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科学仪器行业:高端化海外品牌占主导,政策推动国产替代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7-12

1、科学仪器概念及划分

科学仪器是科学家用于收集、处理数据、实验、测量和检查样本等活动的仪器装置。科学仪器应用广泛,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各个科学研究领域都会使用仪器特定的科学仪器来获取有效的数据。

2、科学仪器市场规模超2200亿,科学仪器国产化率偏低

◆ 由于科学仪器种类繁多,不同的口径计算的市场规模不同,我们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报告(2023版)》为准。其中,2023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8%;科学仪器市场规模突破2200亿元,增幅超过12%。据思瀚,2021年实验分析仪器市场规模达到83.9亿美元(约584.9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11.7%,且近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2019至2021年的CAGR为11.0%。

◆ 北美、欧洲、中国以及日本是全球科学实验仪器设备最主要的市场。据华经情报网,2022年北美地区科学实验仪器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重达37%,处于全球主导地位,其次是欧洲地区,占比达27%,中国地区市场占比11.70%,增速最快。

◆ 科学仪器市场拥有众多的细分产品,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着专属的技术壁垒、研发路径与客户群体,因此科学仪器行业难以出现垄断性巨头。整体来看,科学仪器市场集中度较低。

◆ 目前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远低于国外品牌,国产替代任重道远。在一些低端领域,国内的企业依靠原有的技术底蕴及低价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在某些细分领域,部分企业依靠海归技术大拿实现了技术突破,但在高端仪器领域,受技术积累、人才储备以及高强度研发投入的限制,国内企业未能实现全面突破,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基本被海外巨头如赛默飞、丹赫纳、岛津、安捷伦、沃特世等占领。

3、色谱仪、质谱仪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据第一财经资讯报道,2016年~2019年国内200万元以上科学仪器的采购数据,在光学显微镜领域,国产化率为0%;在电子显微镜领域,国产化率仅为4.42%。其他科学仪器如X射线类仪器(1.49%)、质谱类仪器(1.19%)、光谱-色谱(0.24%)国产设备比例均较低。

根据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查询的数据,2016~2019年我国大型科研仪器整体进口率约为70.6%,分析仪器、医学科研仪器、激光器、核仪器进口率均在七成以上,其中分析仪器的进口率更是超过80%。分析仪器中尤以质谱仪器、色谱仪器进口率最高,进口率分别为89.6%和88.45%。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始推行进口替代以实现自主可控。根据聚光科技,2022年我国质谱仪整体进口率降低至81%,但核心市场份额仍被国外巨头牢牢占据。质谱仪作为极高技术壁垒产品,长期以来仍高度依赖进口。

4、政策指引

国务院、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性文件,推动国产仪器设备发展、鼓励国内厂商创新,促进国产设备应用、支持国内科学实验仪器设备厂商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为科学实验仪器设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国内行业的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其中,2021年财政部《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对部分科学仪器设备的国产化率提出了建议。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增值税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在第四章税收优惠中,明确表示,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这一政策将显著降低科研机构和教育单位在采购相关仪器设备时的成本,有助于他们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研究与开发中,从而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技术进步。

此为摘取部分,完整版根据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要求,可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