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2025年中国医疗管理服务市场规模、增长动力及发展趋势
思瀚产业研究院 微脉公司    2025-07-02

概览

医疗服务主要聚焦必要医疗项目的临床实践,而医疗管理的范畴更广,涵盖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及社区健康倡导。前者以临床专业性和专科化为特徵,后者则体现服务导向和体系化运作模式。在中国不断发展的医疗格局中,医疗管理代表著超越医疗服务的一次范式转变。

医疗服务主要通过临床干预和专门治疗方案解决现有疾病,而健康管理则採用了更全面、更具预防性的方法,涵盖了整个健康连续过程。与医疗服务的偶发性质不同,医疗管理使患者和医院建立了持续的关係,通过健康教育、行为改变支持和环境干预强调主动参与。值得注意的是,加强医疗管理能力可提供策略性解决方案,以降低疾病负担、优化资源分配,并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提升健康水平。

市场规模

中国医疗管理服务市场主要由中国体检市场、疾病筛查及基因检测、健康保险、数字诊疗市场*,及全病程管理市场组成。于2024年,中国医疗管理服务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5,869亿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0,603亿元以10.6%的複合年增长率增长。受有利的政府政策、医疗管理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推动,预计2030年中国医疗管理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44,615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8.8%。

中国医疗管理服务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

医疗管理意识提升 。随著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及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健康领域需求加速释放。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医疗健康支出均呈现稳定增长。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1.9%(同比提升2.17个百分点),反映健康意识正加速普及。这一趋势推动了包括优化治疗体验及持续医疗管理在内的医疗服务品质升级需求。此外,健康意识日益提高体现在模式的转变 — 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与全週期医疗管理。

数字与智能科技的进步 。中国医疗管理正经历多领域技术突破带来的变革。生物传感器、可穿戴设备、AI算法及平台的快速普及,推动医疗管理市场呈指数级增长,实现从被动治疗到主动疾病预防与健康优化的转型。透过大数据技术对累积的健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不仅提升临床决策效率,更能识别先前难以察觉的风险因素与治疗效果关联模式。AI技术进一步透过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强化医学影像分析扩展这些能力。这些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中国医疗管理格局从医疗体系边缘组成部分转变为应对国家医疗挑战的核心支柱,特别是在缩小不同地理区域资源差距与提升预防性护理可及性方面。

人口老龄化 。随著年龄增长,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上升。随著国内老龄化趋势持续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预计将显著增加。因此,对有效治疗及控制疾病病情的医疗管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趋势

提供量身定製的服务 。医疗管理服务是针对健康人士和患者的不同需求而提供的服务,如疾病预防、疾病管理、健康谘询等。针对不同的患者群体,需提供更加定製化的全病程服务组合,涵盖患者整个治疗过程,方能实现最佳健康效果及提供个性化护理。

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管理方式 。随著更多平台型医疗企业的涌现,医疗管理市场预计将进一步改进为生态化发展模式。消费者逐渐从被动地仅从医院接受医疗服务,转变为主动寻求长期管理式护理服务。通过採用更灵活创新的解决方案,企业使医疗管理服务更精准契合客户实际需求。

线上及线下整合 。企业通常透过线上平台与客户建立联繫,以提升客户体验并增加客户的可及性。然而,线上平台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综合需求。传统医疗机构提供包括临床诊断、外科手术及专科治疗在内的关键医疗服务。线上与线下服务交付模式的结合,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健解决方案,从而满足院内多种医疗场景中患者的所有需求。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