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全球农药市场正逐步向创制药为主导的方向发展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8-21

1、农药产业链分为五大环节

农药是用于防治农林业病虫害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物质,按照防治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除草剂通过干扰光合作用、激素调控等生理途径,选择性或非选择性防除靶标杂草,从而减少杂草与作物争夺养分。杀虫剂作用于害虫神经系统、能量代谢或生长发育过程,以控制其种群、减轻危害。

杀菌剂用于抑制或杀灭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阻断其侵染循环。植物生长调节剂则通过模拟或拮抗植物内源激素,定向调控其生长发育进程。从产业链视角看,农药行业产业链可分为“原材料-中间体-原药生产(AI Synthesis)-制剂和包装-销售”五大环节

农药原药分为创制药和仿制药两类。创制药是指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活性成分,其研发过程复杂,需经历大量化合物筛选和严谨的毒理、药效、安全性试验,研发成本高昂,技术壁垒显著。凭借专利保护,创制药企业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独占性和溢价能力,并获得高商业回报,代表性生产企业如先正达、拜耳、巴斯夫和科迪华

仿制药则是在创制药专利到期后,其他企业依据其公开的分子结构和合成路线进行仿制生产的产品,其研发周期与投入成本显著较低,技术门槛也相对有限。仿制药企业凭借成本控制、产能优势与渠道能力进行市场竞争,利润空间受行业竞争程度影响较大,代表性生产企业如 UPL、安道麦、润丰股份。

根据先正达招股说明书,2021 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达 658 亿美元,自 2016 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3%,预计到 2026 年农药全球市场规模可以达到 734 亿美元。此外,从产品结构来看,低端产品用量已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2021 年我国植物保护产品行业市场规模 480 亿元,同比保持稳定,自 2016 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1%。预计 2026 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628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5.5%,增长主要得益于逐步采用更为先进且更具可持续性的植物保护产品技术。

目前全球农药市场已由仿制药占据绝对主导:最新数据显示,仿制农药的市场份额约 93%,而仍在专利期内的创制农药仅约 7%。尽管份额有限,少数拥有创制能力的跨国巨头依旧掌握关键专利及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技术壁垒在短期内难以被完全跨越;新兴市场企业则正通过“联合创制”、并购技术平台等方式逐步切入这一高端领域。仿制药广泛分布于中低端市场,由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农化企业主导。随着大量专利陆续到期、环保监管趋严以及全球对低毒高效产品的需求提升,仿制农药市场仍具有可观的发展空间。

2、近年来国内外创制药和靶标的研发进展

在创新药研发领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持续领先。国外研发的代表性原创农药有 2017 年上市的环溴虫酰胺(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研发)、2018 年上市的双丙环虫酯(巴斯夫研发)、2023 年推出的核酸农药 Calantha(美国GreenLight Biosciences 公司研发)、2024 年推出的 Booster 抗性治理增效剂(英国Pangaea Biosciences 研发)等,各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与应用场景。

目前全球农药市场正逐步向创制药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国内农药行业也逐渐将发展重心转向创制药,并取得了显著进展。近年来,清原作物科学自主研发了氟溴草醚、氟砜草胺、溴噁草松等十余种除草剂,先达股份研发了吡唑喹草酯、喹草酮、苯丙草酮等除草剂。

靶标是农药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位点(特定酶或受体),创新药的关键就在于发现并验证具有临床价值的原创性靶标。国外在靶标发现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近十年发现的原创性靶标数量较多,如环溴虫酰胺的靶标鱼尼丁受体变构体、双丙环虫酯的靶标香草酸瞬时受体通道复合物、氟噻唑吡乙酮的靶标 OSBP、双氢茉莉酮酸丙酯的靶标茉莉酸信号受体。国内虽然在分子靶标发现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国内研发人员已经发现 UspA、Myosin-5、ApOR5-Orco、HPPD、OfHex1 等多个农药的潜在作用靶标,以农药喹草酮的作用靶标 HPPD 为例,喹草酮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杂草体内 HPPD 酶的活性,阻止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导致植物叶片发黄、发白,影响光合作用最终使其死亡。这些原创性靶标的发现推动了国内外原药创新药的研发进程。

3、创新药研发成本增长,研发周期变长

原药创新药作为农药产品的核心,开发成本巨大、周期较长。根据 Crop LifeInternational 的统计, 2014-2019 年间新农药研发平均需要近 12.3 年时间,成本超过3 亿美元。随着农药研发难度加大,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不断攀升。

根据 PhillipsMcDougall AgriService 的统计,1995 年、2000 年、2005—2008 年、2010—2014 年等 4个时间段的农药研发成本分别约为 1.52 亿美元、1.84 亿美元、2.56 亿美元、2.86 亿美元,较上一个样本段增长 21%、39%、11.7%,同时研发周期也不断延长,依次为 8.3 年、9.1 年、9.8 年、11.3 年。与其他领域相比,植保工业持续高水平研发投入。尽管如此,近年来,全球农药市场新产品登记速度下降,植保工业创制并上市的新产品处于低位水平。

全球主要创制药企业研发成本自 2016 年平均增速为 3.13%。2024 年富美实、CORTEVA、拜尔、巴斯夫研发研发费用合计 99.5 亿元,较 2016 年上涨 21.67%,平均研发费用增速为3.13%。根据 Phillips McDougall AgriService 公司的统计,在过去 50 年里,全球主要研发型公司的总体研发投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占这些公司年销售额的 7%~10%

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