活动都必须经过批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通用航空的发展。2000 年空军将航路航线移交民航管制指挥之后,我国空域管理领域改革经历 3个阶段。

2010 年 8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布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自 2015年起,我国开放低空管制,允许私人飞机使用 1000 米以下空域,开启了低空经济的新篇章。

第一阶段:2000-2010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筹划论证阶段,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首次列入国家空管委 2000 年工作计划,组织国内外考察,明确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总体设想和主要任务,组织空军小范围改革试点,召开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研讨会,统一思想认识。

第二阶段:2010-2014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集中试点阶段,国务院中央军委 2010 年 8 月下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明确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目标任务,在全国“两区一岛”和“两大区、七小区”组织较大范围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涉及全国 1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地区占全国空域的 33%。据空军统计,在试点地区共划设各类空域 254 个,其中,管制空域 122 个、监视空域 63 个、报告空域 69 个,另划设低空目视航线12 条;通航飞行计划报批时限,由原来前一天 15 点前缩短为飞行前 4 小时,飞行计划报备时限,监视空域只需在飞行前 1 小时、报告空域只需在飞行前半小时提出,极大方便了通航用户,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果。

第三阶段:2015 年至今,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综合试点阶段,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在全国多地展开多种形式的试点。2015 年国家空管委批准济南和重庆地区开展低空空域管理和通用航空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16 年国家空管委批准在珠三角和海南地区开展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2017 年民航局批准在西北地区组织通用航空低空空域监视与服务试点;2018 年国家空管委批准由四川省政府牵头、军民航和当地公安部门共同参与的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低空经济的必要性:低空域蕴藏大产业。从低空经济的优势来看,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呈现出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应用场景丰富,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21 年开始,低空经济上升至国家级战略规划,24 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 2010 年《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下发开始,正式拉开了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大幕,21 年以后,低空经济迎来加速发展阶段。2021 年 2 月,“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级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提出,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23 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4 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将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将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2024 年 1 月 1 日生效,是无人机运行规章性文件,该文件生效正式拉开了低空经济规范化运行的大幕。

此外,24 年 3 月 27 日,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到 2027 年形成各维度生态体系、2030 年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同时,文件还部署了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深化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推动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构建高效融合产业生态五方面任务。

非管制空域划分为低空经济 eVTOL 试点运行及商业化落地奠定基础。2023 年 12 月,由国家空管委组织制定的《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发布,为 eVTOL 等通用航空划定了合法的低空空域 G 空域和 W 空域。

新规定相较于 2004 年《民用航空使用空域方法》,新规依据航空器飞行规则和性能要求、空域环境、空管服务内容等要素,将空域划分为 A、B、C、D、E、G、W 七类,其中,A、B、C、D、E 类为管制空域,G、W 类为非管制空域,对应真高分别为 300、120 米以内。从飞行要求的角度,W 类空域可供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飞行过程中应当广播式自动发送识别信息,操控员需取得操控员执照,相较前几类空域而言,我们认为 W 类空域飞行要求更低,飞行管理相对更加自由。

随着 21 年低空经济上升至国家级规划以来,空域改革试点开始大范围进行,各地方省份也陆续出台政策快速跟进。随着空域的放开及中央层面对于发展低空经济的定调,各省市地方层面也开始积极跟进,2020 年 9 月,湖南成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是全国首批 5 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另外还包括四川、海南、江西、安徽等。

2023 年年初,深圳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4 年初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在低空经济产业方面持续领跑全国。此外,北京、广东、安徽等 18 个省市已将低空经济发展写进了 202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的低空空域也在陆续全面放开。

2023 年底,四川、江西等地的新一批空域放开,其中江西放开的低空空域面积同比增加 61.5%,基本覆盖了全省主要城市、景区及相关重点区域。四川低空空域面积从 6600 平方公里放开至 7800 平方公里,湖南空域已实现全域无缝衔接,总规划面积达到 24.1 万平方公里。安徽《2024 年度安徽省低空空域航线划设方案》顺利获批,低空航线较去年新增 3 条。本次获批 21 个低空空域、18 条低空航线。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