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生面料日趋成为服装面料的主流产品之一
随着全球对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纺织服装业对生态环保面料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再生面料已经越来越成为服装面料的主流产品之一。
近年来,利用再生纤维(再生涤纶、再生锦纶、再生粘胶、再生氨纶等)制成的再生面料规模在不断扩大,其中以再生涤纶面料为主。根据 Wise Guy Reports 公布的《全球服装用再生纤维面料市场研究报告》,到 2032 年,全球服装用再生纤维面料的规模预计为 254 亿美元,2025 年至 2032 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 9.19%左右。
在生产再生面料的过程中,采用色纺纱线能够进一步提升面料在低碳方面的环保性,故目前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再生色纺面料是再生面料的一个分支,2023 年再生色纺面料的产量约 5 亿余米左右,因再生色纺面料一般价格较高,预计市场规模在百亿元以上。未来,在各国政府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各服装品牌商环保规划的不断落地、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纺织行业技术创新的联合推动下,再生面料日趋成为服装面料的主流产品之一。
2、服装面料朝“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
关于科技:服装面料行业的科技发展主要体现在材料开发和生产过程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型原材料的开发是服装面料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功能性纤维、绿色纤维及其他各类实用性纤维的出现,使得面料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变得更加环保、安全、健康和舒适。
另一方面,数字化和智能化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如应用物联网实时监测和收集数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以实时检测设备状态和性能,并进行预测性维护,减少生产停顿时间;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被认为在供应链管理、销售和个性化定制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分析大量的销售数据和消费者行为,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并准确预测需求量,优化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
数字化和智能化正使服装面料行业变得更加高效、智能和灵活。关于时尚:顺应纺织与服装行业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逻辑,我国服装面料行业的时尚发展也将实现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科技创新为支撑、优秀文化为引领、品牌建设为抓手、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创意高密集、资源高融合、产品高附加值发展。
作为时尚发展的核心能力,全行业的时尚创意设计能力已从过去的简单模仿阶段逐步过渡到主张原创设计、凸显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阶段,文化承载与运用能力明显提升,设计人才梯队有效建立;由专业机构、重点企业、产业集群、专业院校组成的流行趋势协同研究发布机制已初步形成,全面覆盖了色彩、纤维、纱线、面料、服装等产业链各环节,有力保障了流行趋势的系统传导与价值转换;时尚品牌运作细分化、个性化、多元化趋势明显,时尚元素更多融入产品开发设计和零售渠道环节,以多品牌、多业务布局为特征的时尚集团日渐增多,原创潮流品牌消费规模逐年提升。
关于绿色:随着全球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增加,纺织与服装行业也正朝着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纺织与服装行业开始关注减少碳排放,如增加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开始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如推动原液着色等新型生产工艺的应用与推广,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开始广泛采用环保纤维材料,如开发和推广再生聚酯纤维和生物基材料等可持续纤维材料,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上述趋势集中体现在改善纺织与服装行业的供应链管理上,越来越多的服装龙头企业公开披露碳足迹和供应链数据,通过建立透明、可追溯、绿色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强的供应链以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这也必然要求包括服装面料在内的上游供应商也加入推动低碳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行动中。
如全球知名服装零售集团迅销集团(优衣库、GU 等品牌母公司),承诺在其业务活动中关注环境和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供应链和产品使用阶段的碳排放,要求供应商更多地使用环保原材料和环保工艺,共同努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采购和生产方式;
西班牙时尚品牌集团 INDITEXS.A.(ZARA 等品牌母公司)承诺在 2025 年前实现 100%可持续纺织品的使用,并公开披露其产品的碳足迹;瑞典时装品牌 H&M 承诺在 2030 年前实现所有原料都来自回收或其它可持续材料,在 2040 年前实现所有运营环节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公开披露每件产品的环境影响数据,包括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