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技术特点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12-25

1、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发展概况

我国海洋油气装备从浅水起步,逐步开始对深海的布局和突破,经历了对外合作、自主攻坚的过程。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体系包括钻井平台、水下钻采设备、生产平台、油气外输系统和海工辅助船等,其中水下钻采设备主要包括海洋立管、水下井口、井控装置及海洋集输系统等,生产技术难度大,市场高度集中,长期以来一直被美国等发达国家垄断。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石油行业已经具备一定的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能力,但在深海钻井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与国外企业还有着相当的差距。根据《中国石油报》的统计,到 2019 年底,我国的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国产化率仅在 30%左右,海洋钻采装备的配套设备、关键设备、部件进口依赖度高。

我国深海钻井系统的关键设备深度依赖进口,使得国产深海勘探开发工作的建造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维修保养费用高,制约了我国深海和远海油气的开发效率。为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海洋装备国产化率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内水下油气生产系统装备研发与设计技术已取得显著突破,包括水下管汇、水下多相流量计、水下脐带缆等在内的多类水下关键装备已完成工程样机的研制并通过第三方认证,开始陆续进入示范应用阶段。主要差距在于常规水下装备尽管正在陆续实现国产化,但现场应用的业绩仍然较少;此外深远海回接所需的水下压缩机、水下分离器等新型水下装置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水下装备的测试体系仍不够完善(资料来源: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第25 卷第 3 期)。

2、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无人化、智能化、标准化、深海化。根据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2022 年)》报告,深海领域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大发现的主战场,近 10 年深海油气项目已成为全球油气增储上产的核心领域,新发现的 101个大型油气田中,深海油气田数量占比 67%、储量占比 68%。深海油气资源作为近年来油气增储上产的主力军,对全球油气供给保障的贡献大幅增加。

中国南海作为全球四大油气聚集地之一,石油地质资源量约为 230 亿吨—300 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量约为 16 万亿立方米,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 700×108 吨油当量,约占中国总油气资源的三分之一,其中 70%蕴藏在深海。一方面,海洋油气装备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深海、超深海领域技术突破的挑战。

3、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深海油气装备因其技术复杂、工作环境恶劣、操作风险高和资金投入大的特点被视为高端技术领域。中国深海油气开发中,钻井关键工具装备曾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国内海洋油气装备企业已初步形成 1,500 米水深的水下系统设计能力,但 1,500 米及以上水深级水下生产系统设计技术体系尚未完成建设,部分高附加值水下产品和装备国产化亟待攻关。总结近年来行业发展情况,海洋油气装备行业呈现以下特点:

①核心技术装备国产化加速推进

中海油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海半潜式生产出油平台——“深海一号”在 2021年正式投产,实现了 3 项世界级创新和 13 项国内技术首创,并带动多项关键设备部件国产化,有力推动中国海洋油气开发进入超深海时代。

②产业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明显

深海海域远离陆地,一旦发生事故,如油气井失控或设备故障,应急响应的难度和成本极高。在此背景下,溢流监测技术、动态压井技术、防喷器控制技术、应急安全控制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③中国企业技术水平已跃居第二梯队领先地位

目前全球海洋油气装备产业已形成三级梯队式竞争格局。第一梯队的部分欧美国家(美国、挪威等)最早发展海洋工程和装备,垄断着世界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和绝大多数关键配套设备技术,著名的企业包括美国的 TechnipFMC、Schlumberger 和 Baker Hughes,以及挪威的 AkerSolutions;第二梯队由亚洲国家主导装备制造领域,我国近十年来从第三梯队跃居第二梯队的领先地位,与韩国、新加坡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模块建造与总装领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中国企业与第一梯队企业相比,在工程技术能力、装备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