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是海洋的颜色,潜在资源蕴藏量远大于陆地
海洋资源储量极其丰富,不仅几乎拥有陆地上的各种资源,还拥有诸多陆地上所没有的品种,但此前受限于技术成本和海洋法公约,开发程度极低。
深海资源主要是指海底石油、天然气和砂矿等资源,目前人们已经发现的有以下几类:
石油、天然气:据《海底矿产知多少》(闻源)介绍,世界石油极限储量1万亿吨,可采储量3000亿吨,其中海底石油1350亿吨;世界天然气储量255亿~280亿立方米,海洋储量占140亿立方米。上世纪末,海洋石油年产量达3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0%。我国在临近各海域油气储藏量约40亿~50亿吨。
煤、铁等固体矿产:世界许多近岸海底已开采煤、铁矿藏。日本海底煤矿开采量占其总产量的30%;智利、英国、加拿大、土耳其也有开采。日本九州附近海底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铁矿之一。亚洲一些国家还发现许多海底锡矿。已发现的海底固体矿产有20多种。我国大陆架浅海区广泛分布有铜、煤、硫、磷、石灰石等矿。
多金属结核和富钴锰结壳:多金属结核含有锰、铁、镍、钴、铜等几十种元素。世界海洋3500~6000米深的洋底储藏的多金属结核约有3万亿吨。其中锰的产量可供世界用18000年,镍可用25000年。仅就太平洋海域而言,锰结核矿的蕴藏量达16000多亿吨,含锰2000多亿吨、铜50多亿吨、镍90多亿吨、钴30多亿吨,相当于陆地矿山中储有铜的50倍,锰的200倍,镍的600倍,钴的3000倍。
热液矿藏:是一种含有大量金属的硫化物,由海底裂谷喷出的高温岩浆冷却沉积形成,已发现30多处矿床。仅美国在加拉帕戈斯裂谷储量就达2500万吨,开采价值39亿美元。
可燃冰:是一种被称为天然气水合物的新型矿物,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碳氢化合物与水分子组成的冰态固体物质。仅我国南海的可燃冰资源量就达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我国目前陆上油气资源量总数的1/2。
2、 美国“深海挖矿”或开启全球海底资源的“跑马圈地”
2025年4月,特朗普签发《释放美国离岸关键矿产和资源》行政令,要求加快美国在其主张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大陆架)以及国际海底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该行政令标志着美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再次全面进军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
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海底资源进行布局:
1)20世纪70年代,深海采矿技术得到了初步发展,美国开始参与国际海底资源开发规则的制定,扩大自身所得,争夺绝对话语权;
2)20世纪80年代,美国颁布《深海底硬固体矿物资源法》,规定美国有权自由地对深海矿产资源进行商业开发和勘探。
3)特朗普第一任期,美国开始强化“关键矿产”意识,自2017年开始,特朗普连续签署文件,对美国制造业、军工业的关键矿产供应链进行“脱钩式保护”。2020年和2021年,美国国会先后就关键矿产政策通过相关立法,定义了关键矿产的概念,并规定了制定关键矿产清单的标准。202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进一步更新“关键矿产清单”。
据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估计,美国近海海底含有超过10亿吨的多金属结核,其中富含铜、钴、镍、锌和锰,白宫认为深海采矿可以在10年内为美国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和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3、日本将启动深海稀土实验性钻探,深海或重塑全球资源格局
日本是陆地稀土资源匮乏的国家, 但在稀土深加工产品的生产上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是世界上稀土研究开发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稀土的主要用途包括抛光 (20%) 、金属合金 (18%) 、永磁体 (14%) 和催化剂 (12%) 等, 集中应用于永磁体、荧光粉、镍氢电池、抛光粉和防紫外线辐射玻璃等高新技术产业。日本的稀土消费高度依赖中国, 其稀土进口量的82%来自中国, 占中国出口总量40%。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1日报道,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将于2026年1月在南鸟岛周边海域启动稀土试验性钻探。该机构将利用“地球号”钻探船,抽取位于海面下5500米深处含稀土的泥浆,若能成功则将成为世界首例。在全球稀土生产大部分由中国承担的背景下,日本此举旨在推动国产稀土资源开发。
日本专属经济区海底分布着富含稀土的泥浆与岩石。仅在南鸟岛周边,稀土储量便达1600万吨,规模居全球第三位。该区域富含用于制造电动汽车(EV)电机磁铁的镝、用作核反应堆控制材料的钆等元素。
4、深海科技关乎我国资源安全,布局具有迫切性
深海资源开发有望改善我国陆地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现状,且随着发达国家开启海底资源的跑马圈地和格局重塑,将直接关乎国家资源安全。
能源方面,根据中国矿业,2022年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0.2%/40.9%,从陆地能源禀赋来看,根据中国石化报,我国老油田年产量递减率为10%~15%,非常规油气田的产量递减率更高,油气藏衰竭迅速,导致枯竭油气藏、废弃井数量迅速攀升;
矿产方面,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运敏在2022年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上的介绍,截至2022年,中国对外依存度大于50%的矿种超过10种,其中铜矿/铁矿/铬矿/锰矿/钴矿/镍矿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8%/82%/98%/96%/95%/90%。
经济方面,根据我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近年来我国海洋矿业增速显著提升,2024年海洋矿业产值规模达252亿元,同比增长0.8%,海洋矿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5、我国深海资源勘探技术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采起步时间较晚,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大型自营深水油气田,“深海一号”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1500m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
目前全球深水油气田整体处于超深水快速上产阶段,主要集中在美国墨西哥湾、巴西、西非为主的国家及地区,形成了3000米级深水油气开发能力,相较之下,我国仍存在明显差距。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采将围绕理论学术研究、超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设备、深水浮式液化天然气开发关键技术、全水下油气处理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追赶。
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