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部分中国消费行业企业已实现供应链全球化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9-28

1.家电:通过自建/收购产能快速切入海外市场,增强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考虑到运输半径、关税等影响,大家电企业很早就开始布局全球生产基地,代表性企业有美的集团、海尔智家、TCL电子、三花智控

具体来看,美的集团、海尔智家、TCL电子采用制造全球化+品牌国际化齐头并进的策略,实现产能迁移的同时,打开目标国家消费市场并实现本土化运营,三花智控作为暖通空调、电动汽车供应链龙头,推动供应链全球化。美的方面,2015-2016年美的接连收购东芝白电业务、意大利中央空调巨头Clivet、美国著名吸尘器公司EUREKA以及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截至目前,美的在全球拥有40个主要制造基地和33个研发中心,实现了全球领域多元化产业布局,成功转变为多品类、多产业和全球运营的企业集团。

海尔方面,2011年收购三洋电机白电业务拉开其全球扩张的序幕,截至目前,海尔智家完成了“Haier、Casarte,Leader、GE、Fisher& Paykel、AQUA、Candy”七大品牌组成的全球化品牌集群布局,实现“自主品牌+本土化运营”,并在全球设立了10大研发中心、71个研究院、35个工业园、143个制造中心和23万个销售网络。

相比而言,三花智控作为重要的白电和新能源车热管理零部件供应商,为了更好地配套全球客户,已经在墨西哥、美国、印度、波兰、越南等多个国家建立超14个海外生产研发基地,通过本土化生产研发,缩短供应距离提高配套研发效率,抵御供应链风险。TCL电子则背靠集团优势,推进电视整机产能的全球化布局.在越南、墨西哥、巴西、波兰及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年产能已突破3000万台,可在全球范围内灵活调配。

关税扰动下,小家电产业链向对美关税和本次成本优势区域迁移。运输成本对小家电影响较小,过去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以及中国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小家电产能搬迁到东南亚为主的地区。虽然东南亚部分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在缩小,但其结合关税优势、地方政府招商政策、以及综合产业园建设效率提高后的整体成本可能仍具竞争力。墨西哥是东南亚之外重要的产能搬迁目的地,在墨西哥生产并符合USMCA规则的产品出口美国可免征新增的“对等关税”,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促使企业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来降低对单一地区的依赖,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2.纺织服装:制造龙头积极布局海外产能,构建全球化供应链网络,以实现生产成本的优化

近年来,受益于东南亚地区低廉的生产成本,纺服产业链呈现从中国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趋势。此外,不确定的关税政策将增加国内纺服制造行业公司的出口成本,收入依赖出口的企业所受影响尤为明显。为了减成本压力,纺服制造龙头积极布局海外产能,构建全球化供应链网络。

例如,申洲国际在柬埔寨金边布局新成衣工厂,预计新增面料产能,充分利用当地人力与资源优势拓展生产目前具备每年生产25万公吨面料及5.5亿件服装的能力;华利集团海外产能占比达100%,聚焦越南、印度尼西亚建厂投产;开润股份境外箱包、服装产能占比超70%,布局印尼、印度等地,推进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企业积极布局海外产能建设,一方面可利用当地劳动成本较低优势,另一方面将面临更小的关税压力,有利于增强企业全球竞争力。

从主要客户分布方面看,供应链国际化让企业能够更精准、高效地服务海外客户。申洲国际深度绑定 Nike、优衣库、Adidas等国际头部品牌,前五客户收入占比为85.37%;华利集团为Nike、Hoka、New Balance 等运动品牌代工运动、休闲鞋类;健盛集团服务于优衣库、DECATHLON、UA等知名企业;伟星股份也将Nike、Adidas、优衣库等纳入主要客户阵营。

这些企业通过海外产能布局,缩短了与海外客户的供应链距离,不仅能快速响应客户的订单需求,还能根据不同区域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进行生产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海外客户对产品交付时效、品质以及本地化适配的需求,进一步巩固了与全球头部品牌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除产能出海外,国内本土品牌也在积极探索“品牌出海”路径。2004-2012年国内品牌开启出海探索,2013-2018加大海外推广,2019年至今,龙头品牌迈入全方位布局的阶段。安踏体育计划在 2025年进一步推动全球化战略,在全球不同地区开设区域办公室及直营门店。361度2025年计划进一步进军欧洲、“一带一路”等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家,通过加强产品矩阵和市场推广,提升在区域市场渗透率。

可以看出,虽然各品牌在2024/2025年着力点与计划市场不甚相同,但都极其重视海外市场的拓展。随着2018年国潮文化兴起,,国内消费者对中国文化自信度不断提高,企业有机会深挖中国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元素以更多巧妙方式融入服装设计中,同时与当地流行文化和设计风格结合,提高国际消费者接受度。未来,随着国际消费者对中国文化认同感逐步加强,产品接受范围会更加广泛,品牌出海力度预计将提升。

3.宠物食品:龙头出海模式从“产品出海”向“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转变

我国宠物食品出口企业多数以欧美宠物零食代工起家,目前龙头企业出海模式正逐步由纯粹的“产品出海”向“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转变。产能出海方面,近年来我国宠物食品企业多以收购和自建工厂的方式增加海外产能布局,其中东南亚和新西兰是备受青睐的地区。

一方面,2018年起美国对中国产宠物食品加征关税,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仍享受零关税待遇,中企通过产能出海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另一方面,东南亚和新西兰等热门产能出海目的地具备其独特的成本、税收、技术等优势。品牌出海方面,在国内宠物行业竞争加剧、物流成本降低、跨境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等背景下,我国宠物食品企业纷纷开始布局自有品牌出海之路,寻求业绩新增长点。相比OEM/ODM出口代工业务,自有品牌因其更高的品牌价值,通常拥有更高的毛利率。

而相比国外本土企业,我国宠物食品自有品牌出海具备以下优势:(1)价格优势,国内产品出海价格相对更低;(2)供应链优势国内产品供应决策链反应更迅速;(3)产品优势,相比国外宠物企业研发周期长,我国产品更新迭代更快,创新性强,更能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形成差异化产品策略。

从我国主要宠物食品上市公司的自有品牌出海情况来看,(1)乖宝宠物于2021年收购WagginTrain作为海外自有品牌运营,公司海外自有品牌收入自2021年的近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近3亿元,实现快速增长;单价水平方面,Waggin'Train 延续收购时的产品定价,其销售单价远高于OEM/ODM业务和国内自有品牌业务,也因此拥有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2)中宠股份的自主品牌顽皮、ZEAL、GREATJACK'S已销往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市场不同定位进行布局。

(3)佩蒂股份同样重视自有品牌出海业务的发展,其自有品牌已在加拿大沃尔玛和欧洲部分商超等零售渠道有销售。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